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Zen4c霄龙细节首曝:128核心256线程碾压所有!升级4nm
AMD将于北京时间6月14日1点举办新品活动,预计正式发布代号Bergamo的全新霄龙处理器, 采用特殊的Zen4c架构。
届时,快科技将为大家带来现场一手报道。

AMD已经在去年11月发布了代号Genoa的霄龙9004系列,升级5nm工艺、Zen4架构、96核心192线程、12通道6TB DDR5-4800内存、160条PCIe 5.0总线通道。
Bergamo使用的Zen4c核心可以视为Zen4的精简版,IPC性能、ISA指令集完全相同,只是重新布局,面积更小,最多做到128核心256线程,继续支持12通道DDR5内存、PCIe 5.0通道,接口和平台兼容Zen4。

根据最新曝光的信息,Zen4c霄龙内部包含一颗IOD、八颗CCD,相比于Zen4霄龙少了四个CCD。
IOD还是6nm制造,规格也不变,CCD则升级为4nm,每颗核心数从8个翻番到16个,并分为两组CCX,每组CCX 8个核心、16MB三级缓存。
Zen3开始,CCD改为一体化,所有核心共享三级缓存,但是在Zen4c上,又回到了Zen、Zen2的布局,显然是为了容纳更多核心做的妥协。

单个CCD面积为72.7平方毫米,相比Zen4霄龙的66.3平方毫米增加了9.7%,不过单个核心面积从3.84平方毫米缩小为2.48%,幅度多达35.4%。
其他诸如前端、非核心、执行单元、FPU浮点单元等模块也都缩小了40%上下。

二级缓存SRAM单元保持不变,因为每个核心还是独享1MB,合计最多128MB,相比Zen4霄龙多了32MB。
一级缓存也不变,每核心32KB指令缓存、32KB数据缓存,但因为核心数多了,总量从6MB增加到8MB。
三级缓存则是每颗CCD 32MB,合计256MB,相比Zen4少了128MB。
内存、PCIe也确认完全不变,前者还是12通道DDR5-4800,带宽460.8GB/s,后者是128条。

Zen4c霄龙也将会命名为霄龙9004系列,目前只知道两款型号。
霄龙9754是满血版本,核心频率2.25-3.1GHz,相比于Zen4 96核心的霄龙9654分别低了150MHz、600MHz,而热设计功耗保持不变,默认还是360W,最高可配置为400W。
霄龙9734精简到112核心224线程、112MB二级缓存,三级缓存不变还是256MB,核心频率略微降至2.2-3.0GHz,默认热设计功耗也降至340W。
Zen4霄龙的对手,将是Ampere、NVIDIA、亚马逊等厂商的众多Arm架构产品,以及Intel计划明年推出的Sierra Forest(144个纯小核),至少在规格上可以轻松碾压它们2。
最后畅想一下,如果增加到同样的十二颗CCD,Zen4c霄龙完全可以做到192核心384线程……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上方文Q
双缝实验目前有结论吗 为什么双缝实验非常恐怖
从目前来看,双缝实验没有结论,双缝实验给了科学家和实验者无尽的猜想,科学家们也不明白双缝实验的结论到底是什么。从经典力学向量子力学的转变,这其中的过程并不是特别简单,量子力学中有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双缝电子的实验确实是物理学界的一大难题。一、什么是双缝实验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6:48:110001o型血为什么叫熊猫血?RH阴性血才是真正熊猫血(纠错)
o型血被称为熊猫血这种说法其实是完全错误的,o型血在人群中并不少见,因为正常的人群中血型就被分为A、B、O、AB四种,而熊猫血的比例在人群中则不足1%,所以熊猫血实际上指的是RH阴性血,下面就跟着探秘志一起来看看吧!o型血为什么叫熊猫血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8:18:120000持续14小时!地球磁场被撕开一个大洞(地磁暴)
上个月,无论是在地面上还是在地面上,都出现了令人难忘的景象。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从6月16日到19日,连续4天可以看到“七星连珠”的快速到来。新疆沙漠腹地长达一个月的“海市蜃楼”吸引了数百万人围观。那么七月有什么奇迹呢?7月8日,地球上空出现了一场“视觉盛宴”,地球磁场被撕开了一个巨大的洞!这个洞持续了14个小时,从外太空释放出大量带电粒子,在地球上空引发了罕见的“极光风暴”。我要新鲜事2023-05-14 12:37:500000直径72万光年 天文学家发现超级星团 直径比银河系还大
最近,一支由国际天文学团队组成的科研小组利用平方公里阵列探路者(ASKAP)在一个名为SPT-CL2023-5535的合并星系团中发现了一处引人注目的无线电遗迹。这一研究成果已在预印本平台《arXiv》上发表。我要新鲜事2023-11-01 19:18:070001美国可控核聚变取得大突破 非也 距离发电还有十万八千里
12月13日,美联社发布了一则重要消息:美国科学家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随后,美国能源部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加州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首次实现了净能量增益,并将其称为“清洁能源迈向里程碑”的新技术突破。可控核聚变,也被称为“人造太阳”,如果以上报道属实,那么它将具有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媲美的重要意义。在可控核聚变的推动下,人类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能源的巨大解放,并真正迈向太阳系之外。我要新鲜事2023-10-27 19:02: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