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旧石器时代 · 下川文化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0:14:340阅

▲ 下川镇位置图
下川文化是发现于中国山西西南部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以主要的遗址所在沁水县下川镇作为命名,其分布范围在山西沁水、垣曲、阳城,该文化的年代约在3万6千年-1万3千年前之间。为中国境内细石器时代的代表文化之一。

▲ 下川文化遗址旧石器地点分布示意图

下川遗址分布于沁水、垣曲、阳城三县交界处,是以细石器为特征、由近20个地点组成的遗址群。1970年发现,1973~1975年进行了调查发掘,发现石器地点16处,石制品1800件。包括细小石器和粗大石器两大类,以黑色、灰色燧石原料的细小石器为主,包括锥状、半锥状、柱状、楔状等各种形制的细石核和细石叶、尖状器、雕刻器、琢背小刀、石镞、石锯、锥钻、石核式石器和各种式样刮削器等,类型达40余种。其中雕刻器、石镞、琢背小刀、石核式石器、圆头刮削器、三棱小尖状器是其典型器物。粗大石器以砂岩、石英岩等为原料,类型有砍斫器、锛状器、石锤、研磨盘等。1978年发表的《下川文化——山西下川遗址调查报告》确立了下川文化。1976~1978年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又发现大量石制品。

▲ 雕刻器

▲ 刮削器

▲ 尖状器
下川文化的发现,表明远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华北地区的细石器工艺已经成熟。代表了旧石器时代石器制作技术的最高水平。下川大量出现细石器,说明当时已经普遍地使用刀、锯、短剑、弓箭、标枪等复合工具,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社会经济开始了新的飞跃。下川文化的发现对于探讨细石器工艺传统的起源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下川文化上承峙峪文化和小南海文化,下开新石器时代早期高度发达的细石器工艺之先河,在华北地区细石器工艺传统的发展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三棱小尖状器

▲ 石核

▲ 石镞

▲ 琢背小刀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布鲁斯·特里格:美国新考古学述评(陈淳译)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07:020005盗墓挖出失传古籍,记载周天子拜见王母娘娘,考古家:确有此事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5000多年历史发展的文明古国,在这漫长的5000多年的时光中衍生出了很多的国家,这些国家的人们依靠自已的智慧创造出了自已的文明和文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很多重要的文物早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也有一些文物随着盗墓贼的挖掘重新回到世人们的眼前,不仅如此还为我们揭晓了一个个不一样的故事。我要新鲜事2023-07-10 20:34:340000夏商玉器:牙璧和祖形器
本文摘自曹芳芳撰稿的“夏商玉器与玉文化学术研讨会”纪要,本号重新编图。黄翠梅(台南艺术大学):《牙璧的起源与发展:从殷墟出土的牙璧谈起》牙璧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50:280001探秘海昏侯刘贺的宝藏:揭秘古代帝王的权力和喜好
刘贺墓葬中出土的珍宝提供了对他短暂帝王生涯的深入了解。这些宝物反映了当时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的状况,也揭示了刘贺的性格与兴趣,同时还展示了他在位期间的权力和影响。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宝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历史的各个层面,为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多启示与思考。这些宝物的发现让人们能够重塑刘贺的形象,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他的帝王生涯。我要新鲜事2023-08-22 15:17:430000古人走路到底是靠右还是靠左?不论靠哪边,走错很麻烦
中国古代的走路规则本文作者倪方六随“礼·遇中国”跨国交流活动,一路走下来,感受很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出行现象”。走在柏林的街头,你不会担心被车撞到,当有行人通过时,不论是不是绿灯,车子都会善意地减慢速度,停下来,让行人先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3:35:2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