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明孝陵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18:440阅

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位于南京市东郊的钟山(紫金山)南麓独龙阜。始建时间不明,仅知洪武九年(1376)和十四年曾两次拆迁该地的蒋山寺和宝公塔,让地建陵。洪武十五年九月皇后马氏葬入,始有孝陵之名。洪武十六年完成了陵墓的主体建筑孝陵殿等。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死,与马氏合葬。全部陵墓工程延续到永乐三年(1405)方全部完工。皇太子朱标葬于孝陵之东,称东陵。在清初和清末,孝陵建筑曾遭战火破坏,今所存规模较小的陵门、享殿,均为清末重建,原址尚残存柱础等。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护单位。


孝陵南起下马坊,北至方城圜丘,纵深达2.6公里。全部陵园原有垣墙,据记长22.5公里。其主要建筑自北向南为宝城、明楼、具服殿、宰牲殿、左右庑、享殿(孝陵殿)、文武方门。然后是神道石刻,有文臣武将各4尊,华表2座,石兽24只。再后为神功圣德碑、大金门、神烈山碑。现存石刻大部完好。孝陵的建制和布局有创新和发展。它新创了明楼,改方坟为圆坟,外建圆形宝城,这对以后的明代诸陵和清陵有重要影响。至于神道依山势作回转曲折布置,是孝陵所特有的设计。孝陵把唐宋时帝王陵寝设上下二宫的制度合而为一,自陵门以内到神厨、神库、殿门、享殿与东西庑,平面作长方形。其后明成祖的长陵悉尊孝陵旧法,仅更宏敞而已。这一作法也影响至后世。孝陵建筑基础大部分采用须弥座式的石雕台基,上刻朴素而又精美的纹饰。神道石刻技法简朴,形态稍嫌呆滞,但具有静谧肃穆之感,是明初石雕艺术的代表。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巴基龙:亚洲超巨型恐龙(长25米/仅出土4块尾椎)
巴基龙是一种蜥脚下目的泰坦巨龙类恐龙,诞生于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普遍可达25米,属于超巨型恐龙的一种,第一批巴基龙化石是在巴基斯坦发现的,其中仅仅只包含了四块尾椎化石。巴基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6:43:240000江苏出土的明朝女尸 专家称其为绝世佳人(不腐女尸)
不服女尸是因为泡在防腐烂的液体里。永生是人类心中的美好愿望,但这个愿望注定难以实现。最长寿的人只能活到一百岁,那些传说中能让人长生不老的长生不老药头脑只是人类的幻想。每个人毕竟都要面对残酷的现实,所以古人为了死后不腐烂,开始研究防腐技术。如果真的能熬过七年不腐烂,那就很少了,今天要说的就是极其罕见的一个。明朝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2:15:020000江西一老板从破庙中掘得财宝,原匿藏者埋宝手法如反盗墓
“盗墓”随笔(002):掘庙得宝本文作者倪方六近来,有媒体采访我盗墓话题。就此,这篇文章来与大家聊聊久未与头条号网友聊的盗墓。先得声明一下,我这“盗墓随笔”可不是小说,所引案例和事件都有出处,涉及当代的也都是真人真事,或我在盗墓田野调查所历所见,或是媒体报道,或是盗墓江湖中人提供。这篇随笔中要说的,是一个老板“盗庙发财”的事情。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20:240000荷兰东印度公司沉船满载中国瓷器,海底盗宝,催生中国水下考古
@考古军中马前卒@水下考古张瑞@长门文轩@诗经女孩欢迎关注#中国水下考古#我们的祖国有着辽阔的海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也非常悠久;水下文化遗产丰富;保护和研究工作任重道远。但是,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发生、发展却经历了一段曲折、甚至屈辱的过程,老李今天为大家讲讲这段还不算久远的历史吧。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5:38:500002「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大何庄遗址
▲大何庄遗址位置图中国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齐家文化的遗址。位于甘肃省永靖县莲花城的西南部。与秦魏家遗址隔沟相望。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两次进行发掘。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000年左右。▲随葬牛骨架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0:55:4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