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一大学者给重庆一“小提醒”,致川渝两地至今为此争论不休
郭沫若挑起刘备葬地话题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上个月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聊了三国时期蜀国皇帝刘备的葬地问题(详见
《刘氏家谱发现“铁墓志”,证明刘备真身葬地不在成都》一文)。这里再来聊聊,为什么重庆人坚持刘备葬在奉节?

对刘备真身葬地问题,开始关注起于1960年代。挑起这个话题的,是当时最权威的大学者、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郭沫若,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郭沫若是四川乐山观娥乡沙湾镇人,他的老家我去过,当地已当成名人资源来开发。但他身后事,指明要葬在山西省昔阳县的大寨大队,而非老家乐山,现在郭墓成了大寨的景点之一,这可能让家乡人有点失望和郁闷。
因为是四川人,郭沫若对四川一向很关心。1961年9月14日,郭沫若路过重庆奉节,因阻沙航路不通,在奉节暂住了两天,这一住故事出来了。

在奉节停留期间,郭沫若在与接待他的奉节县有关人员讲话时说,刘备是死在白帝城,那么远的路,又是大热天,当时又没有公路,交通很是不便,从奉节到成都全是逆流而上的水路,仅单行也需要三十多天时间。当时还没有甲醛和水晶冰棺等“防腐设备”,刘备尸身若真运至成都,恐怕早已尸水长流了。
郭沫若提醒当时奉节县人员:你们是否考虑过,刘备可能就葬在奉节?应该好好研究一下。

郭沫若到重庆奉节住了两天,说了一句话,结果就这么一个“小提醒”,重庆学者真的研究起“刘备葬奉节”的课题。
也就是从那时起,成都和重庆两地学者,开始对刘备真身葬地起了争议。要指出的是,当时重庆毕竟并尚没有成为直辖市,成都与重庆是同省兄弟城市,又处于计划经济的背景下,争议并不激烈,也不存在功利色彩,仅限学术范围。
而在重庆与四川分家,重庆成单列直辖市后,双方的争论更为激烈了,最后演变成了民间的省际之争,至今不休!

对刘备葬地研究最深的,应该是原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员袁仁林。袁仁林后来任白帝城博物馆任馆长、白帝城文管所所长。
袁到白帝城后,查找了大量历史文献,从历史传说和考古发现中寻找可能的证据。1978年前后,袁偶然听到了1961年郭沫若在奉节时说的话,当即撰写了《刘备墓考》,从10个方面进行论证。

我在写作《三国大墓》一书时,就此事进行过电话采访。
袁仁林从十个方面对刘备葬奉节的观点进行了论证,概称“十大理由”。媒体曾公开过——
一、夏历四、五月川东一带气候炎热,不利起运棺柩;奉节到成都科举走小路都要一个月零六天,加之山路崎岖,四月二十四日死,接着要祭拜,作防腐处理等后事安排,五月,梓宫到成都,时间上不可能。
二、奉节有甘夫人墓,恰好证明刘备墓也在奉节。诸葛亮奏请 “故昭烈皇后宜与大行皇帝合葬,制曰可”。
三、甘夫人墓西侧有小叔子张飞的庙,于礼俗不合,但弟弟给哥(刘备)、嫂(甘夫人)守墓是合理的。
四、甘夫人墓原址一带沼气池下沉,有可能是下面有空洞,引起地势沉降。

五、明人李景文“昭烈皇后墓碑题记”可证明。当时李景文等人亲眼看到刘备墓和甘夫人墓在同一个地方。
六、解放后多次施工中发现有似墓道的洞子指向原奉节县政府方向。
七、有“许尤点灯”供奉刘备传说。
八、有老人传言亲自走过府衙门(奉节老城县政府所在地)地下三百多步梯子。
九、诸葛亮擅于声东击西,根据当时情况,真墓可能葬在奉节,埋个假墓在成都。
十、宋任渊说惠陵是衣冠墓。

“十大理由”,直接指称成都刘备是假的。
其中第七点理由来源民间传说。有一叫许尤的贪官,曾偷盗在奉节的刘备刘皇叔墓室,至今奉节还有歌谣——““许由许由,无冤无仇。私开吾墓,罚汝上油!”
袁仁林提出刘备墓在奉节之说后,又从多方面呼吁重视奉节刘备墓研究。此后,刘备墓的“奉节说”不断被媒体提起,奉节与成都成了刘备墓的争夺对手。
与袁仁林观点一样,奉节县地名办副编审陈剑也是刘备墓“奉节说”的重要代表,曾先生发表了《刘备葬在哪里》、《再说真假刘备墓》、《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严酷政治、经济、军事遭际证实了刘备必葬奉节》诸文,证明成都惠陵是假墓,刘备葬地在奉节。

到了1994年,刘备墓到底在哪,又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原来,当年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播出,引起众多三国迷的追捧。而最近一次刘备葬墓被热议,在2008年底,河南安阳西高穴村发现了一座疑似曹操墓,让大家对三国大墓关心了起来。

(注,部分图源网络)
文物研究 | 再议出土玳瑁的特征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9:04:150000之江轩|“让文物‘活’起来”背后的故事
《习近平浙江足迹》中有这样一个故事。2003年7月16日,习近平同志视察良渚,工作人员向他汇报“影响遗址安全的湖州德清县6家石矿场,关停有困难”。“明天,就去湖州。”习近平同志当机立断。次日,他就赶赴湖州调研。很快,这几家石矿场彻底关停。2008年9月,良渚博物院向社会开放。约1个月后,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再次来到良渚,嘱咐良渚博物院院长:“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1:31:280001「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洛阳北魏墓
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的北魏墓葬。分布在河南省洛阳市以北至邙山一带。由于早年屡遭盗掘破坏,许多重要文物已流失至欧美、日本等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洛阳北魏墓进行了调查清理,较重要的发现有孝昌二年(526)江阳王元乂墓墓和建义元年(528)常山王元邵墓。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6:09:530000此封王比皇帝还厉害,仅儿子就有一百多个,其墓内发现了性文物
“在下刘备,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文/周德秀倪方六还记得《三国演义》中刘备那句经典的自我介绍吗?“在下刘备,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不错,这里刘备逢人就拿出来炫耀的祖先,就是本头条号前面说过的错金银鸟篆文青铜壶的主人刘胜。也正是因为这层关系,刘备在三国时期还混了个“刘皇叔”的头衔。那这中山靖王刘胜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值得刘备天天挂在嘴边?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53:410000丽头龙:北美小型恐龙(长有厚实头盖骨/仅长3米)
丽头龙是一种厚头龙类恐龙,诞生于白垩纪的末期,它的外形和剑角龙有着非常多的相似之处,头顶厚度极高,边缘处还带有骨质尖刺。第一批丽头龙化石是在北美洲的加拿大发现的。丽头龙的体型丽头龙属于小型恐龙之一,体长普遍可达3米,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到了457位,大小和现代一只老虎类似,与耐梅盖特母龙、威尔顿龙以及安德萨角龙等非常相似,不过在厚头龙类恐龙中这样的体型还属于中等水平。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6:16: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