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直:要是有个青年考古工作者来问道
本文于1993年11月7日首发于《中国文物报》,后收入《考古人类学随笔》
有大才、有大志的年轻人,很少有学考古学的。我有时白日做梦,梦见天资好,人又天真又用功的中国青年,志愿以考古为终身事业,来问我这个老年考古学家对他(她)有何指示,这虽然只是梦境,我还是将答案准备好,以防万一。

首先,我要向他道喜,因为他选择了一项前途无量的学科。我不能说考古比别的学科都有出息,但是我可以说这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问,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多,人人有机会做突破性的贡献。同时,要考古一定要做田野工作,我想不出比田野考古更大在精神上的享受了。可是,换过来说,我也要警告他,你假如想发财,最好去做别的行业。

我要告诉他的第二件事,是要敬老尊贤。考古学这类人文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抓问题,找答案,固然有科学原则可循,但一生堆积起来的经验,常常是一个学者最大的本钱。可是,我也要告诉他,我们这一代的老年学者,常有一些不良的习惯,背着沉重的包袱。我们因为多年来在一个小圈子里面一起工作,不免有种种的恩恩怨怨,人与人之间常形成派系关系。你们年轻人万万不可卷入。假如有人要拉你入伙,便躲他远远的。同时,我最不赞成中国传统上的师徒关系。去找老师学本事,应是跟他“学”,不是“跟”他;他给你教育,是“教”你,不是“带”你。你要去许多老师那里去汲取每个人的精华,然后加以融会贯通,创造成自己的学问,这样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果只“跟”一个老师,了不起你跟他一样,不然的话就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如果有位老年考古学家,坚持你只许跟他学,或是不许你有你自己的看法,我就建议你另请高明。

第三点我准备说的,是要建议他不要把他要念的书限制在考古学内。最理想的是要将所有有关中国史前与上古的学科都搞熟悉。我们常常把本来是人工区分的各门学科当做现实的范畴,说我要做这个便是这一行的,要做那个便是那一行的。所以学考古的便不搞古文字,学上古史的便不去田野。可是今天再这样做便是作茧自缚了。你要学旧石器时代文化的话,除了学石器以外,至少还要学地质学和古生态学,要学新石器时代文化,就还得学植物地理学和原始社会学,要学三代历史的话,就要学考古、经籍、甲骨、金文和早期王国民族学。你看,念考古不是挖挖死人骨头就成了,它是很复杂的社会人文科学。它的难在此,它的乐也在此。

最后一点我要说的,大概他们都爱听。就是说,今天念中国的考古不是念念中国的材料便行了。每个考古学者都至少要对世界史前史和上古史有基本的了解,而且对中国以外至少某一个地区有真正深入的了解。比较的知识,不但是获取和掌握世界史一般原则所必须有的,而且是要真正了解中国自己所必须有的。为什么说他们都爱听这个话呢?因为他们很多人都想出国去念书,我这个说法给出国留学生撑了腰。可是出国跟比较研究是两回事,我对他们在那里学这些洋玩意并无意见。
老手盗山上财主墓,购盗墓工具时特提醒同伙买3根钓鱼杆,做啥?
四川一起以钓鱼作掩护的盗墓活动本文作者倪方六盗墓者善于钻其时其地的空子,在大家习以为常的情况下盗墓,以合法的外衣行非法的勾当。为了尽量避免引起怀疑,上坟祭祖、旅游观光、打工求职、野外考察、勘探矿产……甚至假冒警察、装成考古人员,反正什么方便就伪装成什么。2018年,一群精明的四川盗墓者伪装成垂钓者,掩护盗墓。而这起盗墓事件的起因,就缘于钓鱼。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9:24:540000仅凭一把洛阳铲,盗墓者是如何弄清深埋地下棺材摆放位置的?
盗墓铲的使用技巧本文作者倪方六我在洛阳邙山上调查盗墓时,各种类型的探孔和布列乎全部看到了。打探一般次序是,星点→线点→井字点→梅花点。即打了一个孔后,觉得地下可疑,在附近上下或左右再各打探孔,可疑性加大,则探孔的密度也加大。探孔从最初的“星星点点”到最后的“密密麻麻”。图:利用洛阳铲搞勘探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01:260001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四川石渠吐蕃时代石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0:52:170000这片家族墓地很特殊,仅凭一块墓碑成国家文保单位,盗墓者盯上了
杨赟碑及家族墓地本文作者倪方六中国人讲究“活时族居,死后族葬”,因此形成了很多家族墓地,这在现代考古中有很多发现,往往一个古墓群,就是一片家族墓地。比如陕西西安凤栖原西汉张安世家族墓、蓝田北宋吕大临吕氏家族墓、大荔清朝李氏家族墓、安徽北宋合肥包公家族墓地、河北石家庄元朝史天泽家族墓地,等等,这些我在“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都曾聊过。这篇头条号来,说说河北蔚县杨赟家族墓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56:560000地下文物看陕西:凤鸣岐山,周人起源
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在中原地区建立起来。与此同时,生活在泾渭流域的姬姓周族部落,在辗转迁移并与周遭部落的纷争融合过程中,慢慢发展壮大起来,开始迈入文明的大门。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1:26:3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