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吴广为何造反 出土秦代竹简揭示 还有第三种可能
秦朝末年,陈胜和吴广因为一场暴雨而耽误了重要的行动时间,根据秦律,这意味着他们必须被处死。面对这个绝境,他们决定举起旗帜反抗。封建时代,人们普遍认为陈胜和吴广起义的原因是秦律过于严苛。然而,最近的考古发现却揭示了秦律中的一些温情,因为对于不可抗力导致的失期并非一定会导致死刑。有人认为陈胜和吴广的野心膨胀,也有人认为陈胜是为了逃避兵役而起义,因为百姓逃避徭役的失期并不适用于他们。

一、秦律有温情,并非过于严苛
秦律并非一味严苛,而是经过商鞅制定的严密法律条文。商鞅通过严刑峻法来治理秦国,甚至有人讽刺他的法律“作法自毙”。然而,商鞅的改革废除了井田制度,建立了军功爵制,使弱者有机会改变命运,使整个国家变得更加公平。毕竟,法律的目的就是保护弱者,让社会更加公正。对于秦律的误解主要源于儒家对法家的攻击。更重要的是,通过里耶秦简和睡虎地秦简的发现,我们发现秦律其实也充满了温情和人情味,而不仅仅是严苛的惩罚。
比如,对于失期这一问题,睡虎地秦简中的《法律问答》规定,如果徭役征发时不报到,惩罚是受到笞打。而秦简中的《徭役》则规定,根据失期的时间长短,处罚的程度也不同。如果失期一天,会受到责骂;失期六天至十天,会受到罚一面盾的处罚;失期超过十天,会受到罚一副战甲的处罚;而逃避服徭役的人则会受到罚两副战甲的处罚。而更重要的是,如果因为暴雨而失期,是不会受到处罚的,甚至根据情况可能会取消徭役。换句话说,秦律考虑到了各种情况,不是僵化地制定法律条文。

二、根据秦简中的记载,解读陈胜和吴广起义的原因
1、陈胜和吴广遭遇的暴雨属于不可抗力,按照律法可以上诉并免除处罚。因此,陈胜和吴广可能欺骗并误导其他人,利用失期的借口来发动造反,实际上是追求个人野心,以此绑架他人参与起义。
2、睡虎地秦简中的《内史杂》记载“除佐必当壮以上,毋除士伍新传”。这意味着军官必须是有爵位的壮士,而不是新晋的士兵。陈胜和吴广可能希望通过起义来获得高位,成为有爵位的军官,以此满足他们的野心和欲望。

陈胜和吴广起义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对秦律的不满,也包括个人的野心和欲望。然而,我们无法准确知道他们的真正动机,因为历史记载有限,很多细节已经模糊或失传。只能通过对现有文献和考古资料的分析,进行一些合理的推测。
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江苏张家港黄泗浦遗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2:24:520000武则天称帝后磨掉碑文?破译乾陵无字碑,原本有字,传统说法错误
乾陵“无字碑”新解本文作者倪方六中国古代帝王陵有许多不解之谜。其中,乾陵的无字碑就是一大谜题,古今学者都想破译之,但至今没有定论。在墓前立碑,是秦汉时就有的风俗,“死有功业,生有德政者”均要立碑。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05:190002调全国200高手侦办“智能型”国宝盗案,破窗撬柜报警器不叫
河南开封市博物馆盗案真相本文作者倪方六我在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说了1992年9月18日开封博物馆被盗一事(详见《1992年开封博物馆被盗走69件展品,首犯欲整容出逃,机票已买》一文),有关这次国宝盗案、盗贼的细节交代不多。这篇文章就来说一下,以便网友进一步了解盗案真相。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19:080000调查人员从盗洞出来后,建议赶紧发掘,原来墓顶上发现了东西
疑似隋废太子杨勇墓本文作者倪方六在中国历朝墓葬中,隋朝的发现发掘较少,尤其是皇室墓葬更是少见。原因自然是隋存国时间太短,前后加起来只有39年。所以,2005年陕西发现的一座高等级隋唐,很快引起了外界的注意。这座墓,因为盗墓而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28:1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