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人类的故乡——泥河湾发现百年”系列活动在河北阳原举行
张小筑
6月24日上午,“东方人类的故乡——泥河湾发现百年”系列活动开幕仪式在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新落成的泥河湾研究中心举行。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新潮,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闫亚林,河北省文旅厅书记、厅长那书晨,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等嘉宾出席开幕仪式。

活动现场
此次活动以“东方人类的故乡——泥河湾”为主题,由河北省文物局、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主办,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阳原县人民政府、河北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区管理委员会承办,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师范大学提供大力支持。




为研究中心和工作站揭牌、签约仪式
开幕式上,与会嘉宾为泥河湾研究中心、旧石器时代人类演化与遗传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泥河湾工作站揭牌,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分别签订《河北省泥河湾研究中心共建以及泥河湾遗址群考古研究框架协议》。开幕仪式由阳原县委书记、河北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区工委书记郝燕飞主持。


为河北省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首席科学家、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谢飞,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颁发聘书
宋新潮在致辞中表示,经过百年来几代考古学家的努力,泥河湾考古取得重要成果。泥河湾考古研究中心应立足新时代新使命,把握契机、乘势而为:一是高标准定位,聚焦人类起源等重大学术课题攻关,打造世界一流科研平台;二是坚持开放发展,深化多学科、多单位合作,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建设成为国际性旧石器和古人类研究基地;三是助力专业人才培养,推动产学研结合,建立旧石器考古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四是服务遗址保护利用,推动将泥河湾遗址群纳入地方国土空间规划,并为考古遗址公园和博物馆建设提供学术支撑。




泥河湾考古研究中心
据了解,该研究中心占地60亩,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包括科研、宣教、交流中心和考古之家四个主体建筑设施,包括科学研究中心、保护教育中心、国际交流中心、考古之家四个功能区,建成后将成为集考古研究、学术交流、考古展示为一体的国际化、生态化考古研究基地。其职责是:承担泥河湾盆地与人类起源、演化相关的考古学、地质学、环境学、年代学等的调查、发掘、测试、分析及研究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泥河湾盆地出土文物、标本及相关样品的保护、保管、展示工作;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宣传普及泥河湾古人类演化知识。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参观了泥河湾研究中心的科学研究中心、保护教育中心、会议交流中心和考古之家。活动期间,将举行泥河湾发现百年历史回顾与未来发展研讨会、中国石叶与细石叶遗存的发现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考察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及马圈沟、石沟、油房、东谷坨等泥河湾重要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和保护展示工程。




考察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及重要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和保护展示工程
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吉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兰州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20多所科研院校60多位专家学者,河北省泥河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天津自然博物馆、山西省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怀来县博物馆、蔚县博物馆等10多家国内文博单位负责人,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等设计规划单位及张家口、阳原县、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区管理委员会等市县管理人员100多人参加活动。
据介绍,泥河湾遗址群是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山西北部的大型史前文化遗址群,自1921年发现古生物化石引起科学界关注至今,泥河湾研究和保护已历百年。百年中,泥河湾成为世界著名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和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圣地,发现了世界著名的第四纪标准地层和动物群,特别是发现自200万年以来数量巨大、分布集中且文化序列连续的古人类遗存,是研究东亚人类起源、演化和生存适应的关键地区,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
百年来,已有50多个国家1000多名中外专家学者踏足泥河湾考察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专著千余篇,将这块神秘土地孕育的东方人类演化进程和文明发展史逐渐呈现在世人面前。
木他龙:澳洲大型恐龙(最长10米/鼻部中空能发声)
木他龙是一种鸟脚亚目下的禽龙类恐龙,诞生于1亿年前-9750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有着非常典型的鸭嘴龙科恐龙的特性,体长可达7米,属于大型植食性恐龙的一种,第一批化石发现于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境内。木他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0:43:480000租养鸡场盗墓,盗出青铜器2300万卖给香港人,连望风的都分了70万
河南安阳殷墟上的盗墓活动本文作者倪方六20世纪,中国最大的考古发现是什么?毫无疑问,是河南安阳殷墟!殷墟是打开中国上古史的钥匙,让三代中的“商朝”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改写了中华文明史。殷墟如此重要,遗址上出土的东西哪怕是一根头发,一根牙签,一只狗铃铛,都是珍贵的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1:19:190001专家打开千年古墓 发现一国宝级文物:还好盗墓贼不识货
曹魏时期,我国陵墓流行薄葬。相较于其他朝代的厚葬,曹魏时期的陵墓似乎要简单许多。最早这种说法其实是因为盗墓贼将曹操看作了祖师爷,导致盗墓贼在曹墓中搜刮一空后却空手而归。后来考古人员在曹魏第三位皇帝曹芳的陵墓中发现了证明薄葬说法的实物。我要新鲜事2023-04-27 19:16:370000早读·日课||No.4
论语(钱穆新解)学而篇第一(六)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谨而信:谨,谨慎。信,信实。弟子敦行,存心当如此。泛爱众:泛,广泛义。如物泛水上,无所系著。于众皆当泛爱,但当特亲其众中之仁者。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亦称文章,即以读书为学也。有余力始学文,乃谓以孝弟谨信爱众亲仁为本,以余力学文也。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