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西团山文化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6:33:450阅

中国东北地区青铜时代文化。分布在吉林省东南部东辽河与松花江上游的长春、吉林地区。以最初发掘的吉林市郊的西团山遗址而得名。年代大约为公元前第1千年。








该文化陶器都是夹砂陶,呈不均匀的红褐色。以泥条盘筑法分别制成器物的口、腹、底等,再将各部分接合成器。器表大都经过刮磨整治,罕见纹饰。器类有罐、长颈圆腹壶、单孔甑、鬲、筒形或杯形鼎、直口或敛口钵等。青铜工具发现较多,主要有小刀、锥、斧和凿等。作为武器的矛、短剑和镞发现较少,矛主要为直刃和曲刃两种,前者接近于中原式矛,而后者则近于曲刃青铜短剑,具有东北地方特色。还有用做服饰的各式铜扣。石器仍被大量使用。多为磨制的斧、锛、凿、半月形穿孔石刀和细长的石镞,也有打制的叶状有翼石镞,还有少量打制亚腰石锄和环形石器等。从发现的工具看,当时已有原始锄耕农业,而出土猪骨表明已有家畜饲养。






居址多选择在沿河高地,平地的居址年代稍晚。房屋多为方形或长方形半地穴式,也有用自然石块垒砌住屋的。墓葬大都是单人葬。有较浅的长方形土圹。圹内常以石块围砌成葬具。还有在葬具旁砌造“附棺”以存放随葬品的。随葬陶器多为一、二件钵或罐(壶),极少用鼎、鬲随葬。此外,男性多以斧、凿、镞等工具和武器随葬。女性的随葬品则多为小刀和纺轮。西团山文化的发现是以考古学文化观念去认识秦以前东北地区金属文明的开始。关于它的分期等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大椎龙:中型植食蜥脚恐龙(长6米/长有鸟类气囊)
大椎龙是一种原始蜥脚类恐龙,诞生于2亿年前-1亿8300万年前的侏罗纪早期,体长只有4-6米,属于中型植食性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体型较其他蜥脚类恐龙明显小上好几倍,并且锁骨进化成了鸟类叉骨,还长有鸟类气囊,第一批大椎龙化石是在南非发现的。大椎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1:11:210000台北故宫十大镇馆之宝,翠玉白菜上榜件件独具匠心
导语:中国有很多珍贵的文物,其中某些极其珍贵,比如中国禁止出国的64件国宝之类的。一般来说宝贝都被收藏在各大博物馆中,台北博物馆内有很多比较珍贵的宝贝,其中十件更是镇馆之宝般的存在,下面和探秘志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台北故宫十大镇馆之宝1、西周:毛公鼎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7:08:260001忆大家:邹逸麟:古黄河道考察日记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6:39:320001考古遗址博物馆的时代担当——评《中国考古遗址博物馆》
编者按:7月8日,在国博创建11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老专家回信时说:“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文博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1:47:080000全国重点文物保护范围内古墓被盗,护墓员不敢上报,自己填了盗洞
“守墓有责”的护墓员本文作者倪方六中国有很多村庄是建在古人墓地上的,湖北荆州纪南镇雨台村就是这样,村民家的菜地里、锅台边、甚至床底下都可能有古墓。雨花台村下的古墓,可不一般。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55: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