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思想主张:“理”为世界的本质(存天理灭人欲)
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6:59:390阅
朱熹是我国儒学的集大成者,其哲学思想影响了我国封建社会长达600年的时间,是继孔孟之后的一代宗师,那么朱熹的思想主张是怎样的呢?
朱熹的思想主张

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其理学思想是在北宋“二程”的理学基础上,融合了佛、道两家的思想,进而构筑出自己的理学体系。朱熹以“理”为世界的本质,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以人为中心,“理”则是人类社会最高的准则。
思想主张概述

朱熹认为理是事物的规律,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天地万物都是理的总体。
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理和气相比,理更为根本,先于气,但是同时理和气又是同时存在的,理不能离开气。

提出“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其认为人心游乐私欲,就会危殆。而道心是天理,所以才会精致,每个人都有着正当的物质生活欲望。
提出“格物致知”的理论,在提倡重视人的道德修养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外部事物的考察。
朱熹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朱熹是儒学集大成者,是儒学发展到宋代的传承者和创新者。他构建的庞大的思想体系,对于之后朝代的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都占有重要的位置,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提出的三纲五常,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例如君臣、父子、夫妻之间都各自遵守应该做的事,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约束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维护社会秩序有着积极作用,然而长远来看,使人变得迂腐和封建。
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理论,对王阳明心学的产生则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朱熹对于格物致知的理解主要是倾向于对外在事物的理性探索,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则是指向内在的主观体验。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刘邦与萧何子孙恩怨,六百年之后,萧何后人把刘家满门屠杀
前言:刘邦和萧何被誉为西汉开国皇帝与贤臣,他们一同奠定了西汉王朝的基石。然而,六百年后的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萧何的后人萧道成屠杀了刘邦后人,使刘家的血脉几乎绝迹。这个令人震惊的结局,令人不禁想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刘邦与萧何后人之间的这场血腥恩怨呢?本文将追溯刘邦与萧何的故事,以及六百年后萧道成的崛起,为读者展开这段充满传奇的历史。开国的刘邦我要新鲜事2023-09-28 20:22:220000毛文龙是被冤杀 下属孔有德叛乱投降 给明朝提前挖好了墓
我要新鲜事2023-12-21 20:47:5600010“癌”是西医叫法,中医盛行的古代“癌”叫啥?仅一个字却很耳熟
前言癌症,一个让人们闻之色变的词语。它的可怕程度,不亚于古代瘟神的肆虐。然而,这种疾病的名称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演进在变化。古代中国人对癌症的认知,也经历了从“瘤”到“疡”,再到“肿疡”的转变。直至近现代,随着西医传入,“癌”这一更科学的称谓被引入,人类这才逐步认识到癌症的细胞病理本质。我要新鲜事2023-10-25 20:06:130000廉颇简介: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老后入楚死于寿春)
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著名的将领,有过许多优秀的战绩,与李牧、白起、王翦等人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而廉颇最出名的应该是他与蔺相如之间的将相和的美谈了,而关于他负荆请罪的轶事也流传久远,那么廉颇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廉颇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6:12:580004刘邦为什么要杀项羽:一山不容二虎(楚霸王)
因为在反秦的战争中,刘邦和项羽都有很多的拥护者。项羽在楚中军的名声与威望都是很高的,相反的刘邦的威望当时相比项羽有些不足。如果不杀项羽就等于放虎归山,后患无穷。说不能定项羽会在其支持者的帮助下东山再起,还会威胁刘邦建立的汉朝政权,所以刘邦为了保证万无一失是一定要杀项羽的。一、同仇敌忾一同伐秦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1:36: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