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200吨 宇宙尘埃的不断降落 会让地球质量变大吗
长期来看,会增加了地球的质量。地球的质量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远非一个固定的数值。卡文迪许在1798年通过自己制作的扭称测得了地球的引力常量,并据此计算出地球的质量约为60万亿亿吨。然而,严格来说,地球的质量并非恒定不变。每年仅大气层的散逸就导致数十万吨的质量丧失。此外,自然界中存在的天然放射性过程以及人类核武器和核电站的运作,本质上也意味着地球质量的流失,因为在核反应过程中,质量会转化为能量。

若再考虑到近几十年人类发射的卫星和探测器,更是造成了几千吨甚至上万吨的质量流失。毕竟,人类制造火箭、卫星和探测器所使用的金属和其他材料都是从地球上提取出来的。这些因素让我们不禁思考,地球的质量会不断减少吗?
天文学家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他们认为地球的质量在短期内实际上是在不断增加的。尽管地球所处的空间环境相对"清洁",但每年仍然有数十吨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表面和海洋,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数十亿年,积累起来的质量是相当可观的。此外,每年还有5200吨的太空尘埃落到地球表面,这也进一步贡献了地球质量的增加。
尽管天文学家们很少能够获取太空尘埃的样本,因为尘埃颗粒太过微小,而且地球大部分表面都被海洋覆盖,但他们在之前从未人类踏足的南极洲上寻找到了太空尘埃和陨石的痕迹,并从中获得了惊人的发现。

作为地球上最洁净的大陆,南极洲成为天文学家发现太空尘埃的宝贵场所。他们发现直径约为百分之一毫米左右的太空尘埃中,大部分来自木星。此外,他们还发现了来自火星的陨石。要知道,木星距离地球有7.8亿公里的距离,火星虽然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但最近时的距离仍然达到了5500万公里。尘埃和陨石能够跨越如此遥远的距离"精准命中地球",这是一种非常神奇的现象。
通过在南极洲挖掘不同时期的陨石和星际尘埃,天文学界已逐步重建了太阳系早期的演化过程。大约46亿年前,太阳星云坍塌形成了太阳后,剩余的重元素附着在恒星盘上,并在角动量和万有引力的作用下逐渐凝聚成大小不同的岩石金属实体。这些岩石金属实体经过碰撞融合后形成了更大质量的岩石金属实体,也被称为"星子"然后,这些星子继续聚集形成了行星。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小行星和陨石被抛出并漂浮在太阳系中。一部分小行星和陨石最终与地球相撞,将自身的质量融入地球,从而增加了地球的质量。

尽管地球会因为大气散逸、人类活动和太空探测等因素而有一定的质量流失,但与此同时,太空中的小行星和陨石撞击也会不断为地球增加质量。因此,从长期来看,地球的质量是在增加的。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每年地球的质量增加相对较小,但这种增加是非常缓慢和微小的,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地球的运行轨迹没有显著影响。地球的质量仍然可以被视为相对稳定的数值。
声音的用途有哪些?声音的十大神奇用途
导语: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都被声音包围着。虽然我们通常认为它们的存在是理所当然的,但它们有时可以以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被使用。接下来呢就由探秘志小编为大家揭秘声音的十大神奇用途,感兴趣的不妨一起往下看!声音的十大神奇用途1、回声定位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9:23:590000怎么判断西红柿坏了 可通过外观手感和味道等方面观察
消费者可以通过外观、手感和味道等方面来判断西红柿是不是坏了,新鲜的西红柿的颜色是鲜红色的,如果西红柿的颜色变暗,那很有可能已经发生变质,好的西红柿手感偏硬,比较不容易捏得动,而坏了的西红柿手感很软,一捏就烂,还可以切开西红柿闻一闻它的味道,如果有腐坏的气味,那也证明它不新鲜。一、西红柿有哪些功效和作用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0:33:550000如果太阳的生命到尽头,甚至是宇宙的尽头,会变得怎样?
在过去的建模分析中,研究人员认为,太阳膨胀,半径向外延伸后,可能会到达地球目前的轨道,这也意味着即使地球不被吞噬,地球也会变成非常矮的行星,接近白矮星。通过对这个6500光年外的白矮星系统的研究,一些科学家推测,如果白矮星周围有足够接近它的岩石行星、卫星和小行星,那么虽然白矮星的光线极其明亮,但暗淡无光。但它释放出来的能量,依然可以为这些天体上的生命提供足够的生命支持。我要新鲜事2023-05-14 10:41:010000使用过的一次性筷子 能否转化成家具(废物利用)
国外一家公司收集一次性筷子制作成家具。自从疫情时期之后,很多人在外出吃饭的时候都会使用一次性筷子,但是大量的使用一次性筷子则是会成为一个无法解决的环保难题,毕竟一次性筷子是需要用木材才能制作。如果这些筷子心情只是使用一次就要丢掉的话,那对于森林资源来说绝对是一种浪费,不过在前两年也有人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就是可以将废弃的一次性筷子进行废物利用。一次性筷子我要新鲜事2023-09-06 21:24:330002过度理由效应是什么?给自己寻找看似合理的外部理由
解答:过度理由效应在1971年被心理学家德西发现的,主要讲的是每个人都想证明自己行为的合理,最终会不断寻找理由。假如找到了看似合理的原因就会放弃寻找了。下面和探秘志仔细了解下这种效应吧。过度理由效应过度理由效应和曼德拉效应、莲花效应等有些不一样,这可以说是一个社会心理现象,人们想要解释自己的行为的时候,最开始会找到比较浅显的外部原因,当外部原因可以成功解释事情的时候,就不会深究内部的原因了。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9:27:1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