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角龙:南美疑名恐龙(仅出土一块齿骨/目前已遗失)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3:46:270阅
南角龙目前属于疑名,最初被认为是角龙类恐龙,但之后又被归于鸭嘴龙类,最终也无法确定真实种属。南角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南美的阿根廷境内发现的,根据地层可以看出它是生存于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目前仅仅只有一块齿骨化石,但已经遗失。
南角龙的化石发现

南角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南美洲发现的,当时这批化石就埋藏于阿根廷的丘布特省,其中仅仅只包含了一块齿骨,当时进行研究之后认为它可能是属于角龙下目的,所以便将其古希腊语名称称之为“南方的有角面孔”,不过种名是根据当时出资进行研究的Guido Bonarellii为名的。

直到1929年的时候,由一位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弗雷德里克·冯·休尼教授再次进对南角龙进行了研究。南角龙的角龙类种属便开始受到质疑,因为古生物学界的学者大部分都认为角龙类恐龙至今都没有发现生活于南半球,但南角龙是唯一的例外,那么它很可能就不是角龙类的,于是最终将其归类为鸭嘴龙科,只是也没有完全正式的确定,并且唯一的齿骨化石还遗失了,所以目前只能暂时将其归于疑名。
南美洲发现的恐龙

南美洲到目前为止一共发现了100多种恐龙,其中体型最大的就是同样出土于阿根廷的阿根廷龙,体长最多可达42米,最小的恐龙则只有70厘米,叫做贾斯帕里尼龙。当然如果是按照生存时间来看,那么南角龙可能会像密林龙、三角区龙以及帕克氏龙一样,成为南美洲最晚出现的恐龙。
角龙下目恐龙的特征

如果南角龙真的属于角龙下目,那么它很大可能具有以下典型特征,一是鹦鹉喙状嘴巴,二是颈后方长有头盾,部分角龙还会在边缘处长出尖刺,三是脸部,尤其是颧骨部分会长出尖角状的突起,有大有小,其中最典型的角龙下目恐龙就是三角龙。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江西发现元代美女墓,半年内被盗2次,考古家挖掘后突然哈哈大笑
中华文化渊远留长,博大精深,在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历程之后造出了古老的文明也留下了不少的古墓、文物。这些被创造出来的文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被如今的人们所重视和收藏,特别是元代时期的瓷器最受人们的喜爱,它们因为造型独特,制作精美深得人们的喜爱,现如今不论是在历史考古方面还是在艺术方面的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元代的瓷器种类多样,而我们今天要来讲的是我国考古至今造型最为独特的瓷器。我要新鲜事2023-07-07 19:44:080000盗墓私吞4件青铜器,文物贩子花640万买走,转手卖了940万
盗出3件青铜鼎1件青铜簋,卖了640万本文作者倪方六聊了很多盗墓故事,有头条号网友问我,盗出的东西都弄哪去了?当然是卖了。凡盗墓摸金,绝大多数是没有个人收藏目的的,基本必卖。咋卖?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就来说一起山西绛县境内发生的盗墓出货故事。这起盗墓活动,发生在绛县卫庄镇雎村附近的“雎村墓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2:54:450000曾国藩墓地被炸开 考古队居然这么做(封闭墓室)
曾国藩的墓地发现后被专家牢固封死。1872年,身为两江总督的曾国藩因旧疾突发离世,他手下想要回到湖南老家安葬,不过,从南京到湖南路途太过遥远,再加上当时已经开始入夏,为了避免曾国藩的尸体腐烂,他们就暂时将曾国藩安葬在长沙,后来又迁到湘西平塘。曾国藩的墓地是他生前亲自挑选的,位于平塘街道的芙蓉山上,是一个风水绝佳的好地方。一、曾国藩墓我要新鲜事2023-08-08 18:29:540000甘肃出土一件西周青铜,上面铭文引人深思,难怪姜子牙投靠周文王
1973年,在甘肃平凉灵台县独店镇,考古专家挖出一件西周初期的青铜器(见下图),上面铭文“吕姜作簋”四个字,引起了学者的深思。青铜器上的“吕姜”二字,表明是一位吕氏姜姓的夫人,因为西周时贵族妇女,常以氏加姓来称呼,为了避免同姓结婚,妇女称呼中必须显示其姓。我们熟知的姜子牙,属于姜姓吕氏,但在先秦文献中通常被称之为吕尚。因此,“吕姜作簋”是吕姜出嫁到灵台县的青铜器。我要新鲜事2023-09-29 20:08:350000严文明:三苗寻踪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1:41:2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