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新婚当晚,新娘子为何要等红烛燃尽才上床休息?
过去新夜之夜风俗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我在“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聊聊过几次有关过去的婚俗,如新娘要“跨火盆”、穿“踩堂鞋”、喝“交杯酒”。
其实,旧时婚俗很很丰富的,比如新婚洞房花烛之夜,新郎子要亲自动为新娘子先解开一个衣扣,新娘子则须替新郎脱鞋子——此即过去的“ 解怀”与“脱靴”风俗。
这篇文章,就来聊此事。

(结婚啦)
在送房人退出后,洞房里只剩下新郎与新娘小两口了,这个时候是不是就可以直奔主题了?no,还要等等,有礼要行呢。
这时候,新娘子虽然盖头已揭,但面对一个以前从未共枕眠的男人,而且自己从未与男人上过床,那种紧张、那份羞怯,那番激动,是无须言语的。面对漂亮的新媳妇,新郎自然也早激动了,但不能失去夫妻礼仪,要主动替新娘解开一个衣扣,这就是俗话说的“解怀”。
为什么老式婚俗要新郎给新娘解怀?老话有说法。

(新娘子)
解怀又叫“开怀”,这是过去农村女人怀孕的隐语,主动帮媳妇解衣扣,就是这个寓意,也是“早生贵子”婚礼贺语的实际行动。
实际上,新郎先替新娘解衣扣,也是消除新娘紧张、羞怯心理的好办法,在过去婚姻生活中男人都要主动的。完成这个“解怀”后,新娘就明白什么意思了。作为“回礼”,新郎坐到床沿后,新娘会替新郎脱下鞋子和袜子,俗称“脱靴”。

(面对新郎,新娘害羞)
这“脱靴”又是什么意思?这是过去农村新娘子对新娘表示忠心的动作——从此忠贞不二,为奴作婢,一辈子照顾丈夫,关心起居。
“解怀”和“脱靴”风俗,做时都是心照不宣的,对方不会提示要怎么做。那新婚男女是怎么知道的?过来人会在婚前告诉新人的,如新娘的妈妈会告诉女儿怎么怎么,而新郎的妈妈则要提醒儿子如何如何。

(洞房花烛)
这夫为妻解怀,妻为夫脱鞋,接下来便应该是价值千金的“春宵一刻”吧?别急,尚有程序未走完呢——还要“伴烛”。
新娘子给新浪脱了鞋袜后,新郎就上床休息了,但是新娘还不能,还要“磨蹭”一会儿。
这洞房之夜不赶紧上床做甚?新娘要坐在长寿桌前守着一对长寿烛,这就是老话说的“伴烛”。

(新娘子)
如何伴烛?我们先读读唐末五代文人和凝的一首词《江城子·初夜含娇入洞房》——
初夜含娇入洞房,
理残妆,柳眉长。
翡翠屏中,
亲爇玉炉香。
整顿金钿呼小玉,
排红烛,待潘郎。

(一双红烛伴婚夜)
和凝词所描写的,就是隋唐时新娘入洞房后的场景。“排红烛”就是伴烛,伴烛时可不是双眼睛瞪红烛,而是有动作的。
一是“打烛花”。过去照明都是用油灯或是火烛,结婚时洞房必定要摆两只红蜡烛——长寿烛。蜡烛是动物油脂做的,中间嵌进棉线,作为烛芯。
点燃后,油脂燃烧掉后,烧成灰烬的烛芯还在,影响照明效果,这时就要把烛芯灰烬拔掉,这就是所谓“打烛花”。

(民国新婚夜)
二是“换烛”。所谓“换烛”,就是将两支长寿烛换位置。洞房里的两根红烛摆放是有讲究的,代表新郎的那支,要摆放在上位(又称“上首”),新娘子要处于下位(又称“下首”)。
如果丈夫那支上位烛烯烧得快,新娘就要把代表自己的下位烛换过来,作为上位烛。

(老式洞房)
老话说烛尽人灭,洞房新婚夜的两支红烛点燃后,应该齐头并进——燃得快表示将来“先走”。所以,如果新娘子看到丈夫那支烛燃得快,短于自己那支,就要把自己那支调换过去。
这意思很明了了,这是新娘子再一次表达对新郎的忠贞,将来宁愿自己先死,也不愿守寡——这表明过去的女人是如何地痴心和善良。
双烛燃尽,新娘方可上床伴宿。接下来的事情就不用我说,过来人都懂的,就是干“甜蜜的事业”了。或许有人会,就太麻烦了,还不急死人?话不能这样说,这夫妻新浪之礼少不了的,否则一方会被另一方笑话一辈子。

(挑盖头)
从洞房之夜起,婚床一个月内都不能一人睡,要男女共眠不分离,就是回娘家,也得当天去当天回,老话说“头一个月不空房”,这一个月就是俗称的“蜜月”。
那么,如果不得已蜜月里丈夫远行要分开,怎么办?过去的风俗是,找女眷伴宿,一般是小姑子。如果不喜欢其他人伴宿,则“抱着丈夫的枕头睡”。
现在这些婚俗可能不少人已不会再遵守了,许多新郎与新娘在婚前已“同居”试婚。而且,现代如果解怀、脱鞋后,新娘子还“伴烛”磨蹭,新郎真会“急死的”!

(南昌铁路局一对员工新婚之夜抄党章 ,这现代浪漫曾引网络热议)
(注,部分图源网络)
古人旅行一般会带三样东西,其中一样仍是现代人必带 那为什么还要带副扁担?
古代学子出游有什么讲究本文作者倪方六暑期到了,暑假游又热了起来,许多学生在考完试后纷纷选择出游。在古代,读书人也喜欢远游,这些人被称为“游士”。游士出游,主要目的之一为是为了学习,故出行时都会带上学习资料。为了路径平安,出行、返回还会择日,有许多讲究。这是我在明天(20176月22日)《北京晚报·五色土》独家专栏“一方钩沉”上将要发表的专栏,这里率先与“梧桐树下戏凤凰”网友分享一下。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10:090001山东工地找到元代古墓 专家抢救性挖掘(离奇古墓)
一座元代古墓中两个棺材却有3具尸体。在山东省济南市东郊的一处建设工地,施工队无意中挖出了一座古墓。考古专家得知消息以后,立马赶到现场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经初步判断,这是一座元代砖室墓。普通老百姓的墓葬一般以土坑墓为主,能修建这么豪华的砖室墓,墓主人生前一定非富即贵。一想到墓中说不定陪葬有珍贵的文物,专家内心感到有些激动。墓葬内部我要新鲜事2023-12-20 18:36:100000盘点科学至今无法解释的大文物 远古高度文明 或许真的存在
安蒂基西拉机器、4000年前的飞机模型等。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被历史掩盖的文物被考古发现,让我们得以从文物中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通过古人留下来的智慧结晶,让现代社会的发展多了一些创造的想象力。文物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制作上的精良,也有对生活的思考。但并不是所有的文物都有据可考,有的文物出土后,来历成谜,在历史上并无踪迹可寻。1、安蒂基西拉机器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3:03:390000一西汉女棺考古开棺前棺盖现“尸影”,在场人都看见了,谜团难解
湖北荆州关咀秦汉墓地之谢家桥M1汉墓考古本文作者倪方六在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有过很多遗憾,失去了很多先进机会,这些机会都会改变中国的发展方向和民族民命运。比如,在战国后期中华“大一统”形成关键节点上,最有统一中国机会和能力的楚国,没有把握住机会,反让西部落后的秦人灭国。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21:4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