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崇拜的这位中国战神有个怪癖,打仗时要把脸遮起来,为何?
兰陵王的粉丝——“狄天使”
本文作者 张珍 倪方六
在中国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境内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古墓100多座,这里就是赫赫有名的北朝墓群。

1992年9月的一天,日本京都奈良大学雅乐团来到北朝墓群中的一座古墓前,他们戴上鬼脸面具,演奏起中国的古典舞乐,以此来祭拜这座墓中的主人。
这早怎么回事?为什么要戴上鬼脸面具?这位墓主人是谁?
兰陵王!那个容貌出奇得俊美如女子、日本人也崇拜的中国战神。
兰陵王有个怪癖,打仗时喜欢把脸遮起来。为什么?一说是为了震慑住敌人,他才命人打造了面目狰狞的面具,二是说不让对方窥破其面……以后每次出战,他都戴上这个面具。
公元564年,北齐军队邙山大捷后,一代名将兰陵王是名声大振,被皇帝加封为尚书令,将士们也创作了《兰陵王入阵曲》歌舞来赞颂他。

不过后来,还有位将军也喜欢带面具上战场,谁呢?也是个美男子?
《宋史》对于这位将军这样描述:“临敌披发,带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而他就是宋代名将狄青。这位狄青听说虽没有兰陵王美貌,但却也是个俊秀文弱书生模样的人。所以仿效兰陵王,每次上战场都是披头散发,戴着一副青面獠牙的面具。
不过,狄青却也和兰陵王一样是个了不起的将才。
仁宗在位时,李元昊西北称帝,建立西夏。宋仁宗抽调一批禁军到陕西去帮助防守,狄青就是这匹禁军中的一员。刚到陕西时,他还是一个低级军官.但他的辉煌便从这里开始。打仗时,狄青向来都是身先士卒,骁勇强悍,带着狰狞的面具,一马当先的冲入敌阵所向披靡,西夏人都以为是天兵下凡,因此给他起了一个外号,称他“狄天使”。

在4年时间里,参加了大小25次战役,身中8箭,但从不畏怯。在一次攻打安远的战斗中,狄青身负重伤,但“闻寇至,即挺起驰赴”,仍旧冲锋陷阵,在宋夏战争中,立下了累累战功,声名远播。
面具像这样被用在战场还是比较常见。为什么古人打仗时要戴面具?并不仅仅为防护,还有一种特别功用,可以迷惑对手,增加作战效果和气氛。
过去打仗都是一对一单挑,不少都是“熟人”。在出战前,双方都会打听出场主力会是谁,弄清其使用兵器特点,以方便应对。如果戴上了面具,对手便不知道你是谁,擅长什么武功,初一双方交手时,对方会心生疑惑,而狰狞的面具,本身就比较可怕,也会给对方带来心里压力。

图:商周青铜面具
不过面具最早并不是用于战争,而是祭祀。商周时代祭祀成风,傩祭活动盛行于世。在傩祭的时候舞者要带着各种傩面具,如青铜面具、方相氏熊图腾"黄金四目面具"等,来调动神灵驱邪纳吉、除灾呈祥,以求人寿年丰、国泰民安。
古代人傩祭时的中心人物叫方相氏,他在驱逐疫鬼时要佩戴闪亮发光的金属面具,十分神秘可畏。对此,《周礼.夏宫》作了生动描述:“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

需要说明的是,面具到后来已失去了最初的祭祀和作战功能,人们戴面具更多是为了娱乐,如在化妆舞会上,面具是必备装饰,既增加了娱乐气氛,又避免的熟人间尴尬,减少了心理压力,可心情地释放活力!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作者微号:jsnjnfl
贾笑冰:红山文化与中国考古学百年历程
2021年是中国考古学一个重要的节点,这一年,中国考古学迎来了它的100周年。中国考古学的起点,学术界一般认为是以1921年秋瑞典人安特生(JohanGunnarAndersson,1874-1960)发掘仰韶村遗址并命名仰韶文化为标志。那一年,安特生受聘为当时北洋政府的矿政顾问,对仰韶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发现大量彩陶等史前遗存并命名了仰韶文化,被认为是以田野发掘为标志的现代中国考古学之始。0000不知道吧,中国古代球迷也有自己的歌,歌词比现代写得好
古代球迷怎么助兴?本文作者倪方六看球讲究什么?气氛!没有气氛,看球也没有劲,中国古代正式的蹴鞠活动都会起鼓乐以助兴。这就是《礼记·乐记》中所谓:“乐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人之道也。”鼓乐声起,场上的球员踢得带劲,会有精彩发挥;球迷看了会兴奋,不时有意外惊喜。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2:02:080001问学——感恩刘绪老师
2021年9月26日,刘绪老师带着未尽的夏商周考古之梦远行了。他的离去,使夏商周考古学界失去了一位杰出的学者,我也失去了一位问学的老师和学术知己。初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7:36:450000陈星灿:《考古学界眼中的中华文明》序
从考古学上讨论中国文明的起源,是中国考古学诞生一百年来最重要的一个主题。中国文明起源,有时候又等同于中国文化起源。从考古学上讨论中国文化起源,大致经过了如下四个阶段。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07:010000考古发现一老年男墓主用多名妙龄女子殉葬,意外还不只这个
长子口墓发现的殉人本文作者倪方六我在五月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谈了河南鹿邑长子口墓葬的考古发掘情况。其实,关于这座西周贵族大墓,有许多谜团至今未能解开,虽然考古报告已公开表多年,但此后的实质性的研究并无多大进展,比如殉人的问题,研究就不是太深入。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2:02: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