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百年历程 奋起时代新篇 ——记《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出版

《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编者:中国文物报社 中国考古学会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1月
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自1921年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发掘以来,中国现代考古学已走过百余年历程。2021年,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会和中国文物报社联合主办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遴选推介活动。2022年年底,这个中国考古学发展极富阶段性总结意义的成果,以大型学术画册形式,正式与广大读者、考古工作者见面了。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精炼地将百年考古成果集结于一册。如何在篇幅限制的情况下讲述考古百年的发展历程是本书所面对的最大问题,本书体例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在简要介绍各个遗址概况的同时,也注重考古工作与研究成果所阐释的遗址性质与意义;不仅展示发掘和出土文物的情况,对学术研究的探讨和大遗址公园的建设即考古成果的运用方面均有着墨,覆盖发掘时、建设后、资料整理、学术科研等方面,做到精简而面面俱到地体现工作成果。
100个重大考古发现遗址以时间为线索排布。以5处旧石器遗址为代表,厘清中国最早人类的来源和现代人起源;33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探源中华文明,呈现了距今13000至3800年间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的漫长历程;25处夏商周时期遗址勾勒青铜王国文明,揭示中国国家形态从原始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37处秦汉及以后时期遗址展示大国气象,2000余年的都城规划与建造,在秦汉开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之时,民族不断融合、形成,代表“多元”与“统一”已深深渗入中华民族的文化之中。


本书是向党的二十大献礼之作。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召开的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对百年来中国考古学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考古界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为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书系统地回顾了中国考古百年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反映了中国考古学在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的重要成果,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记录、印证、丰富了悠久灿烂的中国历史,代表了中国考古百年历程的最高成就。100年来的考古学实践不仅完全重建了中国史前史,也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有文献以来的历史时代的中国历史。


本书集中体现了中国考古人的百年奋斗和辉煌成就。这些遗址涵盖聚落、城址、陵寝、墓葬、洞穴遗址、矿冶遗址、窑址、沉船遗址等多种类型,从深山到水下都有考古人不断探求的身影,他们不仅“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为学界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的研究材料与观点,他们的另一使命是探寻中华文明的根源,破解文明的密码。从推翻“中国文化西来说”到中华文明起源“满天星斗”,从三代考古证明中国文化“多元一体”到秦汉考古揭示我国进入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开端,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构建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有目共睹,“古代文明理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的规划实施也为考古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开拓未来,正如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在序言中写道:“回首中国考古百年历程,更知考古工作之重要,更感职责使命之光荣。希望广大考古工作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考古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扬严谨求实、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百年考古,硕果累累,中国考古学迎来了黄金时代,相信下一个百年会再创辉煌。
全书选用了128克哑粉铜版纸,纸张略微有一点点淡黄色,使得本书典雅怡人。封面居中压凹“何尊”侧视图案,中间烫金“中”“国”两字装饰,取自“最早的中国”何尊的铭纹。内文的地脚左右中间分别放“中”“国”2个印章式图案作为装饰也来自于此。每个重大发现多选取一些遗址(墓葬、墓地)远景、发掘现场照片,给读者以深刻而独特的印象。部分出土重要器物放置中性灰底色上面,少量铺以四色黑底,以此大反差突出器物颜色和质感。封面、内文版式设计新颖别致,全书印刷精良,装订精致。
作者:彭家宇
作者单位:文物出版社
编辑 | 张 怡 实习编辑 | 黄雪芮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理论前沿 | 基于“安全、健康、灾备”理念的预防性保护
作者:张孜江卫国文物承载着历史的信息,它无时无刻不受到自然或人为等因素的影响。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就是通过各种调控治理手段,减缓因环境等因素可能造成文物的劣变,尽可能延长文物的寿命。任何新事物的出现和发展,首先引领的必然是一种新的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0000灞桥纸的时代和特点是什么?(颜色暗黄,纸张平整柔软)
现如今纸张是我们出行居家必不可少的一件单品,不管是卫生纸还是平时写字的纸张都是需要用到纸的,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那些纸逐渐出现了不少的种类,以供人们使用方便,不过在古代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古代科技比较落后,不过还是有一些纸的比如说灞桥纸。灞桥纸的时代和特点是什么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0:02:300000婉容死前在狱中常犯鸦片瘾大喊大闹,唯一遗物就是一杆”大烟杆“
一九四六年的延吉监狱,当年被称为江北大狱,当时的皇后婉容自己住在一个房间内,身边没有固定的人来照顾,经常会犯“大烟瘾”,而身边又没有“大烟”,于是就大喊大哭,甚至用手撕被褥和衣服来发泄烟瘾。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27:150000扁鹊为何从课本中移除 四川古墓出土9部医书 揭开他的身世之谜
扁鹊,是古代中医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医术高超,名声显赫。然而,现如今的他却因一座四川古墓出土的9部医书而被质疑其真实性。四川古墓,一直以来都是考古学家们的宝地。这次,在金牛区地铁三号线建设过程中,意外发现的这座西汉年间的古墓,又为我们揭开了一段历史的面纱。虽然古墓曾被盗墓贼洗劫一空,但幸运的是,仍然有很多陪葬品留存下来。经过专家们的勘察和发掘,最终断定这是西汉著名医学家淳于意弟子的墓穴。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4:17:54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