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秦始皇陵不敢考古,里面成千上万暗弩,两千年后仍可发射
我要新鲜事2023-04-16 14:29:572阅
秦始皇陵2000多年来自封闭后,从未打开过。秦始皇从他13岁登基起,用了39年的时间修建皇陵,动用了70多万的劳工。

秦始皇下这么大的血本为自己修建大墓,防盗肯定做到了万无一失。已知的是地宫中有百吨水银江河。水银很容易挥发,挥发后的水蒸气含有剧毒。如果有人进入地宫,会吸入水银所释放出来的汞蒸气而中毒。
除了水银,再有就是杀伤力强大,数量无法统计的大秦暗弩。《史记》记载:秦陵地宫“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进者辄射之。”这种“机弩矢”实际上就是自动发射的“暗弩”。在墓门内、通道口等处安置上这种触发性的武器,一旦有盗墓者进入墓穴,就会碰上连接弩弓扳机的绊索,进而遭到猛烈射击。

在对秦兵马俑一号坑进行考古发掘过程中,在靠近坑壁北沿的过洞中清理发现了这种弓弩,弓弦清晰可见,整体保存较完整,这在秦兵马俑考古史上尚属首次。
大秦军骑兵的威名也与强弓硬弩的广泛推广有关,那么在皇陵地宫布置对付盗墓者的“伏弩暗器”,在2000年过去后还会发射伤人吗?
考古专家给出的答案是,秦陵地宫弩弓不会失效。

世界上最早将弩装备正规军,并使之在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国家就是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军队中就大量装备弩。韩国齐国都是弩兵强国。韩国曾装备威力强大用脚踏张的弩,能射到600步之外,苏秦有言“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而秦弩更是闻名一时,秦兵马俑坑二号坑内已有专门的弩兵队列,并出土了大量铜弩机。秦弩广泛应用于骑兵部队。
为什么说秦陵地宫中的暗弩还会发射呢?因为经过检测,秦俑的青铜兵器的表面上有一层含铬化合物的氧化层,起着良好的防锈作用。而这种防锈技术,直到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才出现。秦俑坑中青铜兵器的发现及技术的先进,进一步佐证了秦陵地宫里设置的“弩弓”历经千年依然会发射伤人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清理乾隆陵墓地宫时发现一枚神秘的玉片,考古专家推测是乾隆口中之物,凭什么这么肯定?
蝉对于中国人的文化意义本文作者倪方六盛夏,窗外蝉鸣声声,此起彼伏。那么,这篇文章继续说蝉吧!(古画上的蝉,一只能值千万元)从史料所记和现代考古发现来看,古人的“蝉情结”相当浓厚。为什么?《史记·屈原列传》的一句话给出了答案:“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其中的“蝉蜕”,又称“蜕变”,成为人们脱胎换骨,精神升华的象征。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38:030000朱棣迁都北京时 刘基已经死了28年 为什么说他参与了故宫设计
北京故宫的缔造始于一幅名为"八臂哪吒图"的设计图。据传,永乐帝派遣刘伯温和姚广孝两人前往北京筹划宫殿的设计。十天后,他们同时呈上各自绘制的设计图,结果令他们哈哈大笑:两张图都是八臂哪吒图!刘伯温在朱棣决定迁都北京时已经去世28年,他不可能亲自参与北京城池和皇宫的设计。但这个传说并非毫无根据。我要新鲜事2023-08-31 19:27:500001切齿龙 长有硕大的门牙(窃蛋龙中唯一的植食恐龙)
切齿龙是目前已知的最原始的窃蛋龙科恐龙,诞生于1亿2800万年前的白垩纪初期,第一批化石发掘于中国辽宁省的北票市,拥有着兽脚类恐龙中唯一的植食性特征,颌骨的前端带有非常平直的门牙,从而也以此命名为切齿龙。切齿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2:39:380000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陇原大地遗珍——甘肃张家川圪垯川遗址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海报设计:谢雄)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圪垯川遗址发掘单位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陈国科圪垯川遗址位于张家川县大阳镇闫家村东北1.5公里处,西距大地湾遗址约15公里。遗址及周边为典型黄土高原沟谷地貌,分布着仰韶文化、齐家文化、汉代遗址及墓葬、宋明时期墓葬。其中仰韶文化遗址位于川内两河交汇的台地上。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4:54:3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