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残忍的殡葬方式,颠覆孝廉,违背人伦,却流传了几百年
任何一种文化有其精华的地方必然也就有相应的糟粕部分,即便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中也有着很多不合理的文化习俗和现象出现。近两年来政府相关部门都在大力倡导移风易俗简化古老风俗习惯,特别是在殡葬管理方面更是提出了一系列完备的改革方案,用文明的先进的现代殡葬方式代替之前既费力气又滥用土地的土葬,实在是明效大验。

在殡改政策出来之前,社会上最流行的殡葬方式就是土葬,老祖宗向来追崇落叶就要归根,人死以后最终会化作一抔黄土,所以在落葬的时候就应该与黄土埋在一起。这种土葬的方式流传了几千年,直到现在也依旧被人当作最常规的殡葬方式。

因为留存下来的史料非常有限,所以古代殡葬方式至今已经不可枚举。唯一几类有史料记载的殡葬方式也不过就是五种,即土葬、火葬、水葬、瓦罐坟、寄死墓。前三种大多数人都有所听闻甚至了解,而后两种就有很多人不知晓了。

古人的葬礼一般都分为三个阶段:丧礼、葬礼、守丧,丧礼是在人断气之后立马就要落实的。当一个人去世以后,他的直系亲属们就会将他的尸身搬到特别准备好的门板上面,且头部必须朝着东边这个方位。之后就有人在死者的鼻息呼出处放上两团棉花,如果棉花没有发生位置上的变化就证明此人是真的断气了,这个时候就可以将死者尸身收殓进棺木中,等待葬礼的举行。这是一般墓葬的具体流程,但是在瓦罐坟和寄死墓这两类埋葬方式中却压根不需要丧礼和葬礼这两个流程的。

瓦罐坟就是事先在土地上挖掘一个类似于瓦罐的半圆半包围大洞,老年人只要年满六十就会在生日第二天被送到这个瓦罐坟里面一个人待着。老人的子女负责每日给坟中的老人送维持生机的饭菜,每送一次饭菜就在坟墓门口添上一块砖,以此类推直到最后坟墓的洞口被完全密封住才算结束,而其中的老人也就随着被封锁的洞口一起就这样死去。

据悉,这种殡葬方式在汉唐时期最为盛行,当时人地矛盾非常尖锐,不少人都面临着被饿死的风险。统治者认为人只要年过六十就丧失了大半劳动力还需要人来赡养实在是社会与家庭的累赘,所以就下令强行推进这个习俗。苦于没有能力反抗,所以瓦罐坟这个极其残忍的陋习竟然持续了大半个古代史,直到后面文明开化以后才被废止。可即便是后来有幸被废止,却依旧有数万老人惨死在了这荒谬至极的制度下。
陈胜吴广为何造反 出土秦代竹简揭示 还有第三种可能
秦朝末年,陈胜和吴广因为一场暴雨而耽误了重要的行动时间,根据秦律,这意味着他们必须被处死。面对这个绝境,他们决定举起旗帜反抗。封建时代,人们普遍认为陈胜和吴广起义的原因是秦律过于严苛。然而,最近的考古发现却揭示了秦律中的一些温情,因为对于不可抗力导致的失期并非一定会导致死刑。有人认为陈胜和吴广的野心膨胀,也有人认为陈胜是为了逃避兵役而起义,因为百姓逃避徭役的失期并不适用于他们。我要新鲜事2023-09-25 19:36:100000朝鲜人祖坟揭秘,盗墓团伙被破获后,一次枪决了3名盗墓主犯
日本人将近集安高句丽古墓史本文作者倪方六说到日本人在华盗墓史,绝不仅仅是上世纪20年代初,大谷探险队那班人去西域盗宝。笔者调查下来,发现日本人对中华古物十分贪婪,其挖掘中华宝物与地面抢掠一样,均有缜密而又系统的计划,盗墓目标十分明确,许多盗墓行为都是后来成为日本考古界权威的专业人士干的。图:吉林通化集安境内的高句丽墓地,景象尤佳,草木有情,在风水上相当讲究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14:140000谷飞:山东滕州前掌大遗址出土车马葬研究
一、发掘概况:在前掌大墓地共发掘5座车马坑,1998发掘时曾将两座车马坑单独加以编号,为与以往车马坑编号相统一,我们将其改为M131和M132。这样五座车马坑的编号分别为95STQM40、M41、M45和98STQM131、M132。(图一、前掌大遗址位置图)5座车马坑均分布在南区墓地。5座车马坑按所处的位置可分成三组。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3:49:320000唐太宗李世民杀掉亲兄弟后,又做了几件不堪之事,暴露其秉性恶劣
在我们上历史课的时候,大家可能都有学习过玄武门之变吧,而这里面的主角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唐太宗,在历史书上,李世民被形容成比较宽容仁慈的一代贤明君王,不过如果真正的还原历史,可能会令人心寒了,因为在兵变之后,他的表现已经表现出了他黑暗的一面,那么,他之后又做了哪几件不为人知的事呢?我们接着看。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7:20:440000河南惊现西汉千年古墓 墓主人身份成谜 一件器物让专家直接傻眼
位于河南永城市芒山镇的保安山,在1992年意外发现了一座规模庞大的古代宫殿。该宫殿被命名为保安山一号墓和二号墓,引起了考古学界的广泛关注。由于附近曾经存在梁王墓的记载,一度被认为这座神秘宫殿可能是梁王陵墓,但新的发掘结果使专家产生了怀疑。我要新鲜事2023-06-15 20:43: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