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植食恐龙:鹤龙 与异齿龙是近亲(有两种特殊牙齿)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7:34:030阅
鹤龙是一种小型植食性恐龙,存活于侏罗纪的早期,第一批化石是在南非发现的,其中包含的化石非常少,仅仅只有四肢骨骼碎片和部分颌骨,因此到现在也无法确定它的种属,只能通过颌部骨骼来判断它可能是鸟臀目恐龙。
鹤龙的体型

根据仅有的化石碎片只能大概判断它的体长可能为1.2-1.5米左右,在770多种恐龙中仅排名606位,算是迷你型恐龙的一种,就像大多数似鸟龙一样,比如棘齿龙、似鸡龙等,鹤龙也是主要以植物为食,使用粗壮的后肢进行两足行走。
鹤龙的化石发现

鹤龙第一批化石就发现于非洲的南部,早在1911年的时候就完成了命名和相关的研究,但是由于化石实在太过稀少,所以目前人们对它的了解非常少,甚至种属都还是模糊状态。

不过从仅有的颌骨化石能够看出,鹤龙可能和异齿龙有一定的近亲属性,因为在下颌骨的前端能够看到非常尖锐且锋利的尖牙,之后就是明显扁平的臼齿,能够方便啃咬和磨碎植物。并且从鹤龙的四肢骨骼碎片也能够看出它属于一种体型较小的鸟脚类恐龙,主要是后肢比较发达粗壮,而前肢则比较瘦弱。
近亲:异齿龙的外形特征

诞生于侏罗纪的异齿龙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恐龙,而诞生于二叠纪的异齿龙则是一种盘龙类哺乳动物。异齿龙恐龙的最大特征就是嘴巴中有三种不同的牙齿类型,其中最前端的牙齿是尖且小的,而前部中间的牙齿是犬牙,而第三种牙齿则是类似臼齿样的凿子,能够磨碎植物,而这些特征几乎都和鹤龙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而且异齿龙的体长也只有1.2米左右,主要使用后肢进行奔跑,属于鸟臀目恐龙,同时它也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同时异齿龙的化石也是诞生于南非的同一地区。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投资10万盗墓,40米屋内地下坑道直通墓道,遭知情人举报事发
自家屋里打洞盗墓本文作者倪方六李存震,家住江苏省睢宁县姚集镇蛟龙村,他家旁边有两座古墓。居西的大墓直径约80多米,墓高约22米,俗称“大孤堆”;居东的小墓直径有50余米,墓高约15米,俗称“小孤堆”。两墓相隔200米,这里的村庄也因此称为“双孤堆”。墓主是谁,众说纷纭。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39:040006内蒙古一古墓,出土一对恩爱夫妻,专家:1000年了,终于找到了
内蒙古的一座古墓出土了一对恩爱夫妻的遗骸,他们依然偎依在一起,同在一个尸床上。这与一般的合葬墓不同,一般的合葬墓中的夫妻几乎都是躺在两个棺材之内,葬在两个相距不远的墓室之中。1986年,在内蒙古的青龙山镇斯布格图村的山南坡上,当地政府准备建立一座水库。地质专家在勘探地质时,意外挖出一块青石板,上边还有文字,人们意识到这块石板可能是文物,就通知了内蒙古的文物局专家。我要新鲜事2023-04-22 02:42:010000观展:空明流光——宋瓷·五大名窑特展
瓷器,诞生于绵远悠长的中华文明长河,埏埴成器,煅土作磁,被誉为“火与土”的艺术;它以胎骨釉质塑形造色,承载着东方的风雅与奔放,历经数千年美的历程,对世界的审美有广泛的影响;它流转在中国人的桌榻几案,于朝夕晨昏中绽放美的趣味,蕴含着世代相传的审美准则,也是中华文明最具代表的文化特质之一。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0:08:050000二里头夏都遗址断想
“二里头”这个村名有点儿土,容易跟“二锅头”混淆。“二里头”这个村名有点儿强,中国的考古工作者、国外研究中国考古的学者都知道它。“二里头”这个村名有点儿响,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尤其是“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建成,使得“二里头遗址”(图一)的名气更大了。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1:41:350000华民杰 :洛阳东周王城天子驾六诞生记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3:33: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