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考古:辛村遗址中流失在外的国之重器
先秦时期的葬俗以“聚族而葬”为主。墓地可以分为“公墓”和“邦墓”,前者是以王室、国君为主的贵族墓葬,后者则是平民的墓葬。公墓地的布局经过规划,以国君墓为中心,其他墓葬依墓主与国君的关系亲疏排列。

两周时期的墓葬多为向下垂直挖掘而成的竖穴土坑墓,依据墓穴平面形状可以分为长方形、甲字形 (一条墓道)、中字形(两条墓道)和十字形(四条墓道)等。墓道的数量和墓主的等级有着紧密的关系。中字形和甲字形多是诸侯国国君及夫人的墓葬。贵族夫妇多埋葬在同一墓地,墓坑相邻。

其中,辛村卫国墓地是河南地区发现最多的西周时期国君级别的墓葬,而在这些墓葬的随葬品中,尤以玉器、金器、青铜器最为体现墓主身份的尊贵。

辛村遗址流失的文物见于国内各大博物馆,甚至流落海外,成为国人永远的创伤。包括著名的“康侯簋”,其见证了卫国的建立,20世纪30年代初流失海外,现收藏于英国不列颠博物馆。2017年3月,该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开展,康侯簋是九件中国文物之一。美国佛利尔博物馆收藏的一组辛村出土的青铜兵器中,包括1件陨铁刃铜锁和陨铁刃铜戈,这是中原地区较早使用铁的证据,为研究中国冶金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

卫国多君子,以玉比喻君子,《诗经·卫风·淇奥》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琢磨”指的是加工玉石骨器,在这里比喻卫国时期君主卫武公的品德。辛村遗址出土的玉器既有颇为较大尺寸的礼器玉,也有制作极为精巧的小型仿生玉
辛村遗址墓葬中出土的早期玉器大部分为商代玉器,一些可能是祖辈流传,有的可能是分器所得,如《逸周书·世俘》中所说武王克商后,“凡武王俘商旧玉有百万”。

辛村24号墓出土了中原地区少有的金器,即著名的鎏金兽面,现收藏于台北中研院史语所。其型正面拱起,牛角,凸眼,长眉,上卷鼻,雕刻细致,镀金有光泽,背面凹入,有一横梁,沾满绿锈。

鹤壁辛村出土陨铁刃铜钺、陨铁援铜戈,现在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收藏。两件器物都由两种不同金属用浇铸法接合而成,且器物中的铁都来自于陨石。

其中扇形铜钺,半环形钺身,两侧随形铸对称虎纹。虎口大张,虎耳呈倒心形卷云纹,眼似逗号,虎身饰S形纹饰,并随钺身曲折,虎尾末端细长卷。人眼圆形,外眼睑,以斜线示浓眉,披发细密后扬,后部以对卷云纹表示耳部,张嘴,鸟喙,人颈为釜,钺下端有两釜环,饰双并行斜线,中部有点状,似为虎尾纹。通长16.4厘米,宽13.4厘米,銎宽1.8厘米,重280克。此类钺一般是国君一级高等级贵族使用,最早出现于西周早期。

而今天压轴的必然是记载有卫国建国事迹的康伯簋。这件青铜簋制作于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前1000年的周朝。直径约27厘米,杯沿和底座各有一圈儿精致的装饰花纹。两个把手都是一头长牙尖角,大方耳的猛兽正在吞噬一只小鸟,嘴里还能看见鸟喙。作为最能代表古代中国的青铜器,制作工艺及其复杂,如这件簋并非一次成型,而是用不同的模具制作不同的部位再组合,当时世界上没有其他任何国家能够制作。

簋内有铭文,由于竹片和木片上的文字记载都已消失,类似这样的青铜铭文是了解当时历史的重要文献记录。通过这件簋中的铭文,我们知道铸造此簋的是周人沫司徒疑,不仅纪念自己的亡父,同时纪念了公元前1050年周王的兄弟康侯平定一场商人叛乱的战争。已维持了500年的中原商朝也正是在此时被来自西部中亚的周朝所代替。


矗立千年的沧州铁狮子 如今却成为困兽(镇吼)
沧州铁狮子在风雨中侵蚀千年如今需要铁架子支撑。曾经在此地屹立千年,威风八面的镇海神兽,到如今遍布支架的困兽,沧州铁狮子名叫镇吼,他身高5.4米,重达32座,从身上铭文记载的时间推算,他铸造于五代世国的乱世年间,也就是公元953年,直到1950年,沧州这一年夏天连续数月强降暴雨,大部分的地面内涝非常严重,此时,铁狮子、狮腿和师傅也常常被浸泡在雨水中,饱受其害。腐朽不堪我要新鲜事2023-12-04 20:56:210001弗克海姆龙:阿根廷巨型恐龙(长10米/距今1.61亿年前)
几千万年前的阿根廷是一个食草恐龙的天堂,它们根本不用担心食物,因为这里的植物非常茂盛,由此这里也诞生过许多大型、超巨型食草恐龙,其中就包括世界上最大的恐龙阿根廷龙,还有今天要介绍的弗克海姆龙,它体长高达10米,生活在1.61亿年前的阿根廷,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弗克海姆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4:48:410000月到中秋分外明,“赏月”风俗是何时出现的?
古人“赏月”风俗是何时出现的?本文作者倪方六9月15日,传统的中秋佳节。这前后,正是一年一度赏月的最佳时期。在早期,人们对月还不敢“欣赏”,而是有一种虔诚的敬畏之心,不是赏月,而是祭月、拜月。从何时始,开始流行“赏月”概念,并随之成为风俗?从古人所记来看,在秦汉对月亮的极度敬拜之后,魏晋时真正的“赏月”的概念慢慢出现了,这从这一时间流行下来的诗句中,就可以看出来。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49:540000古代未成年人都有哪些叫法?男孩15岁是束发之年,为何要束发?
古人都怎么称呼未成年人?本文作者倪方六6月1日是儿童节,这篇文章就来说说古代的未成年人。这是将于明天(2017年6月1日)见报的《北京晚报·五色土》“一方钩沉”专栏上文章,摘其部分,供头条号读者先阅读一下。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25:2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