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开国皇帝,刘邦与刘秀相比谁的能力强?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答案是刘邦厉害。
套用毛主席评价刘邦的一句话来说明:汉朝的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论学问,刘邦不如刘秀,刘秀是太学生,熟读经书,放在今天就是妥妥的高材生,不亚于清华北大的学历,刘邦从小就不爱读书,
论打仗,刘邦不如刘秀,刘秀领导的昆阳之战,以八九千人的兵力大败王莽的42万大军,创造了冷兵器时代以少胜多的一个奇迹,反观刘邦,老打败仗,彭城之战被项羽以3万兵力打败56万大军。

刘邦
论用人,两人不相上下,刘秀有云台二十八将,刘邦有汉初三杰,都是会用人的皇帝。
那么凭什么认为刘邦比刘秀厉害?
一、出身及团队
刘邦出身平民,他的父亲就是一普通的平民,虽然家里不算穷,但刘邦一没背景,二没靠山,完全靠能力混了个秦朝的亭长,在秦末天下大乱时,刘邦因为释放囚犯而逃亡,然后利用关系带着一帮父老乡亲开始闹革命。
刘邦的核心团队是沛县的一帮乡亲,既有原秦朝政府官员,比如萧何、曹参、夏侯婴,也有普通下层百姓,比如樊哙、周勃、灌婴,利用乡情作为纽带,组起一个团队,后来加入团队的韩信、张良等人,则完全是靠刘邦的魅力折服的,而不是出身。
虽然陈胜、吴广也是平民出身,但是在众多起义军中,刘邦的出身算很低了,反秦义军中有很多六国贵族,比如项羽是原楚国贵族,魏豹是原魏国贵族,韩王信是原韩国贵族,刘邦出身低,反而统一天下,难度最大。
战国晚期是贵族政治,哪怕到秦朝末年,仍然有战国遗风流传下来,贵族政治看的就是出身,出身平民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更不用说成就大事业了,刘邦出身低,靠能力与乡情组织了一个成功的团队,刘邦的成功也可以理解为屌丝的逆袭。
反观刘秀,出身皇族,刘秀是刘邦的九世孙,标准的皇族之后,刘秀的父亲刘钦当过县令,好歹是一县最高长官,只是其父亲早逝,刘秀所在的南阳郡有大批的皇族之后、刘氏子孙,虽然到了刘秀这一代人时,其家族已经与平民无异,但是其身上的皇族血脉对于刘秀的成功显然是有推进作用。

刘秀
刘秀的团队绝大多数出身世家大族、皇族之后与地主阶层,比如邓禹、贾复、耿弇,都是有学问的人,再比如刘秀的第一个皇后郭圣通,是真定王刘杨的外甥女,刘杨也是皇族之后,而且在当地很有势力,刘秀通过政治联姻拉拢刘杨以壮大自己的势力。
刘秀代表的是豪强、地主、世家的利益,刘秀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靠的就是豪强、地主、世家、皇族的支持,与刘邦相比,刘秀的出身很高了,就像三国时期的刘备一样,虽然已经是平民了,但只要打出皇族血脉的旗号,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
刘邦背后没有地主豪强、世家大族的支持,只能靠自己的能力与团队,相比之下,刘秀出身高,团队强,其成功的难度比刘邦低,自然就没有刘邦厉害了。
二、对手
刘邦的第一个对手是强大的秦朝,秦朝晚期,虽然有赵高这样的奸臣当道,但秦朝有一个强盛的底子摆在那里,章邯出马就打得反秦起义军节节后退,甚至差一点平定了反秦起义,但在巨鹿之战,强大的秦军主力居然被不起眼的项羽打败。
项羽在巨鹿之战仅以五万兵力就切割了秦军的运粮甬道,切断了前线秦军的粮食,让王离领导的长城军队彻底崩溃,导致20万秦军被消灭,而章邯的20万秦军则直接投降项羽,被项羽在新安坑杀。
秦朝与项羽的强大有目共睹,但如此的强大的秦军被刘邦与项羽所灭亡,刘邦在反秦战争中也击败了长城军团的王离和秦朝中央军赵贲,第一个打进秦都咸阳,接受了秦王子婴的投降,然后刘邦又用了四年时间打败了不可一世的项羽。

刘邦的对手是项羽
刘邦的对手是项羽,项羽是千年一出的战神,羽之神勇,千古无二,说的就是项羽勇猛善战,在当时,没有人是项羽的对手,哪怕是韩信,也无法正面击败项羽,在军事上,刘邦也不是项羽的对手,但是刘邦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一点一点地消耗对手的优势,最终完全打败项羽,这就是刘邦的能力。
刘秀的对手很多,有更始帝刘玄、赤眉军、陇右的隗嚣、巴蜀的公孙述,但没有一个对手如项羽那般强大,也没有一个对手能够与刘秀对抗,从对手的强弱,也能看出刘邦与刘秀哪个更厉害。
三、成就
刘邦的成就大于刘秀,刘邦从起兵到统一天下只用了七年时间,刘秀从起兵到平定天下差不多用了20多年。
刘邦灭亡秦朝建立西汉帝国,开启了华夏一个全新的篇章,我们被称为汉人、汉族,说汉语,全部来自于刘邦,而刘秀虽然也是开国之君,但在其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刘秀打着的是汉的旗号,这个旗号仍然来自刘邦。

刘邦的成就大于刘秀
刘秀的成功多少有点依靠刘邦的福荫,他毕竟是刘邦的子孙,刘邦建立汉朝完全没有依靠,只能靠自己打败强大的对手。
四、综合比较
虽然刘邦有彭城之败,刘秀有昆阳大捷,论军事能力,刘秀确实比刘邦强一些,但论综合能力,刘邦胜过刘秀。
比如说用人,兵仙韩信是多么骄傲的一个人,都不愿意跟樊哙为伍,但是韩信却心甘情愿跟随刘邦,张良是当时的旷世奇才,熟读太公兵法,超一流战略谋士,跟刘邦接触之后,马上愿意投靠刘邦,这说明刘邦有人格魅力,懂得收拢人心。
光是一个兵仙韩信,就比云台二十八将强了,张良又强于刘秀手下的任何谋士,这些超一流的人才都甘愿投靠刘邦,而且能够得到刘邦的重用,这就是用人能力,尤其是韩信,韩信没有名气的时候,刘邦就敢拜他为大将军,将兵权给予韩信,这换了别人是做不到的,尤其是乱世之中。
刘邦用韩信,却又牢牢控制着韩信,刘邦可以自由出入韩信的卧室,而不被人发现,这是刘邦用人并控制人的水平,刘秀当然也会用人,但在用人上,还是比刘邦差了一些。
作为皇帝,最重要的不是自己的能力有多强,而是能把能力强的人用在合适的位置,刘邦在起兵反秦之时,其官职地位不如萧何,但是萧何却甘愿把首领之位让给刘邦,这是刘邦的过人之处。

刘秀团队
刘秀更多的是自己能力强,他可以在幕后指挥自己的将领在外作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不叫用人,叫安排人,不能充分发挥人才最大的效果,以两人用人的风格来比较,刘邦手下的人才更有发展机会,以综合能力相比,刘邦强于刘秀。
刘秀被称为位面之子,指的是刘秀运气爆棚的意思,虽然是戏称,多少有点道理,刘秀运气确实好,首先是更始帝犯糊涂,没杀刘秀,然后是找到机会摆脱更始帝控制而独自发展,最后是对手并不强,被刘秀一一平定。
相比较之下,刘邦就只能靠能力打败对手,哪怕时时失败,但刘邦只需一次胜利就能够扳回最终的胜利,这就是刘邦的能力。
“五德始终说”是什么 古代的朝代更替与它有什么关联
古代中国的历史,自秦汉以来的两千多年,与朝代的更迭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这种联系在“五德始终说”这一理论中得到了有力的阐释。第一个阶段:五行相生这个阶段代表了传说时期,涵盖了炎帝、黄帝、尧、舜、禹等传奇人物。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五行相生的循环。1.炎帝与黄帝的合作:在蚩尤的威胁下,炎帝的火德与黄帝的土德相结合,共同战胜了蚩尤的水德,确立了华夏文明的基础。我要新鲜事2023-08-17 18:00:030001为何郑和下西洋时不带少女 却带一船的老妪 这背后蕴含着大智慧
中国古代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其中郑和七次西洋远航的壮举便是一段令人叹为观止的历史佳话。在过去的600多年里,郑和完成七次惊天动地的远航,揭示了郑和在人员选择方面所蕴含的睿智之处。一、郑和的七次西洋壮举我要新鲜事2023-11-19 19:27:480000明宪宗晚年感叹膝下无子,太监扑通跪倒:您儿子6岁了,在冷宫里
明朝成化十一年(1475年),明宪宗看着镜中日渐苍老的容颜,哀伤地感慨:朕眼看就要老了,可惜膝下竟没有一个儿子...这时,旁边的太监颤颤巍巍上前,突然跪下:您有个儿子,他就在冷宫里,已经6岁了!宪宗惊诧不已,太监终于将多年前的往事娓娓道来...宪宗为何不知道自己有个儿子?太监为何隐瞒了6年才说出实情?这一切要从宪宗的悲惨童年和恋母情结说起...我要新鲜事2023-05-24 19:35:49000092年聂荣臻自感时日无多,妥善安排4件事,其中一件事关毛主席
“为国为民,纾忧解困;聂帅之风,山高水长。”1992年5月14日深夜,最后一位开国十大元帅聂荣臻与世长辞,享年93岁。他的一生始终为了国家事业和人民幸福而奋斗,从领导革命战争到发展中国科技事业,他都一心一意,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毛主席曾说:“聂荣臻是个厚道人啊!”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为国家操心出力的”厚道人”,晚年却遭受着病痛的折磨。我要新鲜事2023-05-23 09:17:270002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李自成建立的大顺王朝(登基1天就败走)
在中国古代时候,有许多人都建立过大大小小的政权,有的存在时间比较长,有的存在时间非常短暂。今天来说说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最长的仅存在8年,最短的登基1天就败走。下面为大家盘点一下这些超级短暂的王朝。一、李自成的大顺王朝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5:29:5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