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游学:青州龙兴寺的佛教造像
#秋日生活打卡季#两汉之际,佛教自古印度传入中国,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至南北朝时获得长足发展。这时,在中国出现了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著名的佛教艺术圣地。而在东都地区,则出现了以青州为中心的佛教艺术圈。该区域内出土的佛教造像因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学界赞誉为 “青州风格”,而其中1996年青州龙兴寺遗址窖藏出土的造像最具代表性。

古青州地区目前发现最早的造像为东晋十六国时期,表明该地至迟在十六国时期已有佛教艺术的萌芽,尤其是这一时期统治古青州的历代君主崇信佛教,其中以慕容氏最为显著。在高僧竺僧朗的建议下,慕容德定都青州广固城并“钦朗名行,假号齐东王,给以二县租税。朗让王而取租税,为兴福业”,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佛教在青州及其周边地区的发展。

青齐入魏即为要邑。北迁青齐豪族的回归和河北流民的南下,为促进青州地区石雕佛教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青州风格”佛教艺术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孕育而生,并于正光年之后才形成蓬勃发展之势。这时期高浮雕背屏式一铺三身像最具地方特色且青州特有的造像风格已初见端倪。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东魏迁都邺城。因北魏末年战乱,导致青州乃至整个山东地区土地荒茫,经济凋敝。经过东魏统治者的恢复,至541年“东方连发大稔”,又与并州并称“霸业所在,王命是基”这就为佛教文化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最为突出的是高浮雕背屏式造像逐步发展并成熟起来,且形成了完整的发展序列。其中由主尊两侧的倒龙口街莲花、莲蕾形成二胁侍菩萨基座的造型在青州地区造像中获得充分发展,这也成为“青州风格〞佛教造像引人注目的标志性特征。

北齐建国之初,青州因特殊的军事地位受到了高齐王朝的极大重视。同时加之几任刺史的稳固统治,北齐时的青州,祉会稳定,经济繁荣,逐步发展成为东部闻名遐迩的大都会。

这时期造像风格发生了巨变,背屏式造像几乎消失,单体圆雕造像发展起来,且在体态、服饰等方面与以往造像形成强烈对比,这和造型整体简洁明快的造像新风在佛和菩萨像上表现得十分典型。尤其在佛像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其宽肩、隆胸、细腰、体态健美;衣裙质游透体,隐现肌体,少雕饰或不雅饰衣褶的做法成为 “青州风格” 北齐新样式的典型特征。

隋唐以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青州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盛唐时期,青州成为我国东部重要经济中心,富庶甲于天下。就造像而言,佛教艺术逐渐走向民族化和世俗化,全国范围内造像风格渐趋一致。
唐代佛像多丰满圆润,服饰贴体;宋代造像则体积较小,较前代雕刻也略显粗糙,且多为坐于束腰须弥座的爱汉像。古青州地区的艺术风格逶渐被隋唐以后的佛教艺术所吸收井不断融合到中国的佛教艺术中。

20世纪遗产贡献城市发展——“第六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推介与研讨”的《武汉倡议》要点析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9:46:110001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陕西西安江村大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0:09:290000安岳石窟的保护实践与思考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0:56:220000允许男人娶小老婆到底是不是好事?
原题:《一夫一妻制下的民国“姨太太”现象》作者:倪方六找二奶、养情人……几成一种社会现象。就此,有的学者认为,如其死堵,不如干脆放开,以解决婚姻家庭伦理上的问题。那么,允许男人娶小老婆,到底是不是好事?我们来看看“一夫一妻制”的提出和民国时的“姨太太现象”,再作结论。图:民国结婚证书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8:24:5200031961年一大学者给重庆一“小提醒”,致川渝两地至今为此争论不休
郭沫若挑起刘备葬地话题本文作者倪方六上个月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聊了三国时期蜀国皇帝刘备的葬地问题(详见《刘氏家谱发现“铁墓志”,证明刘备真身葬地不在成都》一文)。这里再来聊聊,为什么重庆人坚持刘备葬在奉节?对刘备真身葬地问题,开始关注起于1960年代。挑起这个话题的,是当时最权威的大学者、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郭沫若,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1:18:2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