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旧石器时代 · 小南海文化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南小南海附近的洞穴中。1960和1978年两次发掘。该文化以小型为主要特征。地质年代属晚更新世。据,下部地层(第6层)的年代为距今22150±500年;上部(第2、第3层)为距今11000±500年。
洞穴与年代

▲ 小南海洞穴遗址位置与周围地形图
小南海洞穴洞顶已经塌陷,形状、大小以及洞口的位置俱不甚清楚。堆积厚达8米,自上而下分为7层,除表层外,其他各层都含有动物化石、石料、石片、石器、烧土碎块、炭屑以及烧过的兽骨等,尤以第5、第6两层最为丰富。这里共发现18种动物化石,其中的安氏鸵鸟、洞熊、最后斑鬣狗和披毛犀为绝灭的动物,占整个动物群的22%。动物群与萨拉乌苏和山顶洞的相似,同属于晚更新世,同时放射性碳素断代也提供了具体的年代数据。这个洞穴大约开口于晚更新世,先被最后斑鬣狗所占据,不久成为人类定居的场所。
文化遗物

▲ 石核

▲ 石片
以石器和制作石器所产生的石片、石核为代表。质料主要是燧石,其次是石英。器形一般较小。燧石石料用石锤直接打击,打片之前不修理石核,所击落的石片常具有部分砾石面。可以看出,当时已能控制石片的形状,以便于制作某些固定类型的石器,这表明小南海文化的石器制作技术已相当进步。用石英石料制作石器,常采用砸击法打片。石核的种类比较复杂,其中的细小石核和长条形石叶,都非常接近于后来的细石器,可以视为细石器的雏型。石器的第二步加工,系用石锤沿石片边缘直接打击,主要作单面修整,局部也交互加工,但没有发现两面器。石器的种类只有尖状器和刮削器两大类,尖状器中的菱形和三角形尖状器,是小南海文化中具有特色的类型;刮削器数量很多,种类也较复杂,有圆形、长边、复刃、双边、多边刮削器,其中的弧背长边刮削器(包括弧背复刃刮削器),数量既多,类型又比较固定,是小南海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器物。此外,还发现一件用天然石灰质结核制成的石饰,呈扁平椭圆珠状,表面光润,中心的竖孔为自然形成,当是一种佩饰。
生活和生产

▲ 砍砸器
小南海文化的居民过着穴居生活。人们从洞外运进石料,制作石器,遗留下大批石片、石核、灰烬和动物骨骼。动物遗骨都经人工击碎,有的还被火烧过,显然是当时食剩的残滓。其中一些大型食草动物如野驴、披毛犀等的骨骼,多属幼年和老年的个体,说明人们在狩猎活动中常选择易于捕捉的对象。该洞穴位于群山环峙的峡谷中,傍近洹河和小南海,峡谷以东是广阔的平原。伴出的动物化石包括森林生活和草原生活的两种,前者如猩猩、野猪和鹿类,后者如野驴、披毛犀、狼及羚羊等,这证明当时的小南海地区有大片的森林和草原。水牛的存在,说明附近有河流和沼泽,而安氏鸵鸟的发现,又表示近处可能有相当干燥的沙地。上述自然环境,构成人类狩猎活动的良好场所。
文化的源流

▲ 刮削器
小南海文化的石器及其制作工艺既有自己的特点,又表现出与其他旧石器文化的联系。这里的两极石核、两极石片和尖状器等在器形和制作技术上,同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北京人遗址和周口店第15地点颇多共同之处,只是小南海文化在工艺上显得更加进步,器物的种类比较复杂而且类型也较固定。小南海文化同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诸文化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同小南海相类似的石核、石叶、尖状器和刮削器等,在、、和中均有发现,不过水洞沟和萨拉乌苏的弧背长刮削器类型不甚固定,没有小南海文化这样发达。

▲ 尖状器
小南海文化代表着黄土时期的一种文化类型,尽管与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之间还有许多缺环,但它遥承北京人文化发展而来是值得重视的。小南海文化中出现细石器的雏形,说明它和同样具有这一特征的华北其他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一样,是这一地区的中石器时代文化的先驱。
阿克猎龙:欧洲中型角鼻龙类(长6米/于普罗旺斯出土)
阿克猎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角鼻龙类恐龙,诞生于74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这也是第一个在欧洲正式命名的阿贝力龙科恐龙,属于中型恐龙的一种,体长普遍可达6米左右,第一批化石出土于法国境内。阿克猎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6:59:300000学伍子胥盗墓掘陵,焚烧皇帝尸体,喝“骨灰汤”解恨,到底啥仇?
原题:朝廷命官盗南朝陈武帝万安陵本文作者倪方六事情往往都是一环扣一环的,大概这也就是民间所谓的因果相连,冤冤相报吧。特别是在盗墓现象中,这情况似乎特别地明显。前面文章中说到的,昭明太子萧统的儿子把杜崱的祖坟挖了,杜崱收把萧统的陵刨了。这里要说的,也是一件因果盗墓。图:陈霸先画像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7:18:090000陕西发现大型古墓 盗洞就有200多个(大型古墓)
陕西发现的秦公一号大墓盗洞就有246个在我国陕西地区,可以说到处都是古墓,现在在陕西尤其是西安所发现的古墓已经不算少了,甚至还有一部分是古墓群。在前些年陕西凤翔县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大的古墓,被称之为秦宫一号大墓,这个古墓的主人是秦国的第十四代君王。而这个古墓也是我们至今为止发现的全国范围内最大的一个古墓群,面积比长沙发现的马王堆还要大20多倍,来到了5000㎡以上。遗址考察我要新鲜事2023-05-17 21:41:330000吴晓筠:中国的“原史时代”
“原史时代(PROTOHISTORY)”这一名词的使用在国外已是行之有年,但在中国学术圈内受到注意则是最近的事。在文献发达的背景之下,学者除了对何谓“中国原史时代”有争议外,许多人更认为中国古史上并不存在“原史时代”。这里试图由西方对原史时代的定义入手,简单的讨论西方所谓的“原史时代”在中国的古史研究上的地位,以及“中国原史时代”有别于西方总结出来的原史时代法则所表现的特征。何谓“原史时代”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