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商》:夏商时期的人祭
夏朝开始人祭了吗?
我们先不纠结夏是不是第一个朝代的老问题,这里仅探讨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夏朝。作者对夏朝人祭的概括为“有限人祭”。也就是说,有人祭,但不多。
二里头遗址的墓葬中,没有发现事后祭祀或埋入人牲的现象,只有一条灰沟中发现了人祭。我们最为熟知的用于宫殿建筑奠基的人祭,也没有被发现,但是在一个庭院中发现了五具献祭尸骨。反而铸铜作坊有用于奠基和献祭的十多具尸骨,旁边的祭祀坑也有两具。
二里头遗址宫殿区的祭祀场所(1号巨型坑),目前在这里暂未发现有人祭印记,相对而言,这里的人群更偏爱用猪献祭。

因此,从时间上来看,宫殿中的人祭行为是从铸铜作坊中学来的。
可以说,最让我们惊讶的并不是二里头不太泛滥的人祭,而是铸铜作坊与宫廷表现出的极大的不一致,甚至还存在一个反向学习,由下到上,由铸铜作坊到宫廷的传播机制。
这个现象不仅揭示了社会结构形态,还敲击了我们有点固化的思维模式。
在二里头遗址宫殿院落中发现了人祭迹象,三具尸骨似乎存在被捆绑的现象,且应因为被强行塞入而造成双臂脱臼。

在现代人的观念里,上古的青铜制造业应该在王权的直接控制下,但是夏代已经发展出成熟的官僚制和君主集权制了吗?更大的可能是,夏还属于王权肇建、蛮荒未褪的时代,不同行业由不同的族群世袭经营管理,他们是独立于王宫的,宗教习俗的不同也就说得通了。
二里头从未发现大型城墙体系,作坊区和宫殿区有着各自独立的围墙,许宏先生将这种状态称为“大都无城”,由此也能够看出手工业族群的自治性。
二里头遗址中的各个区域划分明确。

夏没有给我们留下文字,但商代却出现了大量的族徽,即卜辞的“多子族”,这种族徽也暗示了不同族职业的不同,对夏代的社会结构也是一种补充。
族的字形是战旗和一支箭,表现出了明显的战争属性。我们不知道夏的不同职业群体在当时叫做什么,但至少能够知道,商朝的族是有军事力量的,这必然导向了足够多的独立性。
殷墟范围内分布着不少族邑,在这里出土的青铜器上铸造有主人的名字或者宗族图腾(即“族徽”)。

我们现代人已经很难理解无政府是怎样的状态,它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似乎也不高。但在当时,因为社会发展程度低,交通和通信手段落后,而官僚制的直接管理方式对信息成本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王权只能承认各商人部落或家族内部进行自治,遵循各自的一套规则法律。
当然,文字及其载体的逐步发展,使得传达命令变得简单,并催生出了权力更加集中的政体,这就是后来的事了。

阎王角龙:蒙古国小型食草恐龙(长1米/距今1亿年前)
在亚洲,蒙古国是除中国外,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这里至今已挖掘出71种恐龙,其中大多数是食草恐龙,比如今天要介绍的阎王角龙,它体长仅1米,是一种小型食草恐龙,生活于1亿年前的蒙古,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阎王角龙基本资料阎王角龙是一种蒙古国的小型食草恐龙,它体长1米,与古角龙、雅尔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641位,生活在距今1.25亿年-1亿年前的早白垩世。阎王角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4:34:170000北大教授李零讲北京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万宁寺、中心阁与中心台我是北京长大,十岁前住东城,蓑衣胡同上保育院,白米斜街上小学。近年怀旧,发思古之幽情,打算到儿时住过的地方转悠转悠。打电话给王军。他说,你的圆梦之旅,我来安排。有些地方,王军陪我转过(如崇礼故居、拈花寺、白米斜街),二〇二一年四月七日的活动是围绕万宁桥、万宁寺和钟鼓楼。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3:23:590000地下文物看陕西:西周礼器与兵器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2:32:190000泥盆纪最凶猛的掠食者,爪齿鱼(巨大尖牙刺穿恐鱼)
泥盆纪是地球鱼类的时代,处于3.5-4.5亿年间,当时诞生了许多凶猛的鱼类,其中就包括鲨鱼的祖先恐鱼。而在这个年代,还有一个鱼类不可忽视,它就是爪齿鱼,泥盆纪最凶猛的掠食者,其体内曾发现过恐鱼残骸。一、泥盆纪最凶猛的掠食者,爪齿鱼我要新鲜事2023-05-07 21:14:430000副栉龙:北美大型恐龙(长9.5米/拥有最长的棒状头冠)
副栉龙是一种鸟脚亚目下的鸭嘴龙科恐龙,诞生于7600万年前-73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属于鸭嘴龙科中的大型恐龙,体长可达9.5米,最有特点的就是头冠呈现向后延伸的棒状,比其他的有冠鸭嘴龙颗恐龙都要修长很多,化石基本上都是发现于美国和加拿大境内。副栉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9:52:3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