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享一书WJf01《发现石峁古城》
我要新鲜事2023-06-01 10:23:590阅



打我13年学习考古开始,这个遗址就发现不断,也往往能刷新人们的认识。当年的形容是石破天惊。用王仁湘老师的话说是不知道该把它放在我们传统考古认识的哪个位置。当然其实王老师已经用微信公众号发表了很多关于这个遗址出土的石像的解释。去年,也看过几篇关于石峁年代的质疑的文章。也看了今年《文物》第一期也发了关于石峁口璜的文章。确实都很厉害,但是也未能解答人们所有的疑虑。回头看这本文集,通常这种单个遗址文集的出版,说是给大家解渴的,因为正式报告出版太慢,先组个文集把已有的报道和研究文章合一下,供大家参考。不过瞧瞧目录的话,可能也就第一部分关于一直的介绍应该是大家主要看的,不过也主要是宣传成果,能报道的发掘细节可能是没的,后边的都是已经发表过的文章。不过一瞧这书定价420,还是太贵了。我心中这书合理定价也就150到200。所以再进一步揣测可能宣传政治意义大于学术意义吧。当然对大家来说,有总比没有好。况且我也只是看热闹的,不研究那一块。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瓜评十大考古:河洛古国——巩义双槐树遗址
前些日子,当大家还沉浸在201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时,人家郑州隔天直接来了个重磅发布会,公布双槐树遗址的发掘成果,令人瞬间忘了2019年的发现,开始展望双槐树了。业界也有传言,双槐树没参加2019年的十大考古,是已经和有些单位商量了下,晚一年不至于竞争太激烈。有同学也跟我约月底想去人家遗址看一下,现在不妨再回顾下,为去学习奠定个基础。总结下双槐树遗址的看点在于: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19:060000特殊葬俗引发“盗棺”案,儿子撬父亲棺材,盗出物如今送都没人要
特殊葬俗引发的特殊盗棺案本文作者倪方六过去民间有一种特殊的葬俗,叫“浮厝”。就是收殓后棺不下葬,放在一个地方,择日入土。这种风俗又称“浮葬”,形成浮葬的原因,一是有钱人家没有找到适宜的宜葬宝地;二是穷人无葬地,暂无力买坟地;三是客死他乡,方便日后魂归故里;四是卑幼,如妻妾先亡,等尊长,如丈夫百年后再一起正式下葬。另外,横死或是刑决后一时无法下葬,也会选择浮厝。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9:13:140000郭静云:商文明的信仰结构
在殷商信仰中,祖先、自然神兽、天体三类崇拜对象并非零散不相干,而构成一个宗教系统:龙形众神充满天空,众凤安排在天的四方,众虎守护地的四方,独一无二至上至中的上帝居于天中;十日轮流升落,以十日安排的众祖,通过神兽吞吐,乘日自地下升天而宾于帝、居于帝之左右,此外还有其它神兽各有其神能。这些形象并不相抵触,一方面认为,神兽管理自然界一切上与下、中与方、死与生的关系;同时认为一切顺从帝令。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23:220000专家通过盗洞探查古墓,意外发现了曹操墓
21世纪初河南安丰乡,高穴村的一位农民,在自家农田里意外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盗洞。当时这位农民,立刻就将这一发现反映给了乡党委的贾书记。贾书记看见盗洞以后,便意识到地下很可能有一座古墓,被盗墓贼光顾过了。为了及时抢救,保护这座古墓中的文物,贾书记将这一情况,及时上报给了当地的考古部门。当地考古部门得到消息以后,又立即派出一名考古学者,前往村子中探查古墓的具体情况。我要新鲜事2023-05-17 20:46:410000?纪念云南李家山古墓群考古发现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玉溪召开
1972年李家山首次考古发掘至今,已历50年。8月13日,纪念云南李家山古墓群考古发现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玉溪开幕。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国家文物局考古司考古管理处处长张凌,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杨德聪,中共玉溪市委书记王力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共玉溪市委副书记、市长江华主持。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0:26:4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