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迷龙:澳洲小型甲龙(长仅2米/背部遍布硬瘤鳞甲)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6:19:341阅
敏迷龙是一种甲龙类恐龙,诞生于1.19亿年前-1.13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主要以当时的优势植物蕨类或者树叶为食,最大的特点就是长有乌龟状的脑袋,全身几乎遍布鳞甲,尾巴上的两侧长有两排尖刺。敏迷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澳洲发现的,因此它也是南半球第一次发现的甲龙科恐龙。
敏迷龙的体型

敏迷龙的体型相对其他的甲龙类恐龙来说非常的迷你,体长普遍只有1-2米,在目前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仅排名527位,算是比较偏后的,大小类似于现代的一只大型犬,与阿瓦拉慈龙、棒爪龙以及亚洲角龙等都有着非常相似的大小。不过敏迷龙的体重还是非常重的,身高可达1米,而体重则普遍在2吨左右。
敏迷龙的外形特征

敏迷龙最大的特点就是身体各部分都长有不同的鳞甲,比如在背部和颈后等部位都生长着坚硬的瘤状突起,而在臀部的两侧则生长了两排尖刺,而它的尾巴两侧也长有两排棘状物,而腹部虽然没有特别的板甲,但是也覆盖了不少细小的盾甲,可以说是全副武装。
敏迷龙的生活习性

敏迷龙的前肢和后肢都差不多长,四肢行走的时候基本都是水平的,这就使得它无法啃食树叶,因此大多是食用白垩纪时期的优势低矮植物,比如苏铁或者蕨类植物等,当然由于防御能力很强,所以它在遭遇到危险的时候,就会非常的消极,大多是采用蜷缩或者躲避的方式。
敏迷龙的化石发现

目前为止敏迷龙的化石只发现了两个,其中第一个是在1964年于澳洲的昆士兰州出土的,整体完整度并不高,骨骼非常的凌乱,而第二具则是在1990年出土的,这具化石就相对比较完整,也正是因为这些化石使得科学家对敏迷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发现它的头部向后是逐渐变宽的,背部还长有非常多的鳞甲。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六家作村与子母钟的传说
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府城街道有一个村叫“六家作村”,该村名字的由来和一个传说位于村北千年古寺所流传的“子母钟”息息相关。虽然,目前没有经过正式发掘,但是当地村民对村子的传说和子母钟的存在坚信不疑。下面先简要介绍该村村名的由来。我要新鲜事2023-06-01 01:04:210000河南发现吕布的墓葬 出土一把神兵(吕布神兵)
吕布的墓葬里没有发现方天画戟而是一杆长枪。河南某村子的一块田地里出现了几个黑乎乎的盗洞,刚开始村民还没有在意,但是随着盗洞越来越多,村民也不能够坐视不管,于是联系了当地的博物馆工作人员。考古工作人员在听到消息之后就来勘察这座墓葬,当地的村民们知道这是一座比较久远的墓葬,但是并不知道这个墓葬的主人是谁。人员也随即对于这座墓葬进行了挖掘,但是他们发现这座墓葬早就已经被盗墓贼挖掘过好多次。猛将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11-12 20:19:010000九层妖塔是否真实存在 为何专家不敢继续?(九层妖塔)
根据考古队当前发现青海的一个墓穴被称之为真实的九层妖塔。如果我们看过一些关于盗墓的小说以及影视作品的话,都一定听说过九层妖塔这个词语,当我们说到九层妖塔的时候就一定我内心当中表现出来恐惧,因为不管是哪个影视作品所看到或者描述的都一定是非常的可怕,而在我国的考古学界当中也确实是有着同样被称之为九层妖塔的一个古墓。九层妖塔我要新鲜事2023-07-03 21:15:330000太平遗址现场论证会在陕西西安召开
2023年2月27日,太平遗址现场论证会在陕西西安沣东新城考古营地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时代专业委员会主办,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理委员会协办。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2:29:0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