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影响中国文明进程的发明传与谷雨节有关,有个地方每年都纪念
谷雨与仓颉造字有关系吗?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谷雨忙种)
4月20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
过了谷雨,春天就与我们挥手作别了。南宋诗人杨万里《三月二十七日送春绝句》诗便写出了谷雨时节人们对春的留恋:“只余三日便清和,尽放春归莫恨它。落尽千花飞无絮,留春肯住欲如何?”
那么,谷雨节气到底是怎么得名的?有人说与“雨生百谷”一语有关,实际并不是这样。具体理由将在2017年4月20日北京晚报上我独家专栏《一方钩沉》上公开。这里先说说“,”与谷雨节的关系真相。
仓颉,传为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左史官,当时还没有文字,时人绳结记事。仓颉仰观奎星环曲走势,俯看龟背纹理、鸟兽爪痕、山川形貌和手掌指纹,启发之下根据事物形状创造出了象形文字。此即《说文解字》后序中所谓:“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仓颉的举动感动了上苍,知道其部落将受饥饿,于是在其造字成功之日,天上下起了谷雨,以作褒奖。黄帝知道后,便把这一天作为纪念日,称为“谷雨节”,从此有了谷雨节气。这个传说在陕西白水一带特别流行,当地建有仓颉庙,每年到谷雨节这天,还会举行纪念活动。如今“谷雨祭仓圣”更升级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活动,仪式更为隆重。
作为一种民俗活动,“谷雨祭仓圣”是可以理解的,但“仓颉造字”并不可信的,谷雨节由他而来更不靠谱。

(仓颉画像)
仓颉造字在中华文化史上意义重大,可以说影响了中国文明的进程。
最早提及仓颉发明文字的,是战国时思想家荀子,见于《荀子·解蔽篇》,书中有“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一语。稍后的韩非子、吕不韦也都提到了这点,《韩非子·五蠹》称,“昔者仓颉之作书也”;《吕氏春秋·君守篇》称:“仓颉作书”。
三本古籍中均不见仓颉与谷雨有任何关系,但到西汉时,情况出现了变化。刘安《淮南子·本经》称:“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意思是,从前苍(仓)颉创造了文字,苍天担心没有人再种粮食而降撒粟谷,鬼怕得夜里哭泣。
仓颉发明文字,鬼怕什么?原注称“鬼恐为书文所劾,故夜哭也。”意思就如现在热播的《人民的名义》中贪官们,担心有文字后,自己的腐败行为被写出来举报。

(甲骨文“谷”)
随后的谶纬之书《春秋元命苞》夸张起来了,这样记述仓颉事迹的:“龙颜侈侈,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
粟即谷,雨粟即雨谷。再之后,民间便出现了仓颉字成之日天下谷雨的说法,越传越神,仓颉造字与谷雨节气附会上了。
其实,文字和节气都是古人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试想连“天雨粟”本身都不可信,“谷雨节”因仓颉造字而来,自然更可疑了。

(谷雨节候图)
中国古代惟一有两朝皇室血统的风水师,遇到两好色皇帝待遇也两样
古代血统最高贵的风水先生本文作者倪方六上篇说了明朝的御用风水师刘基,这篇来说说隋朝的御用风水师萧吉,他生前服务过两好色荒淫皇帝——北周宇文赟、隋朝杨广,待遇却有天壤之别。萧吉,字文休,风水大师,养生家,官至隋炀帝的太府少卿。史称,萧吉学问渊博通晓众家,尤其精通阴阳算术。同时代还有杨伯醜、临孝恭、刘祐等方术名家,但以萧吉影响和成就最大。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40:350005黑水龙:世界上最古老的恐龙之一(长2.5米/2.03亿年前)
恐龙在很多人心中体型都的很大的,但这其实并不是常态。据了解,在恐龙时代早期,恐龙的体型特点是小型化,比如今天要介绍的黑水龙,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恐龙之一,但它体长仅2.5米,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认识看看。黑水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1:40:170000沙漠龙:亚洲大型食草恐龙(长7米/1.12亿年-1亿年前)
在亚洲,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国家是中国,而除此外就是蒙古国了。前面,我们介绍了蒙古国的佛舞龙和慢龙,今天小编再为大家一个沙漠龙,它也来自蒙古国,是一种大型食草恐龙,一起去认识下吧!沙漠龙基本资料体型:沙漠龙是一种亚洲大型食草恐龙,它体长7米,与美甲龙相似,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275位,生活在距今1.12亿年-1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沙漠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2:56:440000奥卡龙:最完整的阿贝力龙科恐龙(长4.3米/阿根廷出土)
一般来说,食肉恐龙都是独行侠,但也有例外,比如今天要介绍的奥卡龙,它是一种食肉恐龙,而且是群居的,在当时是许多食草恐龙的噩梦,一起去认识看看。奥卡龙基本资料奥卡龙是一种南美洲的小型食肉恐龙,它体长4.3米,与似鸵龙、锐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410位,生活在距今84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奥卡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8:13:010000卫聚贤与万泉荆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之发掘
万泉县荆村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是民国时期山西地区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亦是卫聚贤对家乡所做出的又一重大贡献。本文试析遗址发掘之因缘,对已发现遗迹及出土器物进行梳理,借此来怀念卫聚贤这位对中国考古学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