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理由效应是什么?给自己寻找看似合理的外部理由
解答:过度理由效应在1971年被心理学家德西发现的,主要讲的是每个人都想证明自己行为的合理,最终会不断寻找理由。假如找到了看似合理的原因就会放弃寻找了。下面和探秘志仔细了解下这种效应吧。
过度理由效应

过度理由效应和曼德拉效应、莲花效应等有些不一样,这可以说是一个社会心理现象,人们想要解释自己的行为的时候,最开始会找到比较浅显的外部原因,当外部原因可以成功解释事情的时候,就不会深究内部的原因了。
过度理由效应实验

1971年心理学家德西和他的组手采用实验的方式,只为了来更好解释这种效应。这个实验分成了三个阶段,阶段一每个人尝试解题,但是没有奖励。阶段二,将实验的人分成两个小组,每个组成功解决一个问题就能获得一美元的奖励。阶段三,自己休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个实验主要是为了更好了解实验对象是否可以一直保持着对于解题的兴趣。

最终发现,没有奖励的小组即使在休息的时候依旧没有放弃解答。而奖励小组在有报酬的时候相当努力,但是一旦自由活动就不想继续解答。

第二阶段的时候,正是因为奖金的诱惑让他们更加热情,这也是外部的原因,最终造成比较明显的过度理由效应,他们想用金钱作为自己解题的原因。但是假如这个外部原因一旦死去,他们也就失去了兴趣。

而另外一个没有任何奖励的小组,没有受到金钱这个外部原因的诱惑,一种保持着对于解答题目的热情。

这个实验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在每个人的身上过度理由都是可能发挥作用的。很多人为了让自己的行为看着更加合理一些,可能会不由自主寻找理由。在寻找理由的时候当然最开始都是找一目了然的,假如这些理由可以解释这款行为的话,很多人就不会继续追究了。
过度理由对人的启示作用

第一在寻找理由的时候,不要在简单找到外部理由就停下脚步了,一定要继续努力挖掘背后的原因。

第二假如下定决心进行某件事情,就不要给它很多的外部理由。可能外部理由过于充分,一旦失去这个理由很多人就不会继续进行这件事情了。
努比亚 Z50 Ultra 体验:特别的皮囊?有趣的灵魂?
这绝对是近两年来设计ID最硬朗的主流类手机了——努比亚Z50Ultra。特别是近年来各家手机厂商使劲拼手感、温润设计后,那些线条凛冽、设计硬朗的手机似乎不复返。而努比亚Z50Ultra的出现,无疑击中了一众方正「板砖机」爱好者们的审美。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8:40:300000电动化时代过渡,为何国产车崛起了,BBA却落寞了?
排放受限,电车当道,国产新势力品牌,动不动就卖到了30万以上,这样的场景放到十年前,是不是想都不敢想,毕竟按照市场规律,扛起的高端汽车市场大旗一直都是传统品牌。那现在的新势力品牌为什么敢卖到这么贵呢?BBA这类的传统品牌的新能源市场表现为什么落寞了呢?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5:28:170000走路快和走路慢 谁的寿命更长?(人类寿命)
走路快的人通常比走路慢的人寿命更长一些。我国有一句古话叫做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其实这句话的意思非常简单,就是在吃了饭之后稍微走一走,消化和运动一下就可以获得更长的寿命。平时走路以及散步也成为了很多人锻炼的方式,不过我们也可以发现有的人走路的时候比较快,有的人走路时候都是比较慢,也有一些科学家开始研究走路快慢和人的寿命是否有着直接的联系?走路快慢我要新鲜事2023-05-02 20:21:370001悬浮术是不是真的存在?悬浮术怎么做到的
导语:悬浮术就是在不借助任何外力的情况下成功悬浮,虽然目前确实有很多悬浮术被证实是障眼法或者是魔术。但是在历史上确实有人真正不借助外力成功悬浮,但是这些现象如何产生的没人知道。悬浮术是不是真的存在在传说中有些人有着非凡的能力,不需要任何外力就可以成功漂浮起来,并且从地面上成功升起来。在很多教徒巫师身上似乎都有着这样神奇的能力,他们不仅可以让自己飘起来甚至于可以让其他的东西也成功脱离地心引力。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3:08:100000宝掌和尚真实年龄1072岁?宝掌和尚有科学根据吗
导语:宝掌和尚是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和尚,是印度婆罗门贵族的孩子,大约在战国时期出生了也就是公元414年左右,据说在他圆寂的时候已经1072岁了,当他和孔子游学时就已经500多岁了,东汉末年时还曾来到中国,那时已经六百多岁,虽然这个说法相当神奇,但真实性有待考究,探秘志带大家一起看看。宝掌和尚真实年龄1072岁?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1:53:2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