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子崖:开启“夷夏东西”的龙山文化的第一城
这里是中国人自己发现、自己主持发掘第一座史前古城,是龙山文化的命名地,是我国第一本考古报告的诞生地,是有力反驳曾经盛极一时中国文化“西来说”的重要依据,是开启夷夏东西说的始发地,这边是海岱龙山第一城——城子崖遗址。

龙山是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龙山村的一处小山。1928年3月正值阳春三月,齐鲁大学助理教授吴金鼎和朋友崔鸿泽乘火车从济南到章丘调查龙山附近的东平陵古城。途径章丘西部的龙山火车站时,吴金鼎被一处一处被当地人称为城子崖的台地剖面的灰土和漏出来的陶片所吸引。之后,吴金鼎便对这处名叫城子崖的地方念念不忘。

1928年至1929年,吴金鼎先后六次奔赴城子崖调查古遗址的分布状况。1930年到1931年当安阳殷墟的发掘因为各种地方原因而被迫搁浅的时候,李济和梁思永带队对城子崖遗址进行了发掘。其中发掘出土的黑陶遗存,当时被认为是区别于安特生在仰韶发掘出的彩陶遗存的中国本土古文化。发掘领队梁思雨也据此提出了龙山文化的命名,之后在杭州的施更昕在余杭良渚镇也发现了黑陶遗存,所以在良渚文化之前曾经有浙江龙山文化的叫法。

当时学术界在古史辨派否定上古传说历史和安特生提出中国文化“西来说”的大背景下,考古学被视为探寻中国古文化的新方法。而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存的发现则被视为有力反驳中国文化“西来说”的有力证据。而当时中研院院长傅斯年先生也恰逢其时地提出著名的“夷夏东西说”。

然而随着中研院再次将主要经历转移到安阳殷墟以及抗日战争的爆发,城子崖遗址的发掘和研究也陷入沉寂。直到1989年到1991年城子崖遗址在山东省所老所长的带领下,发现了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东周时期三重城墙,使得城子崖遗址再次震惊了全国,城子崖遗址的发掘也成果入选1991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参考:山东历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项目

作为我国工业门类最为齐全的山东省,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是山东省所配合基础建设发掘最为繁忙的阶段,仅有三四十人的山东省所负责全省的考古发掘,自然也难有精力仔细持续发掘城子崖遗址。

2010年之后,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配合下,山东省所再次启动了城子崖的发掘,这处老遗址也焕发新生。这次的发掘,明确了城子崖遗址的发展史,从龙山文化早期壕沟包围的小片区域,到龙山文化晚期的城墙,再到岳石文化早期城墙,到岳石文化晚期城墙,之后的东周时期城墙以及每一时期城墙的筑造技术。


当然既然有城,那必然就要有城门,2018年至2019年考古人员在岳石文化晚期的城墙确定了南北两个门。其中,北门的形制和轮廓相当清晰,被分为北偏门、中门和南偏门,其中北偏门宽8米,中门宽25米,南偏门宽5米。这种居中,“一门三道”的结构已经具备了某种特殊的政治礼仪功能,也反应了城内外人群可能存在的等级分化。这种“一门三道”的形制之前认为最早的是楚国的纪南城,时间约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而岳石文化晚期城门的确定,将时间点提前约1000年。


可以看出城子崖遗址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掘,每一次都有一定的学术问题,解决遗址的性质、年底、内涵、范围等问题,当然令人好奇的还是,城子崖遗址是否存在如西朱封那样随葬品丰富的龙山时期的大墓?日享一书BGl01《临朐西朱封》——海岱龙山第一大墓

浙江一人组织网友到安徽盗墓,并非盗随葬品,动机连办案人都意外
浙江人到安徽盗棺材板本文作者倪方六盗墓图的是什么?这还用问吗,看中的是珍贵随葬品啊。但有一浙江盗墓者盗墓,却是图棺材板——这东西送人也不要的,放家里也不吉利的。过去,制作棺材有“三大木”,即楠、杉、松。棺材档次高低体现于材质,楠木棺最佳,杉木棺次之,松木棺又次之。楠木耐腐,不容变形,还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香味,有防虫、防腐之独特功效。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2:39:560001仰韶文化首次在陕西发现笄形骨器
蒋刘遗址位于陕西省泾阳县蒋刘村(现属秦汉新城管辖)东北,处在泾河下游南岸的台塬高地上(咸阳塬东北端),北为泾河河谷断崖,东距同属泾河流域的高陵杨官寨遗址约15千米。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20:270000瓜评十大考古:曹操墓真假之争
#历史开讲##2022十大考古#让人再次回忆起当年对曹操墓的争论。作为一个学习考古的人,只能说目前安阳的西高穴2号大墓是目前最有可能是曹操墓的所在。就像大部分都相信二里头遗址是夏代晚期都城,但只能说极可能是,而非一定是,因为目前没有类似于海昏侯刘贺墓印章那样的铁证。西高穴2号大墓被认为是曹操墓主要原因有: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28:370000新发现 | 西藏温江多遗址发现吐蕃时期高等级建筑遗迹 出土龟趺、无字碑等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2:48:370000我国有件国宝南宋后便不知所踪后来在美国展览馆被找到
由于对文物的认知不足,很多文物古董被当作普通物品,甚至被用来作为农作工具。这样的行为不仅会导致文物的损坏和丢失,也会让我们失去了很多珍贵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我要新鲜事2023-07-03 22:03:5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