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发现锦衣卫古墓 墓中出土一“海之蓝酒瓶” 价值十几个亿
蓝釉梅瓶,价格至少在十几亿。中国的历史悠久,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古墓。这些文物和古墓对于考古学家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历史。然而,中国的考古学家从来不会主动去寻找和挖掘古墓,大部分的古墓都是抢救性挖掘,意味着有人不小心挖到了古墓,考古专家才会出动进行挖掘。而且挖掘古墓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前几年在南京,一所学校的新校区在施工的时候不小心挖到了一座古墓,于是学校把这一消息告知了当地的考古队,考古队也及时赶到,对古墓进行了进一步的发掘。经过考古队的整理,发现这座古墓是明朝时期一位锦衣卫的墓,这位锦衣卫的名字叫徐君叙,官职是指挥佥事,三品官职,相当于锦衣卫的头领。这座墓还是徐君叙和他妻子的合葬之墓,根据专家的研究,发现墓主徐君叙还是徐达的后人。

虽然专家们对这座规模不小的古墓寄予了厚望,但是进入古墓之后发现,这座古墓曾经被盗墓贼盗过,大部分的陪葬品都已经被盗走了。不过考古学家们还是坚持清理了这座古墓,在清理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个瓶子。在把瓶子上的尘土刷去之后,专家才看清楚这件文物。
这个瓶子是一件蓝釉梅瓶,外观和海之蓝的酒瓶十分相似,专家在仔细观察了瓶子的成色之后,断定这个蓝釉梅瓶是一件珍贵的文物,价格至少在十几亿,可以称得上是国宝级的文物了。这种国宝级的文物,没有落在盗墓贼的手中是一种幸运,否则如此贵重的文物,就不知道要流落在哪里了,这对于中国的文物界肯定又是一大损失。这个蓝釉梅瓶放置的位置比较隐蔽,这才逃过了盗墓贼的眼睛。

这件文物的出土,让我们更加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历史,也让人们意识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尊重历史和文化,不要随意破坏古迹和文物,让后代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文史双馨、学贯中西:记考古学家童恩正
上世纪80年代考古界有“湖南出考古学家”的说法。此言不虚,悉数当年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就有四位出身湘籍,他们是:邹衡(澧县,夏商周考古)、张忠培(长沙,新石器考古)、严文明(华容,新石器考古)、童恩正(宁乡,西南考古)。在这四人当中,邹衡和严文明为北京大学教授;张忠培为吉林大学教授,后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童恩正为四川大学教授。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2:25:230000司家沟考古记
司家沟村,位于焦作孟州市赵和镇。孟州历史悠久,秦为河雍,汉置河阳,唐为孟州,明称孟县,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关于赵和镇的得名,乡志记载,介于今东西赵和之间原先有一“照豁”饭铺,过往路人常在此停脚吃饭,而后饭铺掌柜的两个儿子分家,住在饭铺东西两侧,久而久之两处人口增多,形成自然村落,称之为东照豁、西照豁,讹传后变成了东西赵和。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6:22:430001三国名将黄盖墓被挖开后,发现了什么?清理人员吃了一惊
黄盖墓地考古发现了什么本文作者倪方六俗话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愿打的是周瑜,愿挨的是黄盖,由此民间有了“周瑜打黄盖”之歇后语。对于这个典故,西晋人陈寿《三国志》中并没有记载,而是明人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段子。见于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所谓的“密计”就是苦肉计,赤壁之战中成功“草船借箭”后,诸葛亮与周瑜决定火攻曹操的水旱大营。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4:16:450000巨脚龙:印度巨型食草恐龙(长20米/距今2亿年前)
在恐龙时代,因为气候适宜,植株茂盛,世界各地都有巨型恐龙出现,比如世界上最大的恐龙阿根廷龙,还有今天要介绍的巨脚龙,它体长可达20米,是种性情温和的恐龙,主要以植物为食,为了维持体型它一天到晚都在寻找食物,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巨脚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1:01:490000兵马俑是活人做的吗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51: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