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的奇特陶器:孔子从中悟出大道,如今演变为“座右铭”
1921年,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北洋政府聘请的矿物专家、瑞典人安特生,在此发现“仰韶遗址”,该遗址陶器以夹砂红陶、泥质红陶的彩陶文化为主。后来,在陕甘等地,也先后发现众多彩陶文化遗址,距今时间为7000年—5000年,史学家将之统称为“仰韶文化遗址”。
其中,在仰韶文化陕西半坡遗址中,考古发现一种神秘陶器,始现于距今6500年前,造型非常奇特,主要特点为小口、长腹、尖底,因此就被称之为“尖底瓶”(见下图)。该尖底瓶出现之后,迅速向其他仰韶文化遗址扩散,并成为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
鲜为人知的是,这件造型神秘且奇特的尖底瓶,从出现之后就与中华文明密切相关,孔子从中悟出大道,至今还影响着中国人。

尖底瓶的用途,教科书都搞错了,其实不是取水工具,而是祭祀礼器!
前些年,某些教科书中对尖底瓶的用途介绍(见下图),还认为是取水工具,但实际上用尖底瓶汲水根本不符合力学。
1989年,西安半坡遗址研究人员与北京大学力学系学者合作,研究尖底瓶能不能汲水:放入水中之后,尖底瓶的确可以自动灌水,但灌了一半之后,由于重心转移,口部就会浮出水面;人工干预强行灌满之后,通过两个耳朵的绳子拎起尖底瓶时,一拎就会倾倒,根本无法移动,只能将装满水的尖底瓶抱在怀里才行。
总之,尖底瓶空着时,会向一边倾倒;适当注水之后,放在水中会竖起来;装满之后,又会翻倒。因此,古人也就不可能用尖底瓶汲水。

实际上,尖底瓶是一种礼器,古人应该用之祭祀、祈雨、陪葬还魂等等,比如以下三点可以证明。
首先,甲骨文中的“酋”字字形,就是尖底瓶的象形,而“酋”与“酒”(见下图)、“尊”(双手捧酋的象形)密切相关,由于“尊”、“酒”都与祭祀有关,因此尖底瓶就不可能是普通器物,必然是一种礼器,且极有可能是礼仪活动时的一种特殊盛酒器。
其次,在仰韶文化遗址中,考古发现一些大型尖底瓶,尺寸在七八十厘米到一米多的大号尖底瓶,但胎体却非常薄,装满100多斤水或酒之后,一旦移动,基本上就会破碎,因此这种尖底瓶只能是祭祀礼器。
第三,在聚落的中心大房子里,且多数在主室的中心部位,考古也发现了很多中小型尖底瓶,是作为随葬品下葬的,这种尖底瓶的作用是“魂瓶”。后来,西汉、两晋、宋代等墓葬中,也出土过类似的尖底瓶。
魂瓶的出现,或许可以解开尖底瓶的起源之谜:因为果核是生命的开始,古人认为果核可以凝聚旧魂、孕育新的生命,使生命轮回不息,故而很多墓葬陪葬尖底瓶,因此尖底瓶的造型可能就源于果核。

孔子一语道出尖底瓶的原理,视其为做人之道,后世据此演变为三个字!
仰韶文化结束之后,又过了2500余年的一天,孔子带着一群弟子参观鲁桓公之庙,看到一件歪在一旁的器物时,孔子向守庙者询问“此为何器?”守庙者说:“此盖为宥坐之器。”(出自《荀子·宥坐》)
孔子说:“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意思是,不注水时歪着,注满一半时端正,注满之后就会倾覆。
然而,孔子让弟子注水,结果果然是“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
于是,孔子感慨地说:“唉!一切事物哪有灌满了而不翻倒的道理呢?”告诫弟子做事做人要“中正”、“诫满”,即“谦受益、满招损”。

通过注水后的特征来看,孔子所见的“宥坐之器”,无疑就是尖底瓶。历经数千年的沧海桑田,中华文明代代相传,尖底瓶文化传到春秋时期,已经转变为了“宥(右)坐之器”——放在座右、警诫自己的器皿!
到了后世,“宥坐之器”已经没有了,但却演化出了“座右铭”三个字,将一些警诫自己的格言放在座位右边,一直延续至今。根据史书记载,最迟南朝梁时已经出现座右铭,南朝梁萧统《文选·崔瑗座右铭》:“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

可以说,简陋粗糙的尖底瓶,对中华文明影响极其深远,演化出“酋”、“酒”、“尊”等汉字,蕴含“谦受益、满招损”的为人之道,可以作为警诫的“座右之器”,以及后世长期使用的“魂器”.......通过尖底瓶文化,可以看到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从上古一直传承到今天,中间没有出现断绝。
湖南历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昨儿说了湖北历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湖南与湖北依山带水只隔了一个洞庭湖,所以古往今来湖北与湖南的考古学文化都联系密切。巧合的是两个省份三十多年来同样共计13项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但是如果细看还是有很多让人想不到的地方。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0:51:280000考古发现公元前2世纪古纸,上绘有地图,改写了中国造纸术发明史
早在公元前二世纪时中国已有纸本文作者倪方六纸,是中国人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在纸未发明之前,人类记事或传播文化,最初是结绳,后用甲骨、再后缣帛、简牍等。纸的发明,功劳应该记在中国女人身上。男耕女织是中国传统的家庭成员分工模式,擅长纺织的妇女在漂洗布帛时发现了植物纤维可以制成絮纸的事情,故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称,“纸,絮,一苫也。”意思是,纸是漂洗后附着在竹簾上的纤维薄片,这就是纸的雏形。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04:120000此岛曾隶属于中国几十年,却在一夜之间岛上中国人全变成了越南人
大家都知道岛屿之争一直是很多国家之间矛盾激化的一个临界点,很多国家为了争抢岛屿上面的有限资源而短兵相接。这些矛盾与冲突总是给人制造出一种错觉,就是岛屿上面资源都会非常丰富。其实不然,岛屿面积有限所以上面所能容纳的资源也是有限的,争抢岛屿并不是为了争抢岛屿上面的资源,而是为了抢占制海权以及环岛屿周围的丰富的海底资源。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52:460000韩昇:中国古代的外交实践及其基本原则
一、建构以君臣关系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一)追求具有道德或法律权威的权力中国①对外关系理论的渊源,可以上溯到周代,乃至更远。然而,作为统一王朝构建国际关系体系的实践,则应始于秦汉。秦朝匆匆灭亡,汉初则因社会凋敝而力不从心,所以,汉武帝时代是国际关系体系成型的重要时期。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2:47:080000坏心肠美女被称为“蛇蝎心”,只要看一个女人发明的酷刑就明白了
端午节所避“五毒”之蝎说本文作者倪方六端午节习俗不少,以“辟邪厌疫”最为讲究。如何辟邪厌疫?手段也有不少,“杀五毒”是其中之一。初夏时节,各种毒蛇害虫蠢蠢欲动,自古中国民间就有在端午节“避五毒”风俗,小孩子要穿“五毒衣”,传可保平安避恶毒。家里的墙上要贴“五毒符”,用针刺之以“除五毒”。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2:05:5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