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纪食草甲龙:倍甲龙 尾巴带锤子(防御能力极强)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5:26:270阅
倍甲龙是一种甲龙下目的恐龙,外形和包头龙非常相似,头顶带有圆形的头壳骨,而尾巴上带有尾锤,因此人们最初总是会误判它的种属,认为它是包头龙属的一种,直到09年才被单独列为一个种属。据说它生活在白垩纪,当时主要生活在现在加拿大的艾伯塔省的区域。
倍甲龙的外貌特征

倍甲龙身长6-7米,最大特点就是拥有着非常宽阔的35厘米的头顶骨和极为修长的尾锤,背部还带有坚硬的背甲骨骼,基本上和其他的甲龙类恐龙的外形特征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但是倍甲龙的尾锤更小且更加狭窄。

而且和与它非常相似的包头龙相比,倍甲龙的头骨并没有包头龙那么完整,主要是破碎的几块,而且包头龙的尾锤上还带有长刺,而倍甲龙则没有,因此综上这些才最终导致人们将其和包头龙的种属分开。
倍甲龙的生活习性

倍甲龙属于一种食草类恐龙,因此强大的背甲能够给予它更好的防御能力,并且它的尾锤是由非常坚硬的4块骨骼组成的,所以在平时就能和梁龙的尾巴一样,对一些侵扰的小动物进行驱赶,并且在真正遇到生命威胁的时候,通过甩动也能够给予敌人一定的伤害,因此倍甲龙也算是食草类恐龙中防御力比较强的恐龙了。
倍甲龙的化石发现

倍甲龙的化石最初是在1924年由威廉·帕克斯发现的,据说是在加拿大的艾伯塔省雷德迪尔河的恐龙公园中发现的,当时正好埋藏在地下10米深的地层中,而在那时,威廉就给倍甲龙取了这个名字,并且对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描述。但是直到现在,我们还是没有发现更多的倍甲龙化石,因此对它的了解还是比较少的。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洛阳发现的魏晋墓葬群 揭开了下葬的限制
中国封建王朝时期,社会阶层等级森严,这种等级制度不仅贯穿人们的生活,甚至延伸至死后。洛阳发现的魏晋时期墓葬群,特别是其中的规模和陪葬制度,为我们揭开了古代封建社会下葬的限制。一、魏晋时期的社会等级在魏晋时期,社会等级的严格划分在历史记载中有所反映。在洛阳发现的墓葬群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帝王墓穴,其中文帝曹丕和明帝等人修建了铃木。墓葬的规模、形式以及陪葬制度都表现出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我要新鲜事2023-08-17 18:04:5700002020年游学:西安卧龙禅寺、大慈恩寺、大兴善寺、广仁寺
参观完西安碑林博物馆后,沿街向北走不远再向东一拐便能看到一座千年古刹:卧龙禅寺,当然沿途也有不少西安特色小吃的店。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07:060000中国哪朝官员最贪?有个朝代后期官场90%都是贪官
哪朝官场最腐败?本文倪方六有官场就有贪官,有贪官有就有腐败。在五代之前,中国官场腐败虽然严重,还并不是最糟糕的时期。如唐朝官场,相对还比较干净,唐太宗李世民当皇帝时,是中国封建时代贪官最少的时期。唐太宗是如何治贪官的?他的反腐手段也绝了,发现腐败不是惩罚贪官,而是予以“奖励”。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49:560003皮亚尼兹基龙:阿根廷中型恐龙(长4.3米/1.63亿年前)
在恐龙时代,阿根廷是大型恐龙的乐园,就连世界上最大的恐龙阿根廷龙就生活在此。而食草恐龙成堆的地方,自然少不了食肉恐龙,今天小编将为大家介绍的皮亚尼兹基龙,就是曾经生活在阿根廷的小型食肉恐龙,它体长达4.3米,是一种很凶狠的存在,生活在1.63亿年前,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皮亚尼兹基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2:28:48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