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原定1950年举行,斯大林的一番建议,让典礼提前3个月
1949年10月1号下午三点钟,新中国的开国大典正式开始,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一幕让所有中国人都为之骄傲而自豪。

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原本预定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其实并非1949年10月1号,而是1950年1月1号。从当年的局势来看,后者显然是一个更加稳妥的时间。
1949年10月时,虽然解放军已经拥有了压倒性的优势,但是全中国还未完全解放,蒋介石依然在大陆留有大量兵力。只需要再等几个月,就可以将全中国都解放。所以在这个时候建国,不仅有被蒋介石捣乱的风险,而且略显仓促。

为什么我们宁愿承担这些风险,也要将开国大典提前三个月呢?这背后其实是听取了斯大林的建议。1949年刘少奇秘密访问苏联时,斯大林的一席话让中央决定将开国大典提前三个月。
斯大林说了什么,能让中央如此重视,将如此重大的典礼提前三个月之久?新中国的开国大典选在下午三点开始,无疑也不是一个最有仪式感的时间,那么当初又为何要如此选择呢?想得知这些问题的答案,需要先从开国大典举行的背景来详细分析。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后,想要独吞胜利果实的国民党,就已经在预谋掀起内战。蒋介石当时手握重兵,他一方面通过重庆谈判等方式,在表面上表示出和平建国的假象。另一方面却不断扩充自己的军备力量,准备以雷霆手段扫平中国。

1946年6月,获得了美国支持的国民党,悍然撕毁了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向解放区发动大量的军事进攻。我党领导解放区人民英勇自卫,依靠着人民开始了伟大的解放战争。
国民党当时总计拥有430万左右的兵力,还有美国支持的先进武器装备。而我党仅有127万兵力,武器设备也非常落后。因此在蒋介石眼里,这是一场单方面碾压的战争,要不了过久他就将取得胜利。

可蒋介石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要素:战争看的从来都不止是军队数量与武器装备,还有民心向背。经历多年战乱的人民是反对战争的,因此国民党不顾民心所向而发动战争,必然会受到人民的反对。
在我党的英明领导与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解放军成功抵挡住了国民党的大规模进攻,并逐渐扭转胜利的天平。1947年6月,解放军转守为攻,战争格局开始发生转变,国民党败势已经开始显现。1948年9月起,解放军开始打破国民党占据大城市来防守的体系。

1948年末,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结束之后,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区域都已解放。1949年4月,国民党仍然负隅顽抗,拒绝在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
为了取得最后的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了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宣告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终结。随后解放军迅速南下,解放了大量省份与城市。

不过,在建国前,大陆地区仍有广东、贵州、重庆、广西、云南、四川、海南、西藏等地区还未完全解放,国民党残留的一百多万左右的兵力也盘踞在各地。
我党获得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举行建国大典却没那么简单。国民党的残余部队落水狗般漂流到全国各地,已经不能凝聚成有实质威胁的战斗力,但他们却可以在开国大典背后捣乱。
除了残余部队外,国民党还在各大城市中留有大量的特务,这些特务都是持有武器的,对城市的治安构成很大的威胁。乡村里肆虐的土匪,也在国民党的支持下有些难以处理。

1949年1月北平解放后,人们戏称北平有五多:特务多、散兵游勇多、抢匪多、小偷多、银元贩子多,足可见北平治安秩序的混乱。“特务多”是排在第一位的,看似安静的北平城中,实则暗流涌动。
时任公安部侦讯处长冯基平刚进入北平市,就与其他部门协同查封了多个特务据点。2月份,公安人员在搜查之下,捣毁了12个特务潜伏组,抓捕了108名特务人员,并缴获一批武器弹药。

这些潜伏的特务人员都在等待机会,等时机到来时跳出来捣乱,让我党的事业受到阻碍。开国大典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只要能在开国大典中制造事端,我党的威信就会受到很大影响。根据事后的统计,在北平城中逮捕特务居然有上万之多。
境内的这些麻烦其实都只是时间问题,我党已经掌握了压倒性的优势,这些可能捣乱的份子都是跳梁小丑,掀不起太大的风浪,有足够的时间慢慢抓就行。境外的反动势力才是最棘手的。国民党的空军依旧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还有美国的虎视眈眈。

北平解放后,国民党无法组成有效的进攻,但他们可以派出空军来进行骚扰。1949年五四青年节时,国民党派出六架轰炸机空袭北平,造成24人死亡、196间房屋毁坏。建国前夕我党的空防力量非常薄弱,国民党却有很多先进的战斗机,不能获得制空权的我们,拿他们没有任何办法。
面对这些复杂的情况,我党决定将建国的时间定在1950年1月1号。从安全的角度看,1950年时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将解放,国内的国民党残留势力也可以被清除得差不多。建国大典的举行会更有安全保障。
除了安全的考虑之外,这个时间也非常有纪念意义。1950年的元旦不仅是20世纪中段的第一天,象征着美好的开端。而且可以致敬孙中山先生1912年1月1日就任民国总统的日期,意味着革命的延续与胜利。

可这个各方面都非常合适的日期,却因为斯大林的一席话而改变了。
1949年7月,在筹办开国大典前夕,刘少奇受到邀请,代表我党秘密访问苏联,见到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斯大林。苏联对于我们的帮助非常大,也很重视我们关于建国的想法。
刘少奇见到斯大林后,将我们有关建国的想法如实告知了斯大林,说我们打算彻底拔除国民党在西南地区的势力后,于1950年1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成立中国政府。

斯大林听到我们缜密的安排后连连点头表示肯定,但听到我们要在1950年才举行开国大典,不禁皱起了眉头。斯大林面色严峻地询问刘少奇,是否考虑到做好完全准备后才建国的弊端?
刘少奇看到斯大林如此严肃,也紧张了起来,难道这个日期选的有问题?斯大林随后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虽然在处理重大问题上,保持稳妥一些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把握住时机也同样重要。除了安全问题外,我想你们也要意识到,敌人可能会利用无政府状态来干扰你们。这一招十分狠毒,你们不可不防啊。

斯大林的国际政治经验十分丰富,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建立政府的时间太晚,美国与国民党势必会利用“无政府”的名义干扰中国内政。国际政治非常讲究“名分”,新中国不宣告建立,就无法拥有国际中正式的政治地位。
如果不尽快建立新的国家与政府,美国就可以利用这个空隙,在国际政治领域孤立我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相反,如果可以尽快建国,我们就能让政党与政权都变得“名正言顺”,对外宣示出我们的主权,不给美国可乘之机。

斯大林的话确实让刘少奇大受启发,随后他立即将斯大林的建议转告给了中央领导。中央领导在分析后,认为斯大林的意见极有参考价值。当时美国全力站在国民党一边,不仅给予国民党物资支持,而且制造出很多事端。
如果不尽快建国,哪怕将国民党的部队完全消灭,美国依旧可以拿政权说事,在国际政治中大肆宣扬:国民党政府才是中国的官方政府。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了,对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从国际格局来看,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正在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展开对峙。这时候新中国成立得越早,对于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就越大,可以在苏联与美国的政治博弈中,为社会主义阵营助力。
后来,苏联又截获消息,美国正策动反动势力进入新疆,妄想与新疆民族分裂势力合作,利用中国新政权还未建立的机会谋取独立。这更加剧了将建国大典提前的必要性。
党中央经过研究,决定听取斯大林的意见,将开国大典提前三个月,选择1949年10月1日作为开国大典的举办时间。可面临的各类安全问题仍然需要解决,于是中央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
1949年7月,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由周恩来担任主任,朱德为阅兵司令员,聂荣臻为阅兵总指挥。经过讨论后,委员会将开国大典分为三个主要流程:政府成立典礼、阅兵式、人民群众游行。

经过仔细的研究与对比,在天安门广场与西苑机场的对比中,委员会将开国大典的地点定在了天安门广场。虽然西苑机场便于应对国民党的空袭,但是不够宏伟壮观。而且西苑机场距离市区太远,不利于人民群众的往返。
选择了安全系数更低的天安门广场,就需要做好更充分的准备,来应对国民党的空袭。聂荣臻带领专家对国民党的空军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发现国民党的飞机是美制B-24轰炸机,这种飞机的夜航能力很差。所以只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就可以避免国民党的轰炸。

经过对飞机飞行速度与起飞降落距离的计算,聂荣臻发现国民党的轰炸机从浙江舟山起飞,3个小时后可以到达北京进行轰炸。所以如果开国大典在上午举行,那么国民党的飞机在轰炸结束后还能安全返航。
如果将开国大典的时间放在下午三点钟,国民党的轰炸机飞到北京时,天色就已经晚了。执行完轰炸任务后,国民党的轰炸机将无法在夜色中返回舟山。因此聂荣臻提出了将开国大典定在下午三点钟举行,获得了党中央的同意。

时间确定后,还需要严格的保密,才能避免国民党提前得到消息,进行有组织的破坏计划。因此党中央将建国大典的举办时间列为绝密信息,直到大典开始前5小时,才通过新华广播电台,将这个绝密的消息宣告给全世界。
蒋介石得知开国大典的举办时间后,陷入了挣扎之中。虽然他仍然可以派出空军来破坏开国典礼,但是这样可能会让自己的空军覆灭。即便轰炸真的得手了,所取得的效果也不会很好。
开国大典时人山人海,如果蒋介石的轰炸机真的敢于向人群中投掷炸药,那么可能会制造大量的杀戮,还会破坏中国无价的古老建筑,这又与八国联军的罪恶行径有何区别?

蒋介石如果真的轰炸北平,只会招致全中华民族的痛恨,台湾这一小岛也不会再有他的容身之所。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面对国民党空军总司令周至柔 “再不起飞就来不及了”的再三催促,蒋介石只能让他将任务取消。
实际上,开国大典的时间设计,仅为我党应对国民党空袭的对策之一。除了充分利用时间之外,聂荣臻还在北平四周部署了高射炮群,可以有序地拦截国民党的空军。

《阅兵典礼方案》也对空袭进行了详细的预测部署:如果国民党真的飞到了北平城内,天安门上的中央领导立即到城楼里躲避,在场群众就地卧倒。我们的战斗机对国民党空军进行拦截,广场外组织高炮射击国民党轰炸机。
因此开国大典中,我们的战斗机不仅飞了两次,而且是带着弹药飞行的,以做好应对国民党空袭的准备。在历次阅兵式中,携弹飞行也只有这一次。
无论是将开国大典提前,还是将开国大典的举办时间放在下午三点钟,都是我们应对敌人威胁的考虑。
即便敌人虎视眈眈,我们也把开国大典办的非常漂亮。我们让敌人不敢来,哪怕真来了我们也不怕,势必让他有来无回!
人民群众在天安门的欢呼与游行,是我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的体现,也是我们必将守卫人民安全的决心的写照。
现如今,阅兵式上我们的飞机再也不用携带弹药飞行两次了。我们举办各类活动的时间,也再也不用考虑敌人的想法了!
如果这个女人没有死 就不会有玄武门之变(平阳公主)
如果平阳公主没有死,李世民根本不敢发起玄武门之变。如果说在整个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有什么十分重大的转折点的话,那么不可缺少的就一定是玄武门之变,也正是因为有了玄武门之变,所以才有了李世民当皇帝,开创了唐朝盛世,而李世民之所以敢于发动玄武门之变,除了自身的能力之外,还有一个契机就是平阳公主的趋势。平阳公主我要新鲜事2023-05-04 19:06:200000吕雉简介:汉高祖刘邦的皇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人
说到吕雉,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一个曾权倾天下,心狠手辣,与唐朝的武则天并称为“吕武”的女人。刘邦死后,吕雉作为皇太后临朝称制,为大汉江山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可惜晚年昏庸,重用吕家人,开启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一、吕雉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7:48:090000德军王牌狙击手:98k击毙354名敌军(最远可射击1100米)
在二战时期,虽然德国的法西斯主义盛行,但是他们确实培养了一大批顶尖的狙击手,并且创造了多款顶级武器装备,就连美苏当时也是争相抢夺德国人才,而当时名震全球的德国王牌狙击手就是一位叫做马豪斯·海茨瑙的军士,他曾经击毙过300多名苏军士兵和军官,堪称德军第一狙击手。德军王牌狙击手:马豪斯·海茨瑙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1:04:050001为何人民在秦始皇不死时候不敢反 秦始皇是什么样的人
当时秦始皇在同灭六国之后,他的力量非常的强大,无人驾驭,即便是死后也对后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当时更是无人敢起义,甚至没有农民起义的先例。秦始皇的残暴后人无不知晓,但是如果想要起义的话,这个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更需要的是多数人民的勇气。一、秦始皇在位时刘备项羽为什么不敢造反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5:43:360002地心说是谁提出的,欧多克斯(毒害民众/制约科学发展)
如今的我们都知道,在太阳系,太阳是中心,地球等行星都围绕它运转。不过在过去,地心说传承了几百年,当时的人们一直以为地球是不动的,宇宙中的天体都围绕地球运转。那么,地心说是谁提出的呢?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详细了解看看。一、地心说是谁提出的,欧多克斯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2:19:3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