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嬴政,怎么会有统一天下的想法?两位历史人物很关键
#文物有话说##央八看大秦赋#
正在播出的《大秦赋》讲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吕不韦、李斯、王翦、蒙恬等人的辅佐下平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故事。从人物造型的发式来看,参考了不少考古资料。这出土文物气势也不凡哪。


当中有历史史实,也有创作;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秦王政从十几岁的孩子到成年后,如何形成统一六国的想法的?应当说,从秦王政到万世基业的始皇帝,不是一天练就的。我们通常说,思想指引行动,没好好想过的事情就付诸行动,是盲目的;但从秦始皇的统一天下的思想形成到其战争实践的历史过程,说明了秦始皇是有想法的,对于当时的一位青少年,这想法从哪里来?
中学课本中贾谊的《过秦论》说:“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从字面理解,贾谊认为:秦孝公就已经有了囊括天下的想法了,那么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想法是从祖辈继承下来的吗?回答是否定的。
如果说秦孝公用商鞅变法,还只是想屹立于诸侯之林,谋求生存与发展利益的话,还经历了张仪的“连横”阶段,秦昭襄王继位后,还经历了“远交近攻”的策略,继续蚕食东方六国,并在军事上取得了对六国的绝对优势,所以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昭王末年,秦对六国的斗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但是胜利来的意外之快,到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时,也有些攻城略地的业绩,但并未见有统一天下的意愿见诸于记载。

直至公元前246年,赢政即位时,秦国的疆域域已接近其他六国疆域的总和,无论是政治、军事等方面,已经无人能与之抗衡了。这时,第一位向嬴政灌输统一思想的人出现了,那就是大家熟悉的吕不韦。
太史公记载如下:
“(嬴政)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李斯为舍人。。。。”这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秦始皇身边的重要大臣有此想法,这时,秦始皇是少年, 吕不韦在后来的九年年中,作为秦始皇的“仲父”、“相国”,并组织人编纂了《吕氏春秋》作为秦始皇的帝王学课本。因此,可以说,从嬴政一即位,就不断接受了吕不韦的统一天下的思想教育了,从后来的历史史实来看,秦始皇很好的贯彻了并天下的想法;但有一点,他没有按照相父的指导,那就是关于战争的正义性与战争道德的意见,吕不韦主张兴“义兵“,反对大屠杀式的征服,所以,秦虎狼之国的名声一直存在,并且被司马迁一语成谶,”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应当说,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思想主要直接来自吕不韦。
第二位有统一天下思想并参与统一前后过程的是李斯。太史公又记:
(李斯)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此得说,说秦王曰:“胥人者,去其几也。成大功者,在因瑕衅而遂忍之。昔者秦穆公之霸,终不东并六国者,何也?诸侯尚众,周德未衰,故五伯迭兴,更尊周室。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强,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
这段话非常直白:“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强,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所谓: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李斯有才,这番话显然说到秦始皇心坎儿里了。但后来一念之差,成千古恨。

所以,老李以为:懵懂少年是普通人,嬴政可不是一般青少年啊,而且身边的老师非常重要!不要说始皇陵,兵马俑就足以说明这种成年后嬴政的不凡了。
END
招祥引瑞:汉代大型圆雕动物玉器的功能与象征意义
汉代玉器是中国古代玉器史上的一座高峰,其中的圆雕动物因其雕刻精细、存世量少,成为民国早期藏家们热议的品类,它们是汉代人思想“物化”的产物,是解读汉代思想史的重要实物证据。本文将梳理此类玉器的时空信息,并进行全面的古器物学分析,探究材料、造型、使用环境,以及社会文化同功能的联系,力求还原这类玉器在历史中的象征意义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9:43:140002明朝“官倒”招生录取指标内幕,西门庆山东老家的学子主动加价
明朝“上大学”的特殊通道本文作者倪方六2019各省高考录取分数线都公布了,又到“录取季”。如果穿越到古代,如何上大学?古代虽然没有“大学”这个词汇,一样有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其生源也是靠录取来的,有名额限制。那么,除了成绩、关系,古代上大学有捷径吗?肯定地告诉你,有!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以明朝为例,来说说古代上大学的特殊通道。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52:530000文物事业不可或缺的新闻纸——写在《中国文物报》创刊37周年之际
在中国文物事业的发展史上,8月16日应是值得铭记的日子。1985年8月16日,《文物报》在河南省郑州市花园路3号创刊。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从不缺乏厚重的历史。即便如此,《文物报》诞生的意义,也不乏是浓墨重彩的一笔!0000三国时期兵器是什么材质 士兵用的兵器叫什么(铁)
三国时期兵器是铁做,士兵用的兵器叫长矛。在三国时期一般士兵们的盔甲和武器都是由铁来打造的,在当时铁的冶炼技术已经属于非常成熟,不过有一部分的士兵仍然用的青铜器。根据一些史书上面记载,铁的这项技术已经在三国时期出现了,这项技术的出现对三国时期的战争起到了一些革命性的改变。我要新鲜事2023-08-23 18:01:5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