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新:学科是什么?
现在几乎每一所大学都强调学科建设的重要性,那么学科到底是什么呢?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在他的《高等教育新论》一书中提出:学科包含两种涵义,一是作为知识的“学科”;二是围绕这些“学科”而建立起来的组织。我认为,从总体来看,当前科学研究领域的学科体制是现代社会分工体制在科学领域的实践,是对科学研究进行分工的一种制度。学科至少包含了下面以下三个不同的层次:
最高的第一层是创造知识和科学研究。在这一层面,学科仅是一种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提出学科是我们研究问题的方法、工具,是解决问题的钥匙,而就是从这个层面来说的。
第二层是传递知识和教学。在这一层面,学科就是教学的科目——课程,若干相关课程的相对固定的组合就构成了我们日常所说的“科系”。
最低层的第三层则是直接呈现的层面,例如以大学里承担教学研究的人员来说,学科就是学术的组织,即从事科学与研究的机构;在这一层面,在当前学校教育的语境下,学科分类和学科地位就决定了研究资源的分配和职位的设计。

虽然从理论来说,高层面的状况最终会影响低层面的走向,但这三个层面有时又呈现相对独立的趋向,而在彼此间呈现许多断裂与矛盾的状况。比如说现在很多人都认识到,科学研究经过一百多年的专业化分工和知识积累发展至今,跨学科之间的整合已经变得非常重要和迫切,事实上当前最前沿的科学研究,也大多来自跨学科领域。但是很多人只是呼吁要跨学科研究,但却难以实践,或从不尝试。
究其原因,至少有三:一是跨学科研究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为了解决研究中的问题,需要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与决心,以及高超的学习能力。一些学生、研究人员会觉得太过辛苦,还不如守着自己熟悉的领域,轻松炮制几篇论文。其二,现在本国的科学研究管理体制仍然以学科分工为主导,资源与职位分配、学术评价、人才培养往往都围绕学科分工来进行,非常不利于学科整合与跨学科研究。其三,在长期的学科分工体制下,从业者终生以某一学科为生,对学科产生强烈的个人及群体身份认同以及职业荣誉感。他们不时呼吁希望学科保持纯洁性,不但自己不涉及其他领域,也不能容许别人越雷池一步。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学科只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因研究的需求而设。当前大多数学科的历史,都不超过一百五十年,将来也必将随着科学领域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是以不应产生狭隘的学科认同。科学研究的终极使命是了解世界,不论自然与人文学科,最终都要走向这个目标。所以同学们要看远一些,以问题为中心的跨学科研究虽然前路曲折,但相信会有着光明的未来。
渔民发现明朝沉船 运载价值10亿的瓷器 考古家:私人不得拥有
南澳一号被发现后,一些不法分子试图非法打捞文物,但被警方及时抓获。经过三轮打捞工作,共出水文物近3万件,其中瓷器最多,价值估计超过10亿。东南亚位于印度洋-太平洋贸易圈要道,是东西海洋贸易的重要交汇点。虽然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限制了海上贸易活动,但考古资料显示,我国的海上贸易大约从9世纪开始,但商船多为外国船只,直到14、15世纪,中国商船逐渐增多。海上贸易带来巨大收益,但也面临巨大风险。我要新鲜事2023-07-24 20:51:170001扎实推进石窟寺研究保护利用——龙门石窟研究院创新发展工作回眸
石窟寺考古调查工作近年来,龙门石窟研究院在石窟寺考古方面积极探索、创新理念,提出“多部门合作、多学科参与、多种新技术运用”和“集团军作战、团队式开展”的新思路、新模式,加大石窟考古工作力度。奉先寺考古调查成果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9:09:580000中国发现与埃及法老墓相同原理防盗手段,中国的更简洁更显攻击性
现代考古中发现的诅咒式反盗墓手段本文作者倪方六哭穷,是过去中国人过日子的传统,乃“藏富于内,财不外露”观念的体现。用之于反盗墓,语言显得文绉绉的,说得较为含蓄,什么我穷啊没随葬值钱的东西,你是大好人不要破坏我的阴宅。哭穷型反盗以近乎乞求的方式,请求盗墓者“铲”下留情(详细“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倪方六说盗墓:什么样的反盗墓手段成本最低,却最有效果?》一文)。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8:18:090000彭玉平:王国维与胡适——回归古典与文学革命
内容提要:在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文化、学术界,王国维与胡适都是卓有影响的人物,他们不仅都大致有从倾慕西方学术文化到回归中国古典的经历,而且因为这种经历在时序上前后相承,共同构成了中国新文学与新文化进程中的重要关节。在两人的关系中,胡适一直保持着“请教”的姿态,这也使得他们在文学观念(特别是词学观念)上形成了相当程度的共识。追踪现代学术史,王国维与胡适的关系是值得考量的重要篇章之一。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