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简介: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最大功臣
战国七雄后期,以秦赵实力为最,战国四大名将也来自这两国,其中白起和王翦是秦国名将,李牧和廉颇是赵国名将。而这四位名将中,王翦是最聪明的,他懂得功高震主的道理,早早就激流勇退,这才没有引起秦始皇的猜忌,从而享受了一个安乐的晚年。
一、王翦简介

王翦(约前303年-前214年或前208年),字维张,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战神。王翦战功卓越,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开疆扩土的最大功臣,而他也非常聪明,统一中国后急流勇退,从而得到善终。
1、年少好武

王翦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六位军神之一,他从小好武,但富有侠义,从不欺负乡亲父老,还时常帮助乡亲赶走强盗,后来被秦始皇看中,成了秦军中的一名小兵。最初,王翦对兵法一无所知,但他好兵事,喜欢学习,在军营里他苦读兵书,后来在战场上勇猛无敌,立下了一个一个的战功。
2、战功赫赫

从一个不知名的小士兵,变成了战无不胜的大将军,王翦完成了人生华丽大转变,之后他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攻破燕国都城蓟,又消灭楚国,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开疆扩土的最大功臣。王翦获得无数胜利后,害怕秦始皇猜忌,也怕奸人陷害,所以选择立即班师回朝放弃功名,但秦始皇特别信任王翦,认为他不可能背叛自己,所以秦始皇没有答应王翦的要求,让王翦继续征战,不要班师回朝,这也是王翦为什么不班师回朝的原因。
3、急流勇退

尽管受到秦始皇的信任,但王翦依然害怕,毕竟前有白起,他害怕功高盖主,所以在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王翦选择急流勇退,没有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巩固国家根基。而此时王翦年岁已大,而且退的很坚决,秦始皇就答应了他,王翦也因此能得到善终。
二、王翦怎么死的

关于秦将王翦的死因,史书中并没有具体记载,但根据王翦急流勇退,以及秦始皇的信任推测,王翦应该是在老家寿终正寝而死。王翦是一个聪明人,和白起比较,可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他懂得功高震主的道理,早早就激流勇退,退出了政治的舞台,这才没有引起秦始皇的猜忌,从而享受了一个安乐。
中国真正的“隐形首富”:手握全球十万亿矿产,一年进账6919亿
他曾经流落街头,身上仅有10元,后一跃成为了年收入数千亿的“隐形首富”。如此传奇的经历,来自我国的一个农村孩子王文银。王文银刚开始只是一个电线厂的工人,一步步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事业,之后更是掌握了全球十万亿的矿产,其中经过了许多的浮沉。成为首富的他并没有过多的出现在聚光灯下,反而一直低调生活,期间还经常做慈善和公益事业,只因为他没忘记自己的出身。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8:42:59000017年山东农民起床干活,十几吨待割玉米一夜消失,吓得他直接报警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2017年10月3号早上,山东德州市夏津县渡口驿乡派出所的任警官刚坐到位子上就听见办公室电话响了。他拿起电话,对面就传来了急迫的声音:“警察同志,您快来吧,我们这里出大事了!”电话里面是个男人,一口当地话,是本地村民。任警官问清楚对方的具体位置,案件发生在夏津县闫庄村。我要新鲜事2023-05-25 09:19:510000开国大典原定1950年举行,斯大林的一番建议,让典礼提前3个月
1949年10月1号下午三点钟,新中国的开国大典正式开始,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一幕让所有中国人都为之骄傲而自豪。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原本预定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其实并非1949年10月1号,而是1950年1月1号。从当年的局势来看,后者显然是一个更加稳妥的时间。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2:01:140000明朝末期发动兵变 崇祯居然这么说(明朝灭亡)
崇祯皇帝觉得士兵要求军饷是无耻行为。在我国经过了非常多的王朝更迭,虽然很多王朝在前期和中期的时候都发展的很不错,但是因为封建王朝的世袭制度,所以皇帝的人选一般都是从皇帝的孩子中间选出来这样的可选性就太少了,也并不一定所有的人都能够成为明君,比如说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虽然多疑,但也算得上是一个明君,到了最后的崇祯皇帝就有着很大的差距了。明朝兵变我要新鲜事2023-06-06 21:46:2500071李莲英那么丑 为何慈禧太后还如此喜欢他 他有3个绝活无人能替
擅长为慈禧太后梳妆打扮、擅长为慈禧讲故事、具备极高的情商。清朝末年,外国资本主义开始渗透中国,这个曾经辉煌的帝国逐渐陷入了衰落。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个在历史长河中相对不起眼的小人物,他在宫廷中侍奉慈禧太后五十多年,成为清宫中的传奇太监——李莲英。一、李莲英的早年经历并不令人瞩目我要新鲜事2023-10-24 19:30:4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