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科考学子的作弊工具 一双袜子密密麻麻(作弊工具)
我要新鲜事2023-11-12 20:53:580阅
清朝一个科考学子袜子上密密麻麻写满文字,还有红线标注重点。科举制度自从隋朝开始建立以来,几乎在后面的每个朝代都有执行,并且科举制度也成为了寒门学子能够跨越阶层的一个重要方式,虽然当时并没有高科技的作弊手段,但是这些学子们则是有自己作弊的方式,甚至连一双袜子都可能会被他们给充分的利用。

作弊袜子
如今收藏在南京夫子庙博物馆的一双袜子,就是清代一位考生考试作弊的家当,袜子上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都是他在考试前抄写的四书五经里的文章,字体米粒般大小,但端正且轻盈飘逸。整只袜子被充分利用,每一行字之间的空隙不足一厘米,就连袜底的泛黄处都写满了文字。这些文字很有可能会在科举考试的时候给他们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标注重点
这位考生还再次认为考点知识重要的地方标注了红线,以便自己考试时一眼就可以看到。面对着眼前上万字的小抄,可见考生在考前一定下了很大的功夫。自从有了科举考试,学生和老师就进入。千年的作弊与反作弊的斗智斗勇的较量之中,据史料记载各朝各代的科举考试作弊惩罚都是非常的严格,甚至有可能会被执行死刑。

作弊惩罚
按照大清律例,考试作弊的人一旦被发现,重者杖则100,并发配到边疆充军,如果发现提前泄露考试信息和携带作弊小抄的人,直接杀头。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虽然惩罚力度很大,还是有人在考试高中后一生荣华富贵的诱惑下铤而走险,想必这位清朝的考生早已人头落地,不然这样的作弊工具也不会被南京夫子庙的博物馆收藏至今。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邓聪:树皮布一中国对世界衣服系统的伟大贡献
为了谈树皮布,我想先从纺织的定义谈起。《中国大百科全书·纺织》(1998年第3版)中<纺织品(Textile)>一条的解释是:“纺织工业产品,包括各类机织物、针织物、无纺布,各种缝纫、包装用线、绣花线、绒线以及绳类、带类等”(页80)。“无纺布”(Non-wovenfabric)一条的解释是:“以纺织纤维为原料经过粘合或其它化学、机械加工而成的纺织品。”(页281)0000小型食肉恐龙:剖齿龙 体长50厘米(仅出土牙齿化石)
剖齿龙是一种小型的食肉恐龙,目前由于出土的化石只有牙齿,所以科学家对于它的了解非常少,就连它的种属目前也是存在巨大疑问的,被认为可能是虚骨龙类中的伤齿龙科恐龙,它诞生于1亿5500万年前的侏罗纪末期。剖齿龙的化石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4:14:210000裴安平:当代中国考古学学科重点的转移与考古学文化的整体研究
近年来,关于中国考古学未来发展的讨论已引起整个学科的瞩目,它表明这个学科正处在新的历史变化时期,并促使人们对现状进行认真的总结与反思,对未来进行积极的探索。一中国考古学史的简要回顾与当代学科重点的转移任何学科之所以能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相应的生命力与价值,都在于它有逐渐逼进学科终极目标的能力。0001嫦娥奔月神话隐藏着中华上古史真相,丈夫羿欲从尧手中夺权?
嫦娥到底为什么要“奔月”?本文作者倪方六嫦娥奔月,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在前面“梧桐树下艰苦凤凰”头条号中,聊过“嫦娥奔月之后发生的事情”,那么,嫦娥到底为什么要“奔月”?要说清这个话题,得说到嫦娥的丈夫“羿”,就是那位“射日”英雄。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25:030000地里捡到一个陶罐当鸡饭盆 最后发现居然是国宝(鸟形陶器)
农民发现的鸟形陶器来自于六千年前。中国有着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新人民创造了无数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大多深埋在我们脚下的土地上,在一次又一次的意外中被发现,故事发生在1957年,陕西的一个农民在耕地时意外地挖出了一个奇怪的陶罐。这个陶罐的形状很独特。总的来说,它看起来像一只鹰,当然也可以说像一只鸡,整体比较完整,所以他把它带回家了。阳朔文化我要新鲜事2023-02-20 02:31:19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