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北京延庆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
为见证伟大时代,展示辉煌成就,作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于4月18日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展示宣传新时代十年通过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遴选出的百项考古新发现,系统回顾和总结新时代中国考古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激励考古工作者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推动考古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今起推出“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专题,敬请关注!
北京延庆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
发掘单位: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延庆县文化委员会
项目负责人:刘乃涛
大庄科矿冶遗址群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大庄科乡,南距北京市区70公里,西距延庆县城40公里。


2011年10月至2014年11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联合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对延庆大庄科矿冶遗址群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及发掘工作。

在考古发掘过程中,遵循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并重的原则,制定了文物保护方案,将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考古发掘过程中,采取多学科合作的方式,利用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和方法,对文物遗存进行了测试、分析和鉴定,获得了丰富的考古学信息,为进一步开展大庄科矿冶遗址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延庆大庄科矿冶遗址群主要由矿山、冶炼、居住及作坊遗址等构成,分布区域主要位于水泉沟、铁炉村、汉家川、慈母川等地。考古调查、勘探及发掘取得了重要成果,发现了从采矿到冶炼的遗迹,并且找到了冶铁工匠工作、生活、居住的地方,遗址类型比较系统、丰富。



辽代极其重视冶铁业,铁冶的设置以及不断跟中原地区的技术交流,对其生产力的发展和军备力量的提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大庄科矿冶遗址群为代表的燕山地带矿产资源开发和金属冶炼技术与中原冶炼水平相当。

大庄科矿冶遗址群是辽代矿冶遗存中保存冶铁炉较多,且炉体保存相对完好的冶铁场所,其基本形貌清晰可见。炉内结构完好,鼓风口清晰可见。发掘所揭示的炉型结构为正确认识中国古代冶铁高炉的炉型结构演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矿冶遗址群开采铁矿石的矿洞及部分露天采矿遗迹分布在山脚及半山坡范围内。矿山周边水流通畅,丰富的水资源为矿石的运输提供了便利。

大庄科矿冶遗址群目前发现保存相对完整的冶铁炉10座,其中水泉沟冶炼遗址5座,汉家川冶炼遗址3座,铁炉村冶炼遗址2座。冶铁炉为竖炉,中部外弧,横截面近圆形,主要由炉腹、炉腰、炉门、出铁口、出渣口、鼓风口、前后工作面等组成。冶铁炉后壁中部有鼓风口。炉门位于炉身下部,拱形,鼓风口正对炉门。炉门底部有铁水沟槽遗存。炉前工作面供冶铁操作和临时存放生铁产品,炉后残存有一不规则工作面,较为平坦,用来堆放燃料和铁矿,进行燃料和矿料的破碎、筛分等工序,最后将矿料和燃料由后上方装进冶铁炉里。

通过考古调查、勘探,已发现生活及作坊遗址3处。目前已发掘清理水泉沟生活及作坊遗址1处,位于冶铁炉遗址东北侧。生活及作坊遗址出土物主要有矿石、铁块、炉渣、铁箭镞、铁刀、石碾盘、石碾子等。建筑材料主要有石块、灰陶板瓦、兽面纹瓦当、长条形沟纹砖等。生活用品主要有瓷碗、酱釉罐、陶罐、砚台、铜钱、纺轮等。
生活遗址中的房屋坐北朝南,由院门、院墙、正房、东西厢房组成。院子内部踩踏面明显。房屋基础的构筑方法是平地起建。正房位于院内中部。墙基用石块砌成。房屋上部原覆盖有灰陶板瓦,现已塌落。房屋南侧设门,门前安放长方形过门石。房屋内有一踩踏面,含红烧土颗粒及草木灰屑等,土质较为紧密。正房内西北侧有火炕,石板上部用泥土抹平。炕内设烟道,上有小块花岗岩石板作为炕面。房址西北角有一排烟口。

作坊遗址区发现车辙和道路遗迹。路面上共清理出10条车辙。道路呈南北走向,向南可抵达水泉沟冶炼炉遗址,向北可抵达汉家川冶炼区。




大庄科矿冶遗址群位于辽南京附近,历史上是宋辽之间战场前沿地带。大庄科矿冶遗址群既可能是生产兵器等军用产品的场所,也可能是冶铁技术自中原地区向边远地区传播的证据之一。辽灭国以后建立的西辽国,是中国古代生铁技术向西方传播的重要力量之一。对于大庄科矿冶遗址群的综合研究将深化冶铁技术交流与传播的研究。
北京延庆大庄科矿冶遗址群的发现为开展辽代冶铁技术研究乃至中国古代冶金史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考古材料。
北京延庆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入选“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图文摘编自申报材料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刘婧涵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村民把一铜器当水舀子用,专家看后一惊竟是东汉文物,现藏博物馆
谈谈古代的熨斗文/吴甜甜、倪方六(龙柄青铜熨斗)名称:龙柄青铜熨斗年代:汉代出土地:西安收藏地:陕西西安博物院文物价值:汉代青铜熨斗熨斗,日常生活中再也熟悉不过的工具,现在,电熨斗已经进入了许多家庭,成为玲琅满目的家电市场上不起眼的一种电器,却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助手。它在通电的情况下,可以把皱了的衣服烫平,深受人们的喜爱。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02:530001访古思今——能观测冬至时令的陶寺观像台
昨天讲了石峁遗址,参考:拿奖拿到手抽筋的石峁遗址——近十年世界十大考古新发现。既然说到石峁,那么就不得不提这些年与石峁遗址有千丝万缕联系的陶寺遗址,前段日子人家山西博物院还办了一个“黄河的标识——陶寺·石峁的考古揭示”的展览。而今天正好是冬至日,人家陶寺的朋友们又开始晒陶寺观像台了。所以,今天主要讲的就是这个观象台。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54:350000新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论坛 | 交流发言·多学科合作
2022年8月24日至26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南沙区人民政府支持的“新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论坛”在广州召开。0000山东暴雨过后,工人挖出一艘沉船,考古专家:贷款10亿也要买下来
一说到历史上的短命王朝,估计很多人就会想到隋朝,而大家对隋朝的印象也是普遍不好,觉着隋朝是因为暴政而灭亡的。其实隋朝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朝代,尽管存在的时间很短,但是隋朝发明的一些东西是对后代影响深远,比如说科举制,三省六部制。而隋朝还修建了大运河,而大运河在古代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0:01:060001晋朝有种“喝不完酒”的杯子 在一古墓中被发现 世人知晓了答案
古代的文化和科技常常让人们感到神秘和陌生。然而,通过考古和研究,我们不断地发现这些神秘之物的真相。就像晋朝的鹦鹉杯一样,它的传说一直让人心生向往,但真相却让人意外。这个鹦鹉杯的名字源于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歌。他描述了这个杯子里的酒需要喝上百年才能喝完,形象地展现了鹦鹉杯的神奇之处。然而,这个鹦鹉杯在历史上一直没有被发现,直到20世纪50年代,它才出现在了考古学家的眼前。我要新鲜事2023-05-17 21:03:410000