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武威汉墓

西汉晚期至东汉的墓葬。发现于甘肃省武威县城郊磨嘴子、旱滩坡等地。20世纪50年代以来。甘肃省博物馆等单位多次进行清理、发掘。据墓中出土的铭旌可知,今武威即汉代武威郡首邑姑臧县故地。武威汉墓的发掘,对汉代开发河西四郡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在磨嘴子墓地发掘的72座墓,时代从西汉末年到东汉中期,个别的墓属东汉晚期。大多数是带斜坡墓道的单室土洞墓,夫妻合葬;只一座东汉晚期墓是双室土洞墓。葬具多为柏木素棺,有的棺盖上放置铭旌、简册和鸠杖。随葬品除各地习见的樽、杯、盘、壶、罐、几、案及仓、井、灶等模型外,普遍有木制的俑、家畜、家禽、房屋、车辆和耕犁的模型。木制家畜偶像仅见马、牛、羊,没有中原地区常见的猪,表现出明显的地方特点。48号墓出土的漆樽,绘有车马出行和乐舞彩色图像,堪称西汉晚期的漆工精品。62号墓出土的两件绥和元年(公元前8)“考工” 款识的纪年铭鎏金铜釦漆耳杯,是少府考工作坊的制品,为中国仅有的发现,对研究汉代漆工和工官制度有重要价值。这两座墓还出土了一批西汉晚期丝织品,22号墓出土的针黹箧,是东汉时期织锦、刺绣的珍品。

旱滩坡墓地的时代、墓葬形制和随葬品与磨嘴子十分相似。在一座东汉晚期墓中出土的麻纸,是一种质量优良的单面涂布加工纸,纸质细薄,其上文字墨迹清晰可辨,说明当时的纸张已可取代简帛而成为书写材料。

武威汉墓发掘的重大收获之一,是简本《仪礼》和医药简牍的发现。磨嘴子6号墓出土的西汉晚期抄写的《仪礼》木简469简,对于研究汉代经学和《仪礼》的版本、校勘,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材料。旱滩坡一座东汉早期墓中出土的医药木简92简,是继马王堆帛书之后又一批研究汉代医学的重要史料(武威汉简)。


此外,在武威滕家庄,管家坡、丘家小庄、雷台等地,还发掘过一批东汉中、晚期的砖室墓,均有斜坡墓道,多用砂石堆成坟丘,一般合葬3人,有的多至8人,其中以雷台汉墓最为著名。
考古发现证实,6000多年前就有“龙”了,民俗学考证竟是这种动物
龙虎与龙凤本文作者倪方六动物崇拜,各个时代有不同的特点,有不同的流行风尚。比如,商人、秦人崇拜玄鸟。《诗经·商颂·玄鸟》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秦人崇拜玄鸟也是这原因,《史记·秦本纪》(卷5)记载,“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秦的先祖母女修吃了玄鸟蛋才生下儿子大业的。但周人则崇拜老虎,虎被周人视为勇猛的象征。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09:570000商汤灭夏之后,夏桀有何结局?安徽考古揭开了残酷的一幕
根据史书记载,商汤灭夏之后,夏人四散而逃,其中夏桀被商汤流放到南巢。比如《竹书纪年》记载:“大雷雨,战于鸣条。夏师败绩,桀出奔三朡。商师征三朡,战于郕,获桀于焦门,放之于南巢。”对于商汤流放夏桀于南巢,史书记载的可不可信呢?前几年,在安徽合肥肥西县发现一座夏末商初遗址,考古发现反常现象,极其残酷血腥的一幕,或许就见证了夏桀最后的岁月。关于商汤灭夏之后,夏人的去向,主要有以下四个:我要新鲜事2023-09-27 20:03:300000赵辉、刘吉祥:一个灰坑里的战友——信义遗址发掘随笔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5:20:070001大椎龙:中型植食蜥脚恐龙(长6米/长有鸟类气囊)
大椎龙是一种原始蜥脚类恐龙,诞生于2亿年前-1亿8300万年前的侏罗纪早期,体长只有4-6米,属于中型植食性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体型较其他蜥脚类恐龙明显小上好几倍,并且锁骨进化成了鸟类叉骨,还长有鸟类气囊,第一批大椎龙化石是在南非发现的。大椎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1:11:210000光绪帝下葬25年后陵被盗,盗墓者太精,仅多挖几铲便破了反盗设计
盗墓者是如何进入光绪陵墓地宫的?本文作者倪方六在“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里,我连说了两篇清光绪皇帝陵墓的事,但对网友可能最感兴趣的盗陵问题一直没说。这篇就来聊聊崇陵被盗一事——到底是谁盗的,至今都是一个谜!光绪陵墓是何时被盗?1938年,距光绪皇帝1913年下葬地宫仅25年。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26: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