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坐牢囚衣要自费,农忙时可回家帮忙干活
中国古代怎么坐牢?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有个说法叫“身陷囹圄”,意思其实就是坐牢。“囹圄”与“圜土”,均是上古周代监狱的叫法。
在早前的夏代,监狱称为“夏台”, 殷商叫“羑里”,春秋时改“狴牢”。和监狱的叫法不一样,坐牢的规矩在古代各个朝代也不尽相同。

我在《北京晚报》“一方钩沉”独家专栏中,专门写过一篇专稿,谈古代坐牢的规矩。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是先秦时商鞅提出的司法思想。商鞅是法家人物,重视法制,战国时用刑最厉害的就是秦国。坐牢在泰国相当恐怖。
《汉书·刑法志》有这么一个说法,秦国是“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来形容秦国的严刑,路上满眼都是犯人,监狱连片。由此可见,秦国坐牢现象很严重,且可怕。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承了商鞅这套“重刑”司法理念,仍信奉“禁奸止过,莫若重刑”,进一步搞“广狱酷罚”那一套。
在秦朝坐牢,一律穿赭色囚衣,这种颜色的囚衣分冬夏两套,夏衣四至六月发放,冬衣九至十一月发放,逾期不再补发。

这些囚衣可不是免费发放,而是由犯人自己出钱,成年男囚夏衣55 钱,冬衣110钱;成年女囚夏衣44钱,冬衣55钱。
秦朝犯人都要劳动,秦始皇修建自己的陵墓、建筑北方的长城,使用了大量囚犯。劳动时,囚犯也必须戴着刑具。
这种犯人劳动时也要戴刑具的制度,即便到了到了唐朝都没有改变。

但秦朝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对以劳役抵偿赀赎债务的刑徒,农忙时可以放假,在播种和田间需要管理时节,各可以回家20天。
这一做法有其进步性,有利于农业生产,为后来一些朝代所继承。
汉朝时便有“纵囚归家”的做法,每年的伏天和腊月,出于哀怜囚犯的考虑,一些地方官会释放犯人回家,到期再返回服刑。

《后代书·虞延传》记载,当年虞延任细阳令时,“每年至伏腊之时,即遣所系囚犯各使回家。”
“纵囚归家”现象,在唐朝也曾有过。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年甚至将死刑犯全部释放回家过年。《资治通鉴》记载:“辛未,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使归家……”

此事发生在贞观六年十二月,唐太宗在决定放他们回家与亲人团圆,并同他们约定明年秋季按照法律规定的时间回来就死,即所谓“期以来秋来就死”。接着,唐太宗又做出一个惊人举动,下令将全国的死囚都放了。
第二天,这些死囚全都如期回来受死,无一逃走,李世民干脆将他们全部无罪释放……

在李世民当皇帝期间,社会治安环境特别好,全国好多监狱都是空的,坐的人是中国历朝最少的。
《资治通鉴·唐纪九》记载,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全国一年“断死刑才二十九人”,达到中国封建时代法学家所希望的最好效果——“刑厝”(有刑法而不用),创造了古代中国盛世奇迹。

夫妇捡到“金牌” 价值连城 想当传家宝却被专家6万元收了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每个地方都曾拥有自己的政权,皇朝更迭不断。但无论天下归属于哪个朝代,一些传统却永不改变。贵重或罕见的物品会被传承给子孙后代,成为传家宝。然而,在当下社会,传家宝愈发稀缺。有些传家宝可能不仅仅是贵重的古董,甚至是平凡的捡来之物。一、偶遇“金牌”我要新鲜事2023-07-22 20:32:140000梁思成:记五台山佛光寺建筑
东大殿建筑之分析殿外表至为简朴,广七间,深四间,单檐四注顶,立在低而平的阶基上。柱头上有“七铺作双杪双下昂”——即出跳四层,其下两层为“华拱”,上两层为“昂”——斗拱。柱与柱之间,每间用“补间铺作”一朵。殿前面居中五间均装版门,两“尽间”则装直棂窗。两山均砌雄厚山墙,唯最后一间开直棂窗,殿内后部的光线由此射入。檐柱柱首微侧向内,角柱增高,故所谓“侧脚”及“生起”均甚显著。我要新鲜事2023-05-29 23:06:450000回望中轴线七百余年时光 故宫清代造办处旧址考古溯源
清代造办处是一个专门为宫廷承造各种器皿的机构,下设馆处、作、厂等诸多作坊,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造办处从养心殿移至慈宁宫东南侧。2020年底,故宫考古研究所开始对此处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了面积最大、遗迹类型最多样、时代序列最完整(元明清)的遗址区。我要新鲜事2023-05-20 21:14:350000新发现 | 河北开元寺南遗址一处宋代房址内出土医药相关文物
开元寺南遗址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是一处时代跨越唐至明清的古今重叠型城市遗址。自2015年以来经历了持续六年的考古工作,不仅发现了城墙防御遗存、寺庙建筑遗存,更是发现了大量与古代居民日常生活相关的遗迹遗物。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遗址中发现的一处宋代房址出土了和医药有关的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2:50:450000荐书 |《俄罗斯叶尼塞河流域人面像岩画研究》:西伯利亚岩画研究新进展
遥远寒冷的西伯利亚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除了严酷的自然环境以及一望无垠的泰加林和草原之外,还有大量鲜为人知的原始艺术,而人面像岩画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作画方式多样。从分布范围上来看,西伯利亚人面像岩画主要位于叶尼塞河、托姆河、安加拉河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地区;而从世界范围来看,人面像岩画则是一种主要分布于环北太平洋地区的文化现象,与人类的活动紧密相关。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3:53:3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