致敬中国考古的领路人和掌舵者——人物纪录片《考古巨擘夏鼐》发布
2022年,温州朔门古港遗址考古发掘重要成果发布,成为近年来我国海洋考古、城市考古重大收获。在温州考古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一个考古巨擘的身影……
他是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
他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几乎以一己之力,
让中国考古矗立于世界之巅,
他就是夏鼐。
(纪录片《考古巨擘夏鼐》推广曲《追梦的人》)

【大型人物纪录片《考古巨擘夏鼐》:2022年12月22日晚上22:50,温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

人物简介
夏鼐(1910.2.7—1985.6.19),男,原名作铭,浙江温州人,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荣获英国学术院、德意志考古研究所、美国全国科学院等七个外国最高学术机构颁发的荣誉称号,人称“七国院士”。夏鼐十分重视在考古研究中应用现代自然科学方法,学术研究具有学识渊博、视野广阔和治学严谨的特点。
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为纪念中国考古的领路人和掌舵者夏鼐,大型人物纪录片《考古巨擘夏鼐》开机拍摄。该片由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温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温州博物馆联合出品,温州广电影视传播有限公司摄制。作为2021年度温州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考古巨擘夏鼐》邀请央视导演余浩男鼎力加盟,担任总撰稿和导演,陈振洲、李勰丰任制片人及执行导演,周豪特、叶鼎、严明昌任主摄像,李严普任后期总监。
本片拍摄制作历时二年,摄制组先后赶赴敦煌、西安、河南、北京、良渚等地,对国内重点考古遗址进行拍摄,邀请考古专家,以及夏鼐先生的家人、秘书等进行采访。

▲2021年10月 摄制组采访中国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

▲2021年7月 导演余浩男与学术顾问王世民

▲2021年7月 摄制组采访浙江省考古所原所长刘斌

▲2021年9月 摄制组与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

▲2021年9月,摄制组采访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元林

▲2021年9月,摄制组采访西安考古所原总工韩保全

▲2021年10月 摄制组采访夏鼐先生的儿子夏正楷
全片经历多次修改完善,摄制组精益求精,力求用独到的影视镜头语言,对这位考古巨擘进行全方位的影像解读和人物诠释,用一个个生动的人物故事,用一幅幅真实的现场画面,再现夏鼐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
纪录片《考古巨擘夏鼐》注重通过原貌、原作、原址、原物配合以重要人物的现身说法,还原了夏鼐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全片从当时年仅30多岁的夏鼐,以考古界新星的姿态,一举推翻安特生言之凿凿的“中华文明西来说”开始,叙述了这位考古人的多面人生:
生于温州的夏鼐,少年时期,是个标准的学霸、学神;
在英国留学时期,攻读埃及考古学的夏鼐,是导师眼中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材;
新中国成立后,夏鼐走上了新中国考古工作的领导岗位,并培育出新中国第一批田野考古骨干人才;
作为考古专家,他曾参加和主持殷墟、河南辉县商代、战国至汉代的遗址和墓葬,北京昌平明定陵等重大考古发掘工作,始终将遗址保护作为第一要义,倾力守护老祖宗留下的瑰宝;
作为有卓越远见的学者,他重视在考古研究中应用现代自然科学方法,及时将碳十四断代法引进中国,1965年建成中国第一座碳十四断代实验室,极大改变了中国考古学的面貌……

这是一部人物史,也是一部新中国考古史,《考古巨擘夏鼐》从人物和故事出发,折射出中国不同时期的考古面貌。全片以一种平实的镜头语言歌颂了考古人员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精神品格。
这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文献性于一体的纪录片,同时也是一项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工程,相信它也会成为昭示今人、启迪未来的一份精神馈赠,推动温州的文化振兴,赋能“千年商港、幸福温州”。
来源 | “温州市电视剧制作中心”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李思雨
复审 | 冯朝晖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此臣在世之时,李世民敬他入父,过世之后,李世民却怒砸他的墓碑
对于这个问题,有多种的说法而其中比较有说服力的,有三种:魏徵在临死之前向唐太宗推荐两个贤能之士,希望自己身故之后唐太宗能够好好重用这两个人才,唐太宗听信了魏徵,重用了杜正伦和侯君集这两人,魏徵当时是怎么夸口的,对唐太宗说这两个当世之才就是担任丞相都绰绰有余。然而此二人在得到唐太宗重用之后,相继获罪,侯君集甚至还有谋反的嫌疑。唐太宗因为魏徵的举荐不当,为此事相当的恼火!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22:380000胄甲龙:北美大型甲龙(长7米/尾巴占到三分之一)
胄甲龙是一种鸟臀目下的结节龙科恐龙,诞生于1.58亿年前的侏罗纪中期,体长普遍可以达到5-7米,体重也高达3.5吨,头部覆盖了非常厚实的板甲,背部和两侧都长有尖刺,第一批化石是在美国发现的。胄甲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9:16:430000三国中的名人鲁肃 最后埋葬在那里(鲁肃墓)
鲁肃墓最大的可能是小独山。鲁肃在46岁时因病离世,不过正史中只明确记载了孙权厚葬的他,至于他到底埋葬在哪里却并没有明说。随着历史的发展一些地方开始传出鲁肃墓,现在已知的就有五处之多。那么第一处就是鲁肃的家乡江苏临淮,这里在三国志中就有记载,说是鲁肃死后被安葬在老家临淮,一直到明朝嘉靖皇帝时期,那里还有他的墓碑。鲁肃墓我要新鲜事2023-03-19 23:13:370003秦始皇每天累不累?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2:54:540000村民挖出国家一级文物,文物贩子上门说“不值钱”,第二天就没了
山西闻喜:家中墙角下的石碑没了本文作者倪方六五一假期过去了,各位有没有什么惊喜?2018年的5月1日,临汾市乡宁县一曹姓村民收获了一份意外!这天,虽然是劳动者的节日,但他并没有闲着,开着推土机在自己的地里平整土地。这块地是曹姓村民家的承包土地,位于岭上村俗称“硬字崖”。就在平整土地过程中,推土机推出了一块石头,再一细看是石碑,已断为两截。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1:12:19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