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皇娘娘台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0:08:030阅

▲ 娘娘台遗址位置图
中国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齐家文化的遗址。位于甘肃省武威县城西北约 2.5公里处。面积约12.5万平方米。1957~1975年甘肃省博物馆 4次发掘。成年男女合葬墓和红铜器是该遗址最重要的发现。

▲ 玉璧
该遗址的房屋多为方形半地穴式建筑,有白灰面居住面,共发现6座。保存较好的一座,面积约12平方米,灶坑居中,室内遗留工具、陶器20件左右。在遗址中还发现有窖穴。

▲ 墓葬
墓葬皆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共88座。无葬具。有单人葬和合葬两种,前者以仰身直肢葬为主,后者有成年男女合葬、成人与小孩合葬等,葬式比较复杂。成人男女合葬墓中,二人合葬者男性居左仰身直肢,女性居右侧身屈肢,三人合葬者,男性居中仰身直肢;女性在左右侧身屈肢。无论哪种,从保存较完整的女性骨架看,大都面向男性。

▲ 绿松石饰
这类合葬墓的随葬品一般较丰富,有石璧、玉璧、玉璜、绿松石珠、粗玉石片、红铜器、陶器和猪下颚骨等,个别男性身上集中放置有80多件玉璧。成人男女合葬墓当属夫妻(妾)合葬,明显地反映了妇女处于从属地位的境况。出土遗物有石器、玉器、陶器、骨器、铜器等。其中的刀、锥、钻、凿、环等30件红铜器和一些铜渣,是中国迄今成批出土年代最早的红铜器。经用光谱定性、半定量分析化学方法的检验(见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上的应用),铜刀的含铜量为99.63~99.87%,铅、 锡、锑、 镍等元素含量的总和只占0.13~0.37%;铜锥的含铜量为99.87%,铅、锡含量总和只占0.13%,表明是一种纯铜制品。

▲ 彩陶双耳罐
还发现有40片左右的卜骨。材料系羊、牛、猪的肩胛骨,以羊骨为主。卜骨都有明显的烧灼痕迹,但一般不钻不凿,仅少数有轻微的刮削痕。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荐书 | 一位好记者讲述的《考古浙江:万年背后的故事》
她是浙江考古圈“团宠”。也是小编心中的“女神”。她留着齐肩短发,在角落里安安静静写稿。她写了10年良渚,坚持与热爱,简直是活成了人间理想。有人说她是最会讲考古故事的记者。也有人说她的报道更像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大餐,读起来津津有味、回味无穷。她,就是马黎!近日,由马黎著、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的《考古浙江——万年背后的故事》已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考古浙江:万年背后的故事》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6:53:210000韩建业:构建“丝绸之路学”的开创之作——《丝绸之路学》读后
“丝绸之路”研究已有百年历史,但是学科意义上的“丝绸之路学”还未真正建立。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赵丛苍教授素来注重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已经在丰富和完善科技考古学、军事考古学、医学考古学理论与方法方面有过贡献,新出版的《丝绸之路学》是他丰富中国考古学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又一突破。主编:赵丛苍撰稿:赵丛苍、张朝、赵戈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12月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3:36:44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长安铜器窖藏
▲张家坡马王村窖藏位置图西周末年贵族逃亡时埋藏的青铜礼器。发现于陕西省长安县丰镐遗址内。1961年以来发现多起,出土铜器将近百件,为西周铜器研究增添了新资料。▲白壶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0:31:060001实证千年商港 再现海上繁华——温州朔门古港遗址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专家发言摘编
朔门古港遗址朔门古港遗址元王振鹏《江山胜揽图》描绘的朔门港口场景刘庆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通过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的发掘,可以重新认识温州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定位。第一,过去提到海丝,从我国西南角的合浦,到广州,到泉州,到宁波,很少提及温州。结合这次考古发掘的重要收获,以后要把温州加进去。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6:41:58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