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捞出3艘古代战船 发现千古秘密 难怪忽必烈没灭日本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北京,而元朝的疆域版图也是我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时期之一。在元朝的统治下,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历经了不同的阶段。元朝与日本的关系也经历了一段波折的历史。

早在汉朝时期,我国便与日本有过交流,但那时的日本只是一些部落的聚集,还没有形成比较大的政权。汉代以后,日本开始展现出自己的野心,但由于当时的我国比较强大,日本并没有得逞。近现代以来,中日两国的关系也曾经历过尴尬的时期,这还要归罪于日本近代对我国的侵略,造成的伤害难以挽回。但历史上我国与日本也不是一直和睦相处的,相反,日本是一个有野心的民族,早在元朝时期,日本就曾经屡次挑衅元朝的权威。
元朝时期,忽必烈是一个野心勃勃的统治者,他建立了元朝,将汗国改为帝国,史称元世祖。此时的日本也暗藏着波涛,屡屡挑衅元朝的权威。忽必烈对日本这一小国早就心存芥蒂,便有了吞并之心。忽必烈两次对日本发动的战役都以失败告终。在大多数人的心中,蒙古人在马背上长大,而元朝的优势也是马背上作战,到了海上,蒙古人的士气应该会大打折扣。但实际上,忽必烈的两次战役都是以失败告终。

1.日本捞出3艘我国古代战船
想想也是,要是忽必烈的战役胜利了,元朝铁骑征服了日本,那应该就不会发生近代以来日本对我国的战争了。上个世纪末,日本在他们的海域中捞出了3艘我国古代战船的残骸,经过研究,专家一致认为,这应该是元代的战船。而这一发现,也揭开了忽必烈未能打败日本的原因,这一千古秘密的答案,出现在这些沉船上。
2.忽必烈没能灭日本的原因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岛国,蒙古人想要征服日本,就必须乘船过海,而蒙古人并不畏惧海洋,甚至一度快要成功。蒙古人第一次登上日本岛,当时的日本人还没有防备,壹岐岛全军覆没,此时离日本的大宰相府仅仅只有一天的行程了。看起来胜利就在眼前,而此时的蒙古人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第二天日本人援军到的时候,害怕后援不济,他们决定退回海上。没想到夜里刮起了台风,蒙古军只能狼狈的回国,很多士兵就这样葬身大海了。这次战役被称为“元日本之役”,是元朝对日本发动的第一次战争。
忽必烈对这次失败感到非常愤怒,他决定再次出兵,这一次他派出了巨大的舰队,准备一举攻克日本。然而,历史再次证明了忽必烈的决策是错误的。在日本海上,蒙古舰队遭遇了更加猛烈的台风,整个舰队几乎被摧毁殆尽,数以万计的蒙古士兵在海上丧生。这一次战役被称为“二次元寇”。

这两次战争的失败给元朝带来了很大的打击,也彻底打破了元朝对日本的威慑力。此后的几百年中,日本一直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与我国的交流也非常有限。直到19世纪中叶,随西方列强的入侵,日本开始逐渐向外开放,与我国的关系也开始逐渐恢复。
沉龙:非洲大型鸟脚类恐龙(体长9米/长有巨大拇指)
沉龙是一种鸟脚下目恐龙,诞生于1亿21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体长可达9米,体重达到了6吨之多,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沉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非洲尼日发现的,前肢上带有很长的针状拇指,和禽龙类恐龙非常相似。沉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8:58:020002王震中:中华文化建设中中原的历史底蕴与贡献
中原历史文化丰富多彩,底蕴深厚,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地位独特。中华文化建设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上,还应与科学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文化的结合也是一种融合,这样做有助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历史上中原文化的灿烂与辉煌(一)中原文明和国家起源路径是中华文明代表性路径。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2:28:400000孙周勇:石峁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综述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5:17:320000罗志田:相异相关的往昔:史学的个性与通性
温故可以知新,对于史学现状的反思,或可回到史学的基本层面去,从具体研究倾向或取向的形成发展过程人手进行考察,借以帮助我们认识目前史学的需要。很多基本的问题,前人已经思考过,且有较深的体悟。整理前人的思路,或也就展现出了新的可能性。本文题目看似甚大,不过并非系统的论述,而仅是一些片断的反省,亦即名副其实的引玉之砖。若能引起方家的兴趣,就此写出真正有见识的论述,则幸甚。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