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石塘战国墓:杭州城外的国宝诞生地
半山石塘战国一号墓位于杭州城东北郊石塘村黄鹤山西麓。1990年下半年当地砖瓦厂取土时无意中发现这座埋有价值连城宝贝的战国时期墓葬。

这是一座拥有斜坡墓道的竖穴土坑墓,坐西朝东,面向高山,风水相当好。墓坑平面呈“甲”字形,封土底部近椭圆形,东西长约40米,南北宽约25米,高将近3米,如此形制的墓葬,在两周时期基本就是诸侯级别的。墓坑璧面及墓道两侧均经过拍打修正,平坦光滑,墓坑近乎垂直,墓底东西长14.9米,南北宽5.4米,深1.1米,墓道东西向,位于墓室东壁正中,残长4.8米,宽2.1米,如此大的墓坑,如果不被盗必然有惊天发现。此外,墓坑四壁均有熟土二层台,棺床两侧各有一条排水沟,墓中铺有木炭碎末。这个墓葬除外部封土继承当地土墩墓形制外,其余形制均有模仿楚墓或中原地区墓葬的地方。
该墓共出土随葬器物共计51件,相较而言已经算比价少的。但是器物都非常精美,有水晶、玛瑙、琉璃、玉器和原始瓷器。
其中该墓葬出土的水晶杯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大的战国时期的水晶器,属于禁止出境的国宝级重器。该水晶杯高15.4厘米,口径7.6厘米,底径5.2厘米,圈足高2厘米。杯形敞口平唇,斜直壁,圆底,圈足外撇。杯体透明,光素无纹。被子制作精致,器表经抛光处理。

琉璃饰件有圆形和长方形两件,表面上有许多蓝色圆点和白色圆圈组成的鱼目纹,有的在鱼目纹外套以彩圈,就是我们常说的蜻蜓眼。传说这类东西是从埃及经过中国西南部传到楚国的。

玛瑙环做工精细规整,器孔双面啄成敞口,断面近菱形,表面经过几道工序的抛光处理,色彩各异。

除了这些来自异域的东西,这个墓葬还出土有当地比较盛行的玉礼器和原始瓷礼乐器。其中那件玉龙冲牙,张着血盆大口,露出锋利的獠牙,目光凶狠,俯身前冲,十分逼真形象。

原始瓷甬钟的出土在江南地区相当少见,该甬钟上、下刻画有两组蕉叶纹,间隔一周网格纹,外饰叶脉纹。甬钟正、背两面各有18个铆钉。

对于这个墓葬之前有人觉得是战国晚期楚国灭越之后的贵族墓。但是从出土的原始瓷和玉器看,依然是越国的风格,墓葬形制虽然学了楚国或中原地区,但是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越国贵族墓都有崇洋媚外的风格。
逐渐被遗忘的南京故宫 有着怎样的故事(明故宫)
南京故宫是在明朝建立前已经开始修建。南京故宫又称为明故宫,是明朝时期的皇家宫殿,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作为明朝的皇宫,南京故宫在建筑规模和艺术价值上均可与北京故宫相媲美,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南京故宫的命运却与北京故宫截然不同。南京故宫始建于1366年,由明太祖朱元璋下令修建。修建明故宫我要新鲜事2024-01-05 20:23:490004史念海: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明清以来的森林
四、明清以来的森林唐宋以后接着是金和元。由于金、元两代有关森林的记载比较缺少,所以这里就从明清时期说起。不过,遇到有关金和元的问题,当然也还是要加以说明的。这一时期是黄河中游森林受到摧毁性破坏的时期。严格地说,这种摧毁性的破坏是从明代中叶开始的。(一)这一时期承唐宋之后,平原地区还是没有什么森林值得提起。因而这里开始就论述丘陵地区,而丘陵地区的森林也显然较以前为稀少。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54:250002夏商周王朝更迭与考古学文化变迁(李伯谦)
李伯谦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是当年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首席专家,也是后续的文明探源工程的一大推手。今日看到当年李先生一篇文章,集中代表李先生对夏商周三代王朝与考古学文化关系的观点和看法。现摘录如下,有兴趣的可以读读,受益匪浅。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研究其建立与更迭过程及其与考古学文化变迁的关系,对于深入认识三代文明的特质具有重要意义。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15:090007朱雪菲:关于河姆渡文化两种造型模式的讨论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16:210000尼亚萨龙:远古爬行动物(可能是最古老恐龙/长2-3米)
尼亚萨龙是远古爬行动物的一种,诞生于遥远的三叠纪中期,被认为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恐龙或者是恐龙近亲,出现时间比普通的恐龙要早上至少1000万年,它的体长只有2-3米,相当于现代的一只大型犬,不过由于化石完整度不高,所以暂时也无法确定它是否属于恐龙。尼亚萨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3:27:4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