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了后要赶紧做7件事,件件急,有一件如不及时做传会“诈尸”
人死后子女要做的七件事情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前面《老人临终前过去有讲究》一文中,我说了临终前子女必须为老人做的2件事,网友看后反应很大,很多人怀念故去的亲人,后悔生前未能尽孝。这篇文章仍来说说传统丧葬风俗,告诉大家人死了以后,做子女的生者该做什么的。以华东、华北一带来说,在人倒头后第一时间,亲人一般要做7件事情。

(孝子伏拜)
一、烙“打狗饼”
打狗饼,是用面粉做成指头大小的饼,放在死者衣袖里。为什么叫打狗饼?老话说人死后去阴间报到,要经过“恶狗庄”,恶狗如果来咬时,就扔出饼子喂它,就不咬了,故称“打狗饼”。
打狗饼与一般的饼做法不同,要选用粘性大的面粉,在里面掺些头发和乱麻丝,据说可以缠住狗牙,让无法咬人。打狗饼只能做7块。左右袖放时男女有别,男的左袖4块右袖3块,女性右袖4块左袖3块。此外还要在亡人袖笼里再装一股线香,男左女右,这叫“打狗棒”,以防狗吃光了饼再来咬人。

(“倒头饭”上要竖插一双筷子)
二、做“倒头饭”
倒头饭与打狗饼一样,一倒头,就是刚咽气,赶紧用大米或大麦仁煮成大半熟,捞出装满进茶杯,小碗也可以,再在上面饭上竖插一双筷子(这也是忌讳吃饭时把筷子插碗里的原因),放在亡人头前,叫“倒头饭”。做倒头饭剩下的汤水,叫“倒头汤”,不能乱泼,要先在门前泼一些,其余装在茶壶里,到土地庙前“送汤”。
参加送汤的老小都不戴帽子,不穿鞋子,表示为了送饭送汤鞋帽都跑掉了。送汤时要提着马灯、汤壶,一直哭到土地庙前,绕庙转3圈,边转边哭边喊:“爸爸(谁死喊谁),儿孙送汤来了!”,连喊边将倒头汤浇洒在土地庙周围。现在都没有庙了,往往是临时在家附近支一个简易的,放张桌子,用席子圈起来(见下图),供送汤用。
为什么要送汤?老话说,如果人死了会喝迷魂汤,又叫“昏迷汤”,会迷失本性,喝了及时送来的“倒头汤”,就不会再喝迷魂汤。所以,人一倒头就要赶紧准备“倒头饭”、“倒头汤”。

(送汤风俗)
3、挂“披肩手巾”
具体是这样的:用三尺蓝布,从肩上披挂下来。男的从左肩披到右腋下,女的从右肩披到左腋下。为什么会“披肩手巾”风俗?老话说人死后去阴间,路道上要经过“剥衣亭”,只要经过就要被小鬼剥下一件衣服,如果有了披肩手巾,就可以与小鬼通融一下,用这代替,免剥衣之苦。

(移棺简易灵棚)
4、盖“蒙脸纸”
人死后脸不能暴露,要用一张方形草纸对角盖住,并用小光明烧纸压牢,叫“蒙脸纸”。这一道做法很迷信,传可以防“诈尸”。老话说,猫、鼠、狗这里牲畜如果靠近亡人口鼻呼吸,会为亡人“换气”,导致其起身走尸,导致其在阴间成为“游尸鬼”。现在一些盗墓小说中说的“诈尸”就是这么来的。
为什么盖蒙脸纸?除了防诈“换气”诈尸外,还有一个作用,让死人不要恋家,他见不着亲人就可以放心走,去阴曹地府报到了。
实际我分析还有两作用,一是尊重亡人,二是避免吓着生人,人死后脸部会很难看的。现在的非正常死亡发生时,也都是用白布遮脸,不要暴露。

(倒头不久已做好一切,子女有准备)
5、点“引魂灯”
除了准备饼、饭、汤、巾,还得准备灯。这灯在死后也要抓紧点亮,在亡人的头前和脚后,各放一盏灯。头前的叫“引魂灯”,导引亡魂出门;脚后的叫“照路灯”,也是给亡魂上路时照明用的。“引魂灯”,代表儿子,灯光越亮儿孙越兴旺发达;“引路灯”,代表闺女,也是越亮越好。因有这个说法,过去姑嫂们都怕代表自己的灯不如对方的明亮,争相添油拨捻。

(老盆)
6、放“老盆”
在做好上述时,要赶紧找来一只陶盆,放在亡人的头前,供烧冥币用,这只盆叫“烧纸盆”,就是俗话的“老盆”,又叫“聚宝盆”。这只盆是供孝子来摔的,所谓“摔老盆”就是这意思,摔老盆表示后继有人,如果没有人摔的话,就表明死者无后绝种了,没有儿孙。老盆如果摔不坏的话,不能摔第二次,往往有人会抢着捡回家喂牲口,喂什么发什么。

(出殡时要“摔老盆”)
7、烧“纸钱”
纸钱大家都知道,就是冥币,老话说是阴曹地府用的钱币。纸钱有的直接就用草纸裁成方形就行,像征纸币。纸钱有大小之分,大的叫“大光明”,小的叫“小光明”。大光明将草纸切成二寸半至三寸对方,中间穿孔;小光明切成一寸半 至二寸对方,中间不穿孔的。
因为这纸是用来烧的,也称“火纸”。过去出于帮扶和悼念的考虑,还有“烧火纸”的风俗,就是乡里乡亲的,听到哪家传出噩讯后,会来到丧家坐坐,问问死者过世情况什么,希望节哀。同时送点钱,聊表心境,也示关心,对死者的哀悼和对生者的慰问。一般不宜久坐,以免打扰丧家,有个意思就行,磕头走人,这是乡间纯朴情感的表现。

(纸钱)
上面说的,不少在城里长大的网友都不知道的,农村出来的应该都懂的。我还是那句话,不要说这些是迷信,这是一种风俗,是为故去亲人最后能做的一点事情,以后想做都没有机会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7件事情,仅是人倒头第一时间要做的,下面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去安排呢,如准备孝衣孝帽、棺材、报丧、写殃榜,等等,这就是“办丧事”。

(办丧事)
醒龙:非洲小型杂食性恐龙(长1.2米/距今2亿年前)
在恐龙时代,就食性而言分食肉恐龙和食草恐龙,不过如果仔细分类的话,还有一个杂食性恐龙,即吃草也吃肉的恐龙,比如尾羽龙、盐都龙等,还有今天要介绍的醒龙,它体长仅1.2米,体型小决定了它们只能有什么吃什么,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醒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5:07:480000村民误入袁天罡墓 连专家都不敢挖(袁天罡墓)
袁天罡墓地势复杂不敢随便挖掘。我们都知道,袁天罡是历史上有名的奇人,作为唐朝的国师,他不仅通晓古今占卜推算,而且还精通风水之学,后期更是与徒弟李淳风共同创作了一本推背图,精确预言了此后千百年所发生的事件。为此,当时很多人都称袁天罡为神仙。陕西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4-08 01:16:570000山东出土汉代古墓 玉璧系衣和风俗有关(汉代风俗)
玉璧系衣是对死者的美好祝愿。在我们中国的古代王朝当中,用玉做出来的东西是非常常见,一般来说都是配件或者是摆件,可是让专家完全没有想到,在山东地区出土的一个汉代古墓当中居然有着一个用玉做出来的衣服,这是出现在2010年山东菏泽的一条消息。在当地发现了一个西汉古墓,考古专家们马上拿着自己的用具来到了这里进行挖掘。可是在挖掘出来之后却有了更加惊人的发现。初步考察我要新鲜事2023-03-10 12:46:240004「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寺洼文化
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文化。因最初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寺洼山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兰州以东的甘肃省境内,在陕西省千水、泾水流域也有发现。年代约当公元前14~前11世纪。也有人将该文化的晚期遗存称为“安国类型”或“安国式陶器”。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40:500004鸡为什么叫做“鸡”?如果问大学教授,他也不一能答出来
鸡为什么叫做“鸡”?本文作者倪方六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鸡文化”同样占有重要位置。与龙文化、虎文化相比,鸡文化虽然不是那么高大上,但对中国人的影响更直接,更接地气。如鸡司晨,让大家形成了千年不变的“鸡鸣而起”作息方式,追求进步会“闻鸡起舞”;鸡还是吉祥的化身,带来“龙凤呈祥”……(子母鸡图,宋代吴凝绘)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33: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