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亚萨龙:远古爬行动物(可能是最古老恐龙/长2-3米)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3:27:440阅
尼亚萨龙是远古爬行动物的一种,诞生于遥远的三叠纪中期,被认为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恐龙或者是恐龙近亲,出现时间比普通的恐龙要早上至少1000万年,它的体长只有2-3米,相当于现代的一只大型犬,不过由于化石完整度不高,所以暂时也无法确定它是否属于恐龙。
尼亚萨龙的体型

尼亚萨龙的身材并不高大,几乎只相当于现代我们经常饲养的宠物犬大小,就像成年的拉布拉多犬差不多大,体长只有2-3米,而体重也只有20-60公斤,而这样的体型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仅仅只能排到457位,甚至还不到半数,大小和一些小型恐龙类似,比如爪巴龙、贝恩角龙等。
尼亚萨龙的外形特征

尼亚萨龙虽然不确定是否是恐龙的一种,但是科学家还是发现了它身上不少的典型恐龙特征,比如它的上臂骨边缘长有一整列突起的骨骼,而这些突起至少比原骨骼长了30%。不过尼亚萨龙和恐龙也大有不同,比如恐龙的骶骨部位只有两块椎骨,而尼亚萨龙这里则有三块。
尼亚萨龙的化石发现

尼亚萨龙的最早一批化石是在30年代的非洲发现的,时隔20年之后才正式被描述,但是并没有公开,在1956年的时候由艾伦·查理格进行了命名,当时他是以非洲坦桑尼亚的尼亚萨湖为灵感确定的名字,只是他并没有在论文中表示尼亚萨龙和恐龙的亲缘关系,这也是因为尼亚萨龙的上臂化石非常破碎,并无法确定物种。

之后这批尼亚萨龙化石就一直保存于南非博物馆中,直到2012年的时候才重新被系统化研究,当时研究者认为它很可能是最原始的恐龙或者恐龙近亲,并且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也曾经对其上臂骨进行了分析,最终确定它确实拥有着鸟类和哺乳类的部分特征,和恐龙类似,不过古生物学界还是严谨的认为尼亚萨龙不能确定是恐龙。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河南挖出惊世宝物,美国人先赶到现场,称决无盗取之用心,图啥?
原题:靳云鹗新郑挖宝案(三)——与现代考古学擦肩而过本文作者倪方六这篇文章,继续说靳云鹗新郑挖宝案。上一篇说了,自家菜地打井出宝后,消息最后还是未能封住,很快当地军匪们便知道了,驻军找上门,要求挖宝人将宝物上缴政府。在地方接管后,军队继续挖宝,国之重器莲壶方尊现身前,天气反常,平地起风,乌云滚动……这篇要介绍的,是新郑出宝消息开后的故事。⊙吴佩孚的五封“护宝”电函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5:53:020000民间丧俗中亡人配偶健在,要“断“夫妻感情,收殓时有“小动作”
民间丧葬风俗特别的地方本文作者倪方六前面说了民间大殓风俗(见《亲人去世难免痛哭,但忌讳眼泪滴到尸体上,迷信说法不可信但怕人》一文),没有说完,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接着聊。在收殓时,如果亡人有配偶健在,就要注意了,会有特别的风俗和小动作。如前文说到的,在棺材底上铺“寿席”时,如果死者的配偶健在,要把席子割一半留下,待以后配偶然去世时使用,寓意是夫妻将来到阴间还睡一张床上。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39:460001民国时清朝皇陵被盗得很惨 还有未被盗的陵寝吗 都是谁的陵寝
顺治的清孝陵是唯一没有被盗的帝陵。清朝皇陵包括清东陵、清西陵和关外三陵。在民国时期,清东陵遭受了严重的盗墓悲剧,而清西陵和关外三陵则相对保存完好。清东陵中的康熙和乾隆陵寝受到了盗挖的严重破坏,而清西陵的地宫完整无损,关外三陵则一直保持着完好的状态。1.清东陵我要新鲜事2023-06-17 19:20:450001此衣装推出后,曾引起半个世界的恐慌,多个国家称它为致命的瘟疫
古时女子地位相较于男子而言非常低下,不仅终生被灌输三从四德的迂腐思想,而且在平时的吃穿住行上还有诸多规律需要遵守,尤其是在穿衣上面,古代女性必须穿裹得严严实实来证明自己的得体。这种衣着上的变态要求在西亚等地也有类似表现,且发展到今天仍然有不少的西亚女性出门时必须将全身包裹严实只能留一双眼睛看路。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37:0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