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惟一有两朝皇室血统的风水师,遇到两好色皇帝待遇也两样
古代血统最高贵的风水先生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上篇说了明朝的御用风水师刘基,这篇来说说隋朝的御用风水师萧吉,他生前服务过两好色荒淫皇帝——北周宇文赟、隋朝杨广,待遇却有天壤之别。
萧吉,字文休,风水大师,养生家,官至隋炀帝的太府少卿。史称,萧吉学问渊博通晓众家,尤其精通阴阳算术。同时代还有杨伯醜、临孝恭、刘祐等方术名家,但以萧吉影响和成就最大。

萧吉平生撰著有,三十卷《金海》、一卷《相经要录》、八卷《宅经》、六卷《葬经》、二十卷《乐谱》,以及两卷《帝王养生方》,一卷《相手版要决》,同卷《太一立成》,不少已佚失。
萧吉是杨氏隋皇室的御用风水先生,在当时的影响力巨大,凭自己的本事,竟然忽悠住了两位皇帝,隋文帝、隋炀帝对他均是言听计从。
郭璞是山西人,萧吉确是正宗的江苏人,祖籍南兰陵(今常州武进),是在南京当皇帝的南朝梁萧衍的亲侄孙。这个人,也是中国古代江苏籍风水先生中,最牛、最传奇的一位,还是中国古代风水师中,惟一具有皇家血统的传奇人物。
据《隋书·萧吉传》(卷七十八),萧吉是长沙宣武王萧懿的孙子,为汉名臣萧何的第28代孙。主要活动在隋朝,具体生卒年月不详。

萧懿,字元达,南朝齐著名将领,也是一代牛人,他与梁武帝萧衍是同一老爸,都是萧顺之的儿子。萧懿排行老大,萧衍是老三。萧顺之与南朝齐开国皇帝萧道成,又是本家兄弟。萧吉成了北周、隋室的臣僚后,以两朝皇室血统自称,就是这么一层意思。
萧吉的出身确实高贵不凡,但他的父亲是哪一位,却搞不清楚,因为萧懿生了九个儿子。公元557年代,萧氏在南京天子气灭绝,陈霸先(陈高祖)代梁称帝。这之后,江陵沦陷,萧吉投奔到后周。从这段历史来判断,萧吉父亲很可能是萧懿后面几个小儿子中的一个。
萧吉就是在投奔北周以后,显露头角的。
北周是史称文帝的鲜卑族人宇文觉,于公元556年12月,逼西魏恭帝元廊禅位于他,而建立起来的北方短命朝廷。经历了宇文觉(文帝)、宇文毓(明帝)、宇文邕(武帝)、宇文赟(宣帝)、宇文衍(静帝)五代皇帝,存在了四分之一世纪。

25年中,共出现了5个皇帝。可见,萧吉所生活的年代是充满血与火的年代,是出英雄的年代,但人民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年代里的萧吉,一度也欲有所作为,希望当回乱世英雄,于是开始接近北周皇室。
周室给了萧吉“仪同”一职。
“仪同”是北周府兵制度中的官职,“每大将军督二开府,凡为二十四员;分团统领,是二十四军。每一团仪同二人。”这个制度套用今天的兵衔制,应该是这样,一位军区总司令员,下辖两个作战军团,有有24位军团长。1名军团长下有24名军长,每一军长设参谋长(政委)两名。
如此看来,北周待萧吉不薄,“仪同”相当于军参谋啊,也算高级将领了。所以,萧吉也是知恩图报,积极给朝廷出谋划策,献计献策。据史书记载,萧吉多次给以皇太子身份继位的宣帝宇文赟上奏书,言恳意切,希望皇帝好好地巩固为贼臣乱党虎视耽耽的北周江山。

(北周皇帝影视形象)
这样的奏书,相当于治理国家的合理化建议,是一番好意。但是,萧吉遇到的不是明君,枉费心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只能是口号。
宇文赟(公元559年-580年)是什么样人啊?中国古代皇帝中好色又短命的搞笑皇帝之一。宇文赟是武帝宇文邕的长子,宇文邕生前对身为太子的宇文赟管教很严。为了让他将来能当个好皇帝,甚至派人到东宫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宇文赟因此多次遭老爸严厉责罚。
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宇文邕病死后,20岁的宇文赟嗣位。可能之前不敢乱来吧,刚当了皇帝,宇文赟便急着享受了。首先将自己的办公大楼、起居室(宫殿)来一悉豪华装修。把国库弄得空空之后,便开始在后宫大玩女人,整天饮酒作乐,沉湎女色。

(皇帝后宫嫔妃)
宇文赟效仿其老爸,经常派特务(亲信)去监视臣僚的言行,一旦发现不正常,就滥施刑罚,把北周搞得朝纲不振,势力日下,渐渐衰落了。更搞笑的是,仅有21岁的宇文赟竟要当太上皇,才当了一年皇帝,便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把皇位让给了大儿子宇文衍,省得为国事烦神。
但,宇文赟似乎没有享福命,当了太上皇不到一年,尚未享受够帝王性生活的快乐,就“驾崩”了。
遇到这种皇帝,萧吉的谏奏宇文赟不采纳也很正常的,说不定当时就被宇文赟扔废篓里了。如果宇文赟采纳萧吉的谏奏,重用这位精通阴阳算术、后成隋朝御用的风水大师,北周的国运很可能发生改变,中国或许在北周手里统一了,那历史是不是要重写?可北周错失了!
黄河河畔的水晶棺 考古队挖不到底(黄河谜棺)
黄河中发现的水晶棺材还是未解之谜。80年代的时候,位于黄河下游地区的山东某村庄中,村民们像往常一样扛着锄头去河中清理玉米,可就在这一过程中,一位村民的锄头突然碰到了什么坚硬的东西。本以为是一块石头,可清理出周围的沙土,这竟然是一具棺材。水晶棺材我要新鲜事2023-04-15 00:21:280002「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马桥遗址
▲遗址概貌中国长江下游以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和青铜时代遗存为主的遗址。位于上海市上海县马桥镇东。面积约5000平方米。1960、1966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两次发掘。由此充实了良渚文化的内涵,进一步揭示了太湖地区青铜时代早期印纹陶遗存的面貌,并为研究这一地区古文化的发展序列提供了依据。▲云雷纹鸭形陶壶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6:44:590000手机搜到贵州深山老林有古墓,打飞的相约盗挖,掏出棺内人骨寻宝
现代盗墓的“拉伙”方式本文作者倪方六盗墓,在中国是非常有历史的地下职业。组织盗墓团伙,过去叫“拉伙”或“搭班子”,有的地方也称为“支锅”。盗墓在过去是大罪、重罪,也为社会伦理所不容,这种“缺德事”即使没有曝光,被乡邻知道了也有辱门风,故而拉伙、入伙都非常隐蔽。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03:400002荐书 |《夏鼐书信集》
夏鼐书信集夏鼐著王世民汤超编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168.00元ISBN:978-7-5228-0170-4内容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9:48:190000河南惊现西汉千年古墓 墓主人身份成谜 一件器物让专家直接傻眼
位于河南永城市芒山镇的保安山,在1992年意外发现了一座规模庞大的古代宫殿。该宫殿被命名为保安山一号墓和二号墓,引起了考古学界的广泛关注。由于附近曾经存在梁王墓的记载,一度被认为这座神秘宫殿可能是梁王陵墓,但新的发掘结果使专家产生了怀疑。我要新鲜事2023-06-15 20:43: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