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心肠美女被称为“蛇蝎心”,只要看一个女人发明的酷刑就明白了
端午节所避“五毒”之蝎说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端午节习俗不少,以“辟邪厌疫”最为讲究。如何辟邪厌疫?手段也有不少,“杀五毒”是其中之一。
初夏时节,各种毒蛇害虫蠢蠢欲动,自古中国民间就有在端午节“避五毒”风俗,小孩子要穿“五毒衣”,传可保平安避恶毒。家里的墙上要贴“五毒符”,用针刺之以“除五毒”。

哪五毒?蛇、蝎、蜈蚣、壁虎、蛤蟆五种“毒虫”,也有的地方用蜘蛛替代蛤蟆。这些动物如何成了古人眼里的“最毒者”?
我在今天(6月14日)北晚专栏“一方多深”专栏中,专门谈了“五毒话题”。这里是其中的“蝎毒”,因为专栏版面有限,加上好多内容不便在纸质媒体上出现,只能简略写写,这里便来具体说说蝎之毒。
在“五毒”中,蛇和蝎是毒性最大、害人最厉害,所谓“蛇蝎心肠”、“心如蛇蝎”就是这意思,所谓“再毒不过妇人心”,就是指这种蛇蝎之心。蛇蝎害人的说法由来已久,如元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第二折中有句唱词道:“便是蛇蝎心肠,不似恁般毒害。”

“五毒”之中,与蛇平等的只有蝎。蝎是何物?隋朝经学家《毛诗义疏》认为是一种古称为“虿(chài)”的毒虫:“虿,一名杜伯。河内谓之蚊,幽州谓之蝎。”看来,蝎子的叫法是北京一带先叫出来的。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虿,毒虫也。”蝎还有别称“杜伯”,中国最早的百科词典《广雅》“杜伯,蠹,虿,蝎也。”
在古人的眼里“虿”就是蝎子,这从商周金文中可以找出证据。
“虿”的繁体字是“蠆”,金文是这样写的





各位“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网友看看,这不就是一个蝎子吗。蝎这类虫子有一种特征,就是尾部带毒刺,古人称为“虿芒”,虿毒与蛇毒一样可怕,被刺中可致命。《本草纲目·虫部》“蝎”条所引古人言:“蜂、虿垂芒,其毒在尾。”
中国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蝎子的可怕。北宋理学家邵雍《蝎蛇吟》,便代表了古人对毒蝎的全部认识,诗里写道——
蛇毒远于生,蝎毒近于死。
蛇蝎虽不同,其毒固无异。
蛇以首中人,蝎以尾用事。
奈何天地间,畏首又畏尾。

因为蝎之毒很可怕,常被当权者用来惩罚他人。有一种“虿盆”的酷刑,就是将人放进有蛇蝎的坑中受刑。民间传虿盆之刑是商代末王纣王的宠妃发明,用来取乐的——妲己这类人美心毒的女人也被人们称为“蝎蛇美人”,是“蛇蝎心”,恶毒啊!
在中国历史上,还真的有人以此作乐。

据《北史·高绰传》,高绰与昏淫的齐后主高纬是同父异母兄弟。有一次高纬问南阳王高绰,在地方做什么最快乐。高绰回答了这么一句:“多取蝎,将狙(蛆)混看,极乐。”意思是把蝎子和蛆混在一起,把人放进去,看着人被啮咬最开心。”
高纬当夜让人弄来蝎子,放在大浴缸(浴斛)里,要人光着身子躺进去。可以想像这人很悲惨,被蝎子螫得反复号叫,高纬和高绰兄弟俩见状大笑不止,高纬还对高绰说,这么高兴的事情,怎么早点让人快来告诉我?原话是这样——“如此乐事,何不早驰驿奏闻?”

民间认为农历五月为“恶月”,高纬和高绰恰巧都是五月初五出生,这更加剧了民间对他们的“恶人”印象。作恶者都没有好下场,高绰后诬告谋反被高纬弄死,埋了400多天竟然尸体不腐,“颜色毛发皆如生”。民间又迷信认为因为他是端午这天生的,“俗云五月五日生者,脑不坏。”
蝎如此毒,所以到了端午节,是必须要除的。
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到底算啥官?盗墓贪宝取女尸金钏连手臂砍下
原题:南朝皇帝刘子业盗墓(下)本文作者:倪方六上篇说了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位“鬼吹灯”迷皇帝刘子业重口味的事情,这里继续往下说,看看他和他的“盗墓时代”是怎样的一种乱象。竹林堂“闹鬼”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7:42:040000巨腿龙:印度超巨型恐龙(长18米/长有硕大腿骨)
巨腿龙是一种蜥脚类恐龙,又被称为巴拉帕龙,属于蜥脚类中极为原始的物种,出现于1.89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着巨大的腿骨,并且具有火山齿龙科恐龙的荐骨狭窄的特征,平均体长可以达到18米,第一批化石是在印度发现的。巨腿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6:21:050000先秦时如何保卫“国家领导人”?周王禁地遍布明暗岗哨,想动手难
先秦如何保卫国家领导人本文作者倪方六国家领导人是一国之首脑,系政权核心,对其人生安全必须加强,做到万无一失。所以,保卫国家领导人是古今中外各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如何做好安保工作,古代中国各朝都有相应的条例和做法。总地来说,越往后国家领导人的安保规格越高,如在明朝,还引入了现代安保制度中常见的“秘密警察”制度。(古代贵族出行图,画像石)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01:030000重庆发现恐龙化石群 化石群有六大特点(世界级化石群)
17年6月28日重庆举行了云阳县普安乡恐龙化石发掘成果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公布发现了世界级恐龙化石群。这个化石群化石资源规模大、地质时代横跨时期包括侏罗纪早中晚期、化石种类多、开发利用和科研价值大,是恐龙化石的一个重大发现。重庆发现恐龙化石群我要新鲜事2021-08-08 22:18:540001任继周,侯扶,江胥刚:草原文化基因传承浅论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6:21:4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