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 | 山西盂县金墓发现完整蒿里老翁壁画
张光辉 等
泥河金墓位于山西省阳泉市盂县秀水镇泥河村北150米处,系村民修路时发现,根据报批,2021年3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和盂县文物管理所对该墓葬进行了抢救发掘。
该墓为仿木构壁画墓,由墓道、墓门、墓室等部分组成,平面略呈凸字形,方向19°。墓道位于墓室南部的下一级台地上,平面呈长方形,南端有四级台阶,在靠近墓门且距开口0.5米处,发现有一扣盖青瓷碗的黑釉罐,俗称“衣饭钵”,罐内有腐朽食物。

墓葬俯视图
墓门呈拱形,其内采用方砖、条砖、不规则砂岩石块混合封门,外侧采用片石二次封堵。
墓室位于墓道北部上一级台地上,墓圹开口呈圆形,其内砖室保存基本完整,主体采用条砖错缝平砌。墓室内除墓门外,共有七面墙体,墙体之间设转角立柱,并以阑额相连,其上设单抄手四铺作,上承普柏枋,再覆仿木构的砖雕瓦垄、檐椽、滴水。
墓底北部设置近似梯形棺床,棺床采用五层方砖平砌而成。壁画装饰见于墓门、墓室内主体墙面、仿木建筑构件和券顶。

蒿里老翁
墓门两侧为羽翼纹和缠枝花卉装饰。墓室主体墙面绘制壁画七幅,均为白地,绘制手法以黑彩描边,灰、黑彩填充。包括夫妇端坐、童子嬉戏、鹿献林芝、狮戏绣球、蒿里老翁等。建筑彩绘主要见于立柱、斗拱、拱眼壁、普柏枋、椽头等。墓顶涂抹一层黄泥,其上点缀白彩圆点,东西残留零星红彩日月,以示星象。
该墓葬具及随葬品未被扰动。墓底共发现死者4人;其中2人位于棺床偏南部,头朝西,面向上,南侧死者为一次葬,北侧死者为二次葬;另外,在墓门两侧,以侧立方砖围合棺床与墓壁之间的夹角,其内各平放一火葬罐,口朝墓壁,罐内各有一具经灼烧的人骨残留。出土器物共计8件,其中陶罐2件、瓷碗2件、瓷罐1件、铜钗1件、开元通宝2枚。

墓室东部壁画(西南-东北)

蒿里老翁(西侧)

蒿里老翁(东侧)
墓葬形制及建筑彩绘装饰风格与盂县皇后村“大定八年”的金墓特征相近,两者相当。墓门两侧发现并立的仗人及伴犬,是目前所见山西境内保存最好的此类壁画形象之一,完整地再现了金代蒿里老翁形象及保护亡魂、荫佑生人的用意。

童子骑鹤
墓内童子骑鹤、鹿献灵芝、狮戏绣球等祥瑞图像,也为以往该区域发现金墓壁画所不见,丰富了对晋东山地金代民间信仰的认识。
(执笔:张光辉、朱智博、张海蛟、施光玮)
(作者单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 盂县文物管理)
中国史上做人差距最大的父子 爹靠盗墓发家 儿子靠修古墓成名
孙殿英和孙天义,是一对截然不同的父子。他们的人生轨迹和行为表现,让人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父母的行为,是否会对子女产生深远的影响?孙殿英是一个军阀,除了汉奸的名头,他还是一个盗墓贼。他盗走了慈禧太后的墓和乾隆的裕陵,赚取了大量的财富。他的儿子孙天义则是一个修建黄帝陵的基金会创始人,他通过募集资金,为中华民族的根源之地黄帝陵修建了一个更为宏伟的陵墓。父亲和儿子的人生轨迹有如天壤之别。我要新鲜事2023-05-05 19:32:080001街头发现秦代“奇书” 专家:记载了焚书前的历史 将重写历史
现代所学习的《尚书》与古文《尚书》有很大区别。香港古玩街成为我国历史文物流失的中转站,尤其是在九十年代。香港回归前,它处于一个微妙的地位,既不受国内管控,也不受国外太多干涉,这让它成为外国收藏家的天堂。不少文物专家和收藏家常常前往香港闲逛,带有强烈的爱国情怀的他们,不仅出于收藏需要,还希望收回流失海外的文物,其中马承源先生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收回了晋侯苏编钟等珍贵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7-24 21:00:340000挖掘机挖出上千根象牙 考古队都看傻了(象牙陪葬)
象牙陪葬品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在四川省金沙市的一个建筑工地,挖掘机挖出了一些象牙,随后是一些玉石和陶瓷。考古专家得知后,立即派出考古队前往现场调查。考古队首先用挖掘机挖出了土壤,但结果出乎意料。在机器挖出的土壤中,有大量的玉器和大量的重要文物,这是我们过去无法想象的。古墓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5:04:220000辽宁发现墓葬群 专家称是汉朝时期(汉朝墓葬群)
辽宁发现一个东汉时期的墓葬群。在我国一直以来,丧葬文化都是非常盛行的,虽然每个朝代的丧葬文化都会有一些不同,但是大体上都是对于死者的尊敬,现在发现国贸最多的地方就是我国的陕西省,当然我国还有很多省份的墓葬并不算少,比如说在前段时间辽宁就发现了一个十分密集的汉代墓葬群。汉代墓葬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40:160000宁夏发现殷商古遗址 颠覆考古界一个论断 专家:建议修成公园
姚河塬商周遗址的发现,为人们揭开了西周文化在宁夏地区的新篇章。在这座遗址中,专家们发现了墓葬、马坑、车马坑、铸铜作坊、制陶作坊、路网、壕沟等遗迹。其中一座深度可达十六米的墓葬更是令人惊叹,出土了四辆青铜马车,旁边有两座殉葬的马坑,所有的马车的马头都是朝着北方的。这些发现不仅证明了西周文化的传播方向,也颠覆了学界普遍认为的周人文化未过陇山的论断。我要新鲜事2023-05-18 21:32: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