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在当年大力举荐韩信,让韩信拜将,为什么最后却骗韩信被杀?
其实,萧何骗杀韩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萧何迫不得已,二是萧何为了大汉江山的安稳。
接下来,津城沐雨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历史情况。
第一,萧何帮助吕后骗杀韩信是迫不得已。
刘邦取得天下后,并不放心跟随他打天下的功臣,功劳越大越是如此,“开汉三巨头”更是如此,就连刘邦自己都说过:
“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安抚百姓,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连军百万,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然,吾能用之,所以取天下也!”
如果这三人不忠心,刘邦的天下就会陷入危机。所以,当项羽被杀后,刘邦首先就是把齐王韩信改封为楚王,以削弱他的势力,后来又把他贬为淮阴侯,软禁在长安。刘邦外出平叛,吕后为了除掉韩信,让萧何写信给韩信,把韩信骗到宫中,最终将他杀死。
当时,萧何作为“开汉三巨头”之一,也是刘邦眼中的“危险人物”,韩信已经被软禁,张良主动隐退,如今剩他自己了,吕后让他写信他能不写?如果拒绝岂不是说明自己有异心?
萧何骗韩信,实属不得已,就连他自己,为了自保,从来不贪污的萧何也只能自污其身,派人在刘邦回来的路上圈占土地,主动招致百姓的厌恶,从而使刘邦放心。

第二,萧何骗杀韩信,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大汉江山的稳固。
我们无从获取当时萧何的具体心理活动,但我们可以推测,萧何是个何等聪明的人,他不愿和吕后同谋杀韩信,以他的聪明才智完全可以找一个其他的借口,但萧何最终选择遵从吕后,这可能还有一个原因。
这个原因就是,萧何是从大局出发,他不想刚刚建立的大汉江山再出变故,如果韩信不死,万一哪天他真的造反了,天下必将再次陷入大乱。韩信只要活着,就是个不安定因素。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我们经常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就是因为萧何是韩信的伯乐,如果没有萧何夜下追韩信,没有萧何在刘邦面前全力推荐韩信,韩信就不会被刘邦封为大将军,更不会有后来的大汉王朝。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韩信明知道去宫中是个陷阱,也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进宫,因为写信让他进宫的是他的恩人萧何,他必须去做,就像他回报漂母一样,韩信也因此被吕后所杀。
韩信的成功离不开萧何的极力推荐,韩信的被杀也因萧何所致,这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由来。
一个伯乐要把他的千里马骗杀,我们可以想象得出,萧何当时骗韩信进宫时,心里是何其的矛盾、纠结和痛苦。只可惜,时势所迫,萧何无法选择拒绝,只能昧着自己的心,把韩信骗进宫中。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匡衡(长大后成贪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凿壁偷光的故事,凿壁偷光的主人公由于小时候家境贫穷,曾为了晚上也能读书,借着邻居房屋缝隙的光刻苦学习,后来一步步从郎中升到了丞相,但是最后却因为擅自扩了四万亩地被贬。那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呢?下面就跟着探秘志一起来看看吧!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0:45:080002清朝公主 婚后为何大多未生育还短命(政治婚姻)
清朝的公主再婚后大多未生育还短命,正是因为政治婚姻,为了两国和平,奉献自己的一生。在历史之中,公主则是非常受人敬仰的,是很多人都非常羡慕的对象,但是在清代之后公主的待遇和之前是完全不一样的,没办法再去掌握自己的人生,为了国家被外嫁远方。政治婚姻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3:06:420000明朝时期,造成83万人死亡的华县大地震有多惨烈?人们如何自救?
中华民族历经5000年漫长岁月,一路走来经历了很多的天灾和人祸,古代遗留下来的各种史料也验证了中国的灾难有多么频繁。《明世宗实录》就记录了这样一起我国有史以来伤亡最大的地震——华县大地震。华县大地震的惨烈程度提到我国最为严重的地震,许多人可能会想到1976年发生的唐山大地震,但明朝发生的华县大地震,其受灾程度之惨烈,人员伤亡之巨大,在我国有史以来的记载中位居榜首。我要新鲜事2023-06-23 18:48:120000帝俄时期,美国对俄国投资是为了达成什么目的?
#历史开讲#文|木木编辑|观星与战前美国对俄国进行的试探性投资不同,一战期间美国对俄国的投资具备现实条件。首先,随着帝俄政府对本国政治控制力逐渐减弱,加之俄国经济持续衰退使其无力抵挡美国资本的快速进入。其次,在俄国财政体系面临崩溃的情况下,帝俄政府不得不大力推行吸引外资政策,甚至不惜违反民族利益。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2:55:290003一个兵每月才40斤大米?从洪承畴奏疏看清军绿营兵的生活水平
清朝钦命招抚江南各省地方总督军务兼理粮饷内院大学士、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洪承畴在永历二年(清顺治四年)七月四日十分详细地记录了安徽清朝绿旗汉军的驻防状况以及各营具体的军官和士兵的数量,还有士兵们的军饷粮食的配置情况。我要新鲜事2023-10-18 12:56: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