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李淳风是什么样的:博学多才(天文学家数学家等)
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1:58:102阅
李淳风和袁天罡是历史上有名的两个玄学家,袁天罡擅长看相,而李淳风能够通过星象来观测未来的发展,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在当时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物,那么历史上真正的李淳风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历史上真实的李淳风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真正的李淳风是唐朝时期的岐州雍县人,从小就聪明并且还十分好学,各种书都喜欢看,因此尤其精通天文、历法和数学等。李淳风能够接触到玄学还是因为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叫李播,曾在隋朝时期在县衙当小吏,因为不得志弃官入道,曾撰写《天文大象赋》等作品,从小就聪明的李淳风在父亲的影响下愈加博学多才。

据说李淳风在九岁的时候就到南坨山静云观拜至元道长为师,后来就一直在道观中学习。隋大业十四年时李渊称帝,次年,十七岁的李淳风就回到家乡,在李世民府中担任记室参军,后来唐太宗时期,李淳风曾上书对《戊寅元历》提出了十八个意见,这事一时传扬了出去,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后来太宗采纳了其中的七条意见,还将李淳风任命为将仕郎。

李淳风在太史局入职,展示了自己的才能,此后的四十年都在其中任职,为国家鞠躬尽瘁。据说在任职期间,李淳风还曾改制过浑天仪,将以前的两重浑天仪改为三重,浑天仪的其他方面也改得更加精细。
李淳风是怎么死的

据说在咸亨元年的时候,李淳风去世了,当时的史料《甲库甲历》中记载李淳风是溘逝的,后来因为李淳风对国家的贡献比较大,因此被唐高宗李治追为“太史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袁天罡和李淳风是什么关系?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黄巢虽然残暴,可他却为我国,拔掉了毒害国家近600年的“毒瘤”
唐广明元年,十二月初五,长安城内,人心惶惶。据说,皇帝已经悄悄逃走,连近臣都不知道他的去向;那叱咤京城的五姓七望,也已经在偷偷收拾细软,准备西逃;据说,那位“冲天大将军”的兵马,已压近城下。城中的百姓望着天,睁着不安的眼睛等待着:逃吗?带着一家老小能逃到哪里去,难道就抛下家私不管了?我要新鲜事2023-06-16 19:16:300002嘉靖朝大礼仪事件 从统嗣之争到宗法之争 首辅杨廷和惨遭罢免
嘉靖时期的大礼仪之争引发了一场关于继承权和礼法观念的争论。在这场争议中,杨廷和坚持认为嘉靖应当被认定为他的堂哥的儿子,而不是承认自己的亲生父母。然而,嘉靖是继承了皇位之后,才被杨廷和要求过继的。此外,武宗的遗诏并未明确规定嘉靖的继承身份,只是让他继承皇位。因此,由于杨廷和起草的遗诏存在许多疏漏,导致大礼仪之争拖延了很长时间。我要新鲜事2023-12-17 18:45:490000马嵬兵变 原本只是诛杀杨国忠 李隆基为什么连皇位都给弄丢了
随着756年安史之乱的爆发,大唐帝国原本有望在一两年内平定的局面变得愈加复杂。然而,当时的皇帝李隆基早已不再是曾经开创开元盛世的英明神武之君,他的昏庸和深陷享乐之中使得帝国处于危机之中。我要新鲜事2023-11-19 19:34:110000刘备为何不追究黄权家人罪过(基于他仁义的个性)
刘备不追究黄权家人罪过的决定,既是基于他仁义的个性,也是出于对人才的珍视和对军心的稳定考虑。刘备,三国时期蜀汉的建立者,不仅因其杰出的政治和军事才能而闻名,更以其宽厚仁义的个性深受后人敬仰。他的处理方式反映了他的治国理念和对人才的珍视。1、仁义之主,刘备的人品魅力我要新鲜事2024-03-07 14:29:340002包拯是哪个朝代的人 包拯最后是咋死的(病死)
包拯是北宋朝代的人,包拯最后是因为一场大病病死的。在我国的历史上面,包拯又被称之为包青天,他一生都是刚正不阿,对于所有不公平的事情都要去管上一管,包拯在自己64岁的时候突然生了一场大病,随后在短短十几天就死亡了。这场大病来得非常突然,而包拯生前也并没有生过什么病,而在暴增死了以后,被追封为礼部尚书,包拯的儿子也是继承了包拯的优良品格。我要新鲜事2023-08-22 15:33:4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