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60

文化人类学“深描”理论对遗产解说的启示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5:08:150

加拿大解说学会在1976年提出:解说是一个交流的过程,它通过公众(游客)对物体、人类创造物、景观、场地等的亲身体验,揭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内涵及其和我们的关系。面向国际旅游者的遗产解说,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关注点是“交流”,核心是“文化”,即对遗产价值内涵的阐释。在全球化语境下,针对旅游者的求知动机,遗产地管理机构为其提供丰富而多样的遗产解说,这不仅是实现游客教育的重要途径,而且对于提升国际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质量、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语言和人文环境、服务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国家战略,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世界遗产地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为例,结合文化人类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同时借鉴格尔茨的“深描”概念,探讨如何向国际旅游者阐释世界遗产的价值内涵,以期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一种跨学科的视角。

一、文化的阐释:格尔茨的“深描”理论

1973年,美国文化人类学者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在其代表作《文化的解释》(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中,正式提出了文化阐释理论并最终建立了阐释人类学。格尔茨认为:“所谓文化就是这样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因此,对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文化阐释理论的核心内容即“深描”(thick description)。格尔茨指出:“文化不是一种引致社会事件、行为、制度或过程的力量;它是一种风俗的情景,在其中社会事件、行为、制度或过程得到可被人理解的——也就是说,深的——描述。”在他看来,文化是一种语境,只有通过详尽的“深度描写”,所有的社会事件、行为、制度或过程才能在文化的语境中得到有意义的阐释。虽然格尔茨没有对“深描”给出明确的定义,但我们还是能够从其相关论述中发现,所谓“深描”,就是对文化现象或符号意义进行层层深入描绘的方法。

二、“深描”理论在遗产解说中的应用

(一)案例地概述

西湖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城市杭州的西部,以秀丽的湖光山色、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中外,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2011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肇始于9世纪,成型于13世纪,兴盛于18世纪,并传承发展至今,由分布于3322.88公顷范围内的西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西湖特色植物等六大要素组成,是中国历代文化精英秉承“天人合一”哲理,在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绘画美学、造园艺术和技巧传统背景下,持续性创造的“中国山水美学”景观设计最经典作品,历经10多个世纪的持续演变日臻完善,成为景观元素特别丰富、设计手法极为独特、历史发展特别悠久、文化含量特别厚重的“东方文化名湖”。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是文化景观的一个杰出典范,它极为清晰地展现了中国景观的美学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园林设计影响深远,时至今日,其核心要素仍然能够激发人们“寄情山水”的情怀。

(二)解说案例

格尔茨认为,“对于任何事物——一首诗、一个人、一部历史、一项仪式、一种制度、一个社会——一种好的解释总会把我们带入它所解释的事物的本质深处”。在向国际旅游者解说“西湖景观”时,首先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将受众带入“西湖景观”发展演变的特定历史文化语境;在讲述西湖故事的过程中,应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置于当代世界文化语境下加以重新挖掘与阐发,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1.西湖故事之一:苏轼诗中的“西子”

在对世界文化遗产西湖进行介绍时,北宋大文豪苏轼赞颂西湖美景的诗篇《饮湖上初晴后雨》可谓经典:“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其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把西湖与美女西施联系起来,堪称点睛之笔。在英文讲解中,如果仅仅根据字面意思把这首诗翻译成英文,对其中的“西子”不作任何说明而直接采用音译“Xi Zi”或“Beauty Xi Zi”,国际旅游者必然无法了解“西子”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也不可能真正感受到这首诗所表现的意境,甚至还会影响他们对“西子湖”这一雅称的理解。因此,英文讲解需要先讲述有关西子的历史典故作为铺垫:西子即西施,以自然美著称,位居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她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春秋时期)的越国。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来到吴国,帮助越王勾践以“美人计”使吴国最终覆亡。由此可见,苏轼选择把西施与西湖相提并论,他所要表现的不仅仅是西湖的自然之美,还有其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英文讲解可以运用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方式,通过西方人喜闻乐见的比喻,把智慧与美貌皆备的西子比作“a Chinese Cleopatra”,从而表明美女西施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与美女Cleopatra(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在西方人心中的地位是相当的。通过以上描述,若再向国际旅游者吟诵这两句诗的英译文“West Lake may be compared to Beauty Xi Zi at her best, It becomes her to be richly adorned or plainly dressed”,那么即使未能亲临雨西湖的实景,旅游者也能从中感受到历史文化语境所承载的西湖之美。

2.西湖故事之二:苏轼的西湖情缘

以《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为切入点,对西湖文化景观的“阐释之阐释”继续层层深入,逐步探寻文化表象之下的意义。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即我们通常所称的苏东坡,生活在11世纪,曾两次来杭任地方官。除了写下大量吟咏杭州与西湖美景的不朽诗篇,苏轼在杭最大的政绩,是在任知州期间组织疏浚了西湖,浚湖挖掘出来的葑草淤泥堆筑成一条跨越西湖南北的长堤,堤上建六桥,堤岸两边遍植桃柳,被后人称为“苏公堤”,也就是今天的苏堤。苏堤连通了西湖南北的交通,把整个西湖划分为东西水域,因此,在苏堤上具备最为完整的视域范围,是观赏全湖景观的最佳地带。苏堤是南宋“西湖十景”之首“苏堤春晓”的最主要构成要素,全堤以“六桥烟柳”和桃柳相间的植物景观特色著称。为了从根本上消除西湖淤塞的隐患,苏轼还把湖面分配给人们种植菱藕,并在湖上建了三座小石塔,禁止在石塔以内的水域种植菱藕。这三座小石塔后演变成为“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景观,月夜之时,塔影浮沉,在三塔里点起灯烛,天月、水月、塔月与心中之月交融辉映,引发富有禅境意味的心性观照和人生感悟,“三潭”因此成为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最经典的标志。苏轼在杭任职5年,惠民德政无数,为杭州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仍然被杭州人民视为杭州的“老市长”。

3.西湖故事之三:历代浚治西湖的意义

如果没有历代延续至今的人工疏浚治理,西湖这一自然形成的潟湖或许早已湮没不存。自唐至清,历代对西湖进行了多次疏浚治理,最重要的有23次,其中,白居易、苏轼、杨孟瑛、阮元等地方官的浚湖工程在西湖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公元9世纪,白居易在杭州担任刺史期间主持疏浚西湖,标志着西湖从自然湖泊演变为人工湖,浚湖淤泥堆筑而成的长堤后来被命名为“白堤”;11世纪,苏轼开葑筑堤,始建人文景观,标志着西湖从人工湖泊向园林景观的进化,开启了“城湖合璧”的新格局;16世纪初,杭州知府杨孟瑛力排众议,对西湖西部水域进行疏浚,此后形成湖心亭、小瀛洲等景观;19世纪初,浙江巡抚阮元组织疏浚西湖,将淤泥在小瀛洲北面堆筑成岛,后人称为阮公墩。至此,西湖“两堤三岛”景观格局成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西湖景观作为文物古迹得到正式的保护,并逐步设立了专门的保护管理机构。在历次西湖疏浚治理中,有两次大规模的治理和保护工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人民政府在当时经济、物质条件极端艰苦的情况下仍然决定治理濒临沼泽化的西湖,把西湖疏浚整治列为国家城市基本建设项目,第一次疏浚工程投入资金达人民币454万元,浚湖挖出的720多万立方米淤泥如果堆起来,可以筑成30多条苏堤。进入二十一世纪,杭州市从2002年开始,围绕“保护西湖、申报世遗”目标,连续十年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保护、修缮、恢复了180多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西湖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西湖经历了千余年持续不断的疏浚治理和人工造景活动,发展演变为具有世界典范意义的“文化名湖”,是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杰出范例。

三、结语

以上解说案例提供的只是跨文化解说的规划路径及研究思路,并非具体的讲解稿。这几个“西湖故事”看似独立,却有着深层次的内在关联,通过这样一种由此及彼、层层深入的“阐释之阐释”,让听众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西湖文化景观发展演变的历史文化语境,逐步认识与感知“东方文化名湖”所蕴含的遗产价值内涵及其意义所在,从而激发并提升国际旅游者对于中国文化遗产的尊重与认同。跨文化解说不是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简单直译转换,而是依托语言,实现一种文化向另一种文化的转化、阐释和再现的跨文化交流活动。跨文化解说需要充分考虑受众的认知环境,提供最充分的语境效果,通过对遗产价值内涵的挖掘与阐释,增加中文里没有的背景信息、背景故事,建构起一个让国际旅游者与遗产的历史文化语境进行互动的空间,帮助他们站在源语言的“意义之网”中解读遗产价值及其对人类的意义,加深他们对遗产地的印象及旅游体验。

作者:盛洁桦

作者单位: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西湖学研究部

编辑 | 张 怡 实习编辑 | 李思雨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